如果不是參加智世之戰的人,可能就不會想這麼多,因為這個計算的難度是有了,他們或許就將這個計算難度作為破關的關鍵了。
但是趙白是參加過多輪智世之戰的,所以他很清楚,這場遊戲如果僅僅憑借這個計算難度就想成為智世之戰的一場比賽,依舊還是不夠看的。
所以很顯然,這其中還有其他的問題需要被發現。
在深入思考時,趙白覺得首先一些基礎的問題,要先定性。
那就是隻要有人到達了重點,就相當於整個隊伍到達這一點。
以這一點成立為前提,才有了複雜計算的必要。
如果要求全員到達,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大家互相背著輪換,省卻一切恢複用時,用慢速到達終點即可。
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全隊到達終點的速度以這個方法進行的話,這比用任何的速度變換著跑都還要快。
而且趙白以前參加過團體戰,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團體輔助,一起傾策傾力讓一位成員達成了目的便可算是獲得勝利,隻有少數情況下才會是團體全部達成才算完成。
當然到底這一場比賽的規則如何,等到羅欣跑到終點就清楚了。
到時候係統會有提示的。
如果是多人,係統會提示隊伍還需多少人到達終點才算完成。
如果是單人,那就會直接宣布本次結果。
這是趙白以前參加團體戰的時候積累的經驗。
不過這個經驗用處目前看來並不大就是了,畢竟每一個隊伍都會進行試跑,到時候他們的人跑到終點了就都知道結果了。
比賽給的準備用時為1個小時。
用最短的時間跑到終點的話,單人的用時半個多小時即可。
完全可以趕在比賽開始之前完成一次試跑。
甚至還能再做一兩輪多人試跑。
但是正如趙白心中考慮的情況一樣,多輪試跑其實大可不必。
因為隻需要優先找出了最短路徑,在計算出了最佳的人員調動、速度調用方案。
那麼便可以在一次試跑的情況下,就跑出最完美的用時。
用這一次試跑,就可以得出大量的結果了。
根本無需進行三次試跑。
所以這就是係統規則讓人費解之處,亦或者說是讓趙白費解之處。
彆人沒有參加過智世之戰,他們不清楚智世之戰的各種隱藏提示,但趙白很清楚,所以他提前就對這個規則起疑了。
路徑尋找上,幾乎沒難度。
最短用時上,稍微有點難度。
這樣一看,這個比賽的最終問題的提示恐怕就出在這三次試跑上了。
可是眼下也就隻是猜測而已,現在雖然知道了這個提示有深意,可是並不知道這個提示的深意到底在何處。
光是這一點就需要絞儘腦汁的來思考了。
趙白陷入了對這個提示的思考中。
而林逸則是在對最短用時的方案進行快速的計算。
其他人腦力稍微差一點,也就隻能從旁協助或者乾脆做起了吃瓜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