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看吳鉤!
十八、禮房疑蹤(三)
此番葉天涯夜探縣衙,並無大仇人苑文正的更多音訊。差幸結識了柳鐵山、歐陽鬆、田大同等江湖豪士,可謂意外收獲。至於與“漠北禿鷲”童一峰一麵之緣,算是小小過節,倒也不怎麼放在心上。
他彆過柳歐等人之後,辨明方向,施展輕功,黑夜中疾奔泰和城西“悅來客棧”而去。
來到客棧門外,風燈之下見大門緊閉,寂無聲息。夜已四更。他不願再驚動店家,提氣一縱,飛身上了屋頂,穿窗而進,悄悄回到自己屋中。
正待將窗戶輕輕合上,黑暗之中忽聽得一聲嬌呼“天涯哥,你回來啦?”正是牛真兒的聲音。
葉天涯一驚回頭,朦朧夜色之中,隻見一個少女站在自己身後,不是牛真兒是誰?
葉天涯奇道“牛世妹,深更半夜的,你怎麼還沒歇息?”
牛真兒輕輕歎息一聲,打了個嗬欠,微笑道“我睡不著啊。你不回來,我怎能放心安睡?不過一看到你啊,我還真的困死啦。天涯哥,我回房了,你也好好兒歇著。”
說罷轉身便行,推門出去,輕輕帶上了門。
葉天涯一呆之下,隨手摘下佩劍,放在床頭,扯開被子,和衣躺下。一覺睡到第二天早晨,坐起身來,見自己兀自一身勁裝結束的夜行衣,微感好笑“這身打扮若是讓店家看見了,不把我當作飛賊才怪?還是趕緊換了罷。”
當下起身更衣。
他脫去上衣之時,忽覺懷中沉甸甸的似有異物,伸手掏出,卻是一隻黃緞小包,打開一看,隻見耀眼生花,裡麵儘是珠釵項鏈、玉鐲金戒的首飾,為數著實不少。
葉天涯心下大奇“我身上怎會有這般貴重的玩意兒?這是從哪裡來的?”
稍一轉念,登時憶起昨夜縣衙的情景,方始恍然大悟“是了,這包珠寶本是趙知縣送給‘漠北禿鷲’童一峰的盤纏,交由其徒弟阿昌保管。後來阿昌先是被我一腳踢飛,又被他師父踹出牆外。定是在他滾倒在地之時,這隻黃包不知怎地自個兒溜了出來。黑夜之際,也無人察覺,湊巧卻被我撿起,匆忙中隨手收在身邊。”
想明白此節,不禁啞然失笑,隨手將黃包丟在桌上,自行換了書生衣巾,尋思“看來阿昌丟了盤纏,少不得被他師父童一峰責罰。嗯,這些珠寶既是知縣大人之物,自然便是民脂民膏了。這等不義之財,落在我手中,須當用來歸還百姓、周濟貧民才好。算了,還是暫且交給牛世妹保管罷。”
牛真兒聽葉天涯曾經遇險,不免驚得花容失色,又知自己所做的那塊蒙臉“麵幕”居然濾去“百花迷香”毒質,因而救了他一命,驚悸之餘,也自喜慰。
二月初八上午,一眾士子奔走相告,縣裡考棚左右俱已張貼告示。葉天涯隨眾而往,尋到禮房買了卷子。看得明白,告示上開考的日期二月初九起始,十五結束。
連日來他便雜在眾士子之中。其實則是四下察看,瞧瞧有無苑文正、苑良玉父子的身影。
一乾主考官員之中,赫然有知縣趙日休在內。葉天涯凝神細看,見此人神情委頓,憔悴不堪,一身公服官帽之下,掩不住苦惱和焦慮之色。
葉天涯尋思“也不知柳護衛等三人後來有沒有去見趙知縣?除了童一峰、柳護衛、歐陽鬆等人外,該不會還有江湖人物來向他打探消息罷?看來‘王莽寶藏’當真邪門,誰惹上誰倒黴!”
他在禮房中冷眼旁觀,報名截止,一眾士子逐一入了考棚,卻始終不見苑良玉的蹤跡。倒是禮房外聚了不少瞧熱鬨之人,鬨哄哄的。
葉天涯左顧右盼,煩惱不已,無心多耽,在考棚中悶坐了一會,便即自行退出,算是放棄了考試。
讀過考題之後,頗有不少學子叫苦不迭,更有二三人交了白卷,畏難而退場。提前離去的不免狼狽,固不僅以葉天涯為然,倒也不顯得突兀。
這晚坐在客舍之中,葉天涯無聊之下,翻閱試卷,見那題目上的史論“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於,其說未嘗不效論”、“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等題目,以及書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季秋之月,菊有黃花”、“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或詩一首,或賦一首雲雲。
葉天涯掩卷沉思“這些考題果然不脫前朝興衰及《詩經》、《大學》、《周易》等聖人之四書五經。甚麼子曰詩雲,修齊治平的道理,無非即興應景,書空咄咄耳。縱然是下筆千言,卻有何難?嗯,倘若良玉少爺見了,決計不甘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