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粒塵埃!
六歲時,媽媽還是在外麵打工,偶爾回來,爸爸要忙著做地裡的活,有空會去做一些零工賺點錢,家裡有老人離不開人,我也沒人看管,我被送到外婆家上學前班,外婆家跟我家同屬一個鎮,不同方向,大概十多公裡,外公外婆和大姨生活在一起,大姨大姨父在外邊做生意,外公外婆幫忙在家照看表哥表姐。
在外婆家,我是最小的孩子,有表哥表姐陪伴,無憂無慮,上學的第一天,是跟著表哥表姐一起去的,那是一所村小,從學前班到六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現在記不太清那時候的同學有多少,隻記得第一天去,第一次見到那麼多人。特彆緊張,恐懼,表哥帶我坐在座位上,除了哭,當時我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後來在老師的安撫下,我才慢慢平靜下來。
慢慢適應了新的生活,在外婆家生活了兩年,上了學前班,上了一年級,這兩年現在想想真的太短了,在當時感覺像是過了十年,記得外公外婆那時候大概五十多歲,我們兩家都很相似的應該就是家庭,都窮,都靠著種地為生,外婆是個對人特彆好的人,有什麼好東西自己不吃,也要留給我們,冬天到來的時候,沒錢買零食水果,外公會裝一口袋品質好的玉米,帶著我跟表姐去換一大口袋的蘋果,生活儘管貧苦,也充滿歡樂。
人這一生,本就是一個相聚到分開的過程,有聚就會有散,一年級後,媽媽終於決定不再出門打工,專門帶我在家上學,我們在街上租了門麵房,開起了小餐館,我也在鎮上的小學繼續讀二年級。
我媽那會兒一個人開店,特彆厲害,二十多平米的地方,是小餐館,是麻將館,門口一邊擺了燒烤攤,還有個砂鍋裝著麻辣燙,另一邊是水果攤,甜品攤,雜貨攤,甚至還有玩具,零食。
一次周末,我跟著媽媽去縣城進貨,第一次去,感覺縣城可能就是最大的地方了,什麼都有,拿完了零食,媽媽讓我在批發零食的店裡麵等她,她去進完貨了來接我,那天下著小雨,有些冷,等了半個小時,坐不住了,想著去找找她,便離開了零食店,順著小巷走到了大街上,走了很久也沒找到,等我再想回去零食店的時候,已經找不到在哪裡了,就這樣反反複複來回的走,也不覺得害怕,大概兩個小時後終於又回到了原點,我媽順利的找到了我。
經過這次的事情,我再也沒有跟媽媽去進過貨,因為鎮上人少,趕集都要按日子去的,平時基本上沒人,周末的時候不是趕集天我們就會回家去,某周六,早上起來因為爸媽吵架,他們提前去了鎮上,周一早上我自己走路去學校,出發前,爺爺和奶奶一人給了一塊錢,中午在學校買了個五毛的冰棒,回去吃飯被媽媽發現身上有錢,可能懷疑是我偷的家裡的,又或者因為剛吵架心情不好,一口咬定她皮包裡麵少了兩塊,而我正好對上數,沒收了錢後對我屈打成招,小時候沒辦法也就認了,不敢爭辯,罰跪一中午了事。
僅僅一年,因為經營不善虧了錢,媽媽的鋪子開不下去,關了,我也開始上三年級,和村上的小孩走著去上學,到鎮上五公裡,每天我們六點起床,一起去學校,那年的冬天特彆冷,沒有襪子穿,每天走太遠,耳朵也長滿了凍瘡,常常是舊的沒好,新的又長出來。可是艱苦的條件並沒有讓我奮發圖強,成績也是不好不壞的,跟太多人一樣,平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