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過江河!
作為對外貿易的中轉站,姚家店的存糧與山貨儲備極其豐厚;但對於數萬大軍的消耗速度來說,也就僅僅是三頓口糧而已。誌得意滿、吃飽喝足的秦軍將士,又恢複了往日的精神與銳氣;並且最後三名負責墊後的征北軍老卒,還在那個傷心之地——姚家店,放起了一把大火……
這三人全都是侯甘泉的老兄弟,也是在姚家店那一戰之中的漏網之魚!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是傷痕累累,與五行山的山民積怨深重;再加上征北軍老兄弟的十二條人命債,心中積攢的怨恨與憤怒可想而知。
所以他們放的這一把火,既可以算作一種示威報複行為,也可以算是告慰侯甘泉、以及其餘十二名老兄弟在天之靈的一場祭祀活動。然而這場原本“形式大於內容”的縱火行為,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卻大大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因為就在秦軍將士們吃飽喝足之時,天上忽然刮起了一陣陰嗖嗖的北風……
眼下正值盛夏時節,五行山脈又位於華禹大陸的中原腹地,乃是大陸性氣候、而並非海洋氣候。就算由於日夜交替、氣溫與氣壓發生變化,此時也隻能刮起東南風、而並非是正北風!
所以,這是一件看似平平無奇、實際卻極其反常的怪事。
也正是在北風乍起之時,江南道同時發生了這樣一宗小事。一名耕夫打扮的中年男子,背著一名銀須浸血、昏迷不醒的道人,由鐘山南麓一路狂奔,直接闖入了建康的承天宮中……
天地不仁眾生皆苦。
之前的一場大敗之後,五行山脈之中的牛心溝,聚集了附近村落的大半山民。北風起時,他們還正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哭嚎漫野,白帳遮天。一名大概有五、六歲的頑童,此時反複拽著正在為爺爺和父親哭喪的娘親,奶聲奶氣的說道
“娘你看,天紅了……”
“嗚……狗娃啊,你這孩子的命,怎麼比黃連還要苦啊……來,給你爹爹和爺爺磕個頭……”
“娘……天紅了……”
這名正跪在火盆前的婦道人家,還以為自家孩子是悲傷過度,腦子不太清楚了!此時她回過身來,本想摟著自己苦命的狗娃、悲悲戚戚的哭上一鼻子,卻而已被天邊暈染的一抹紅暈,灼傷了眼睛……
“哎?這是……嶽老祖,嶽老祖!您快出來看看吧,這是南邊起了火雲嗎?”
這婦道人家的嗓音極其尖銳,瞬間便傳到了不遠處的靈棚之中。一名須發皆白的老祖宗,拄著一根柳木拐棍,顫顫巍巍地從靈棚之中走了出來。他本想開口斥責這名婦人不懂規矩;可他剛剛一抬眼皮,便大驚失色;隨即他迅速抽了抽鼻子,捕捉到了一股隱隱約約的焦糊味之後,立刻瞪大了那雙渾濁的眼睛
“什麼火雲,這是山火!鄉親們啊,起山火了!牛小子,你快出來,帶著大家夥,趕緊往東山跑哇!”
老人家的智慧,都是歲月磨礪而成的明珠。正所謂雲生西北、霧長東南,華禹大陸最常見的風向,便是來自東南的海風,與生於西北的山風;既然如今的火勢是自南向北而來,那麼他們就隻有迅速向東轉移,才有逃出生天的可能性。
嶽老祖歇斯底裡的一聲嘶吼,也立刻把靈堂裡所有的人都喊了出來;一名須發斑駁、體型壯碩的老漢,一邊叨咕著“沒打雷哪來的山火”、一邊走出了靈棚;然而等他再抬頭一看、提鼻子一聞……
“媽的,還起火了!凡是帶把的,拎著斧子和鏟子,跟著我去斷火勢!各村各寨的長婦和大嫂子們,帶著老人和娃兒,順著溪水往東山頭跑!快快快,彆磨蹭了!”
這名喚“牛小子”的半大老頭,也是個精明強乾、威望甚高之人;他僅憑三言兩語,便將所有人的警惕心都提到了最高點。
如今聚集在牛心溝的山民們,除了第一次參與圍攻秦軍的幾十名後生之外,大半都是婦女、孩子和老人。如今有了這名威望甚高的主心骨分配工作,所有人都各行其事,抱孩子的抱孩子、背老人的背老人;還有那幾十名青壯後生,迅速找齊了工具,當仁不讓地跟著“牛小子”、率先向溝外衝去…
牛心溝,乃是姚家店以北的第一個村落。之所以會被稱之為“溝”,就是因為此地三麵環山,門前還有一條山溪流淌而過。每逢春暖花開時節,此地氣候清涼宜人、更有花草漫山遍野,香氣彌久不散,實乃一座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可一陣不該出現的北風,將姚家店即將熄滅的火焰重新喚醒,並借飽含油脂的白皮鬆為媒介,迅速在五行山南麓波及開來;而這一座渾然天成的深山幽穀,也就成了一處逃不出去的死胡同……
當山民們扛著鋤頭與鐵鏟,衝到牛心溝穀口之時,來勢洶洶的大火,已然撲到了麵門之上,直瞬間灼的人須發皆焦,根本透不過氣來……
眾人迅速向後退去,直退到穀口流淌的小溪對岸,這才勉強回了一口氣;而緊隨其後的婦女與老人們,也被眼前這野火連天的架勢,驚得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