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一個就是了。”
“咱們還沒有相關技術人員。”
(xi)飛兩個大頭頭聽到這話,也是感覺很棘手。
“這又要投入一大筆啊。”
“何老師采用的是模塊化設計,非核心的零部件咱們可以采購其他人的,船體什麼的。”(xi)飛總工也是感覺頭皮發麻,這造船廠需要的人就多了。
“這個倒是可以的。”
“那就成立一個項目組,先把圖紙分解,然後根據圖紙給其他廠子下訂單。”
“我馬上去做方案。”(xi)飛總工知道該怎麼辦了,立即點頭。
(xi)飛兩個大頭頭扭頭給何貴打電話了。
“何老師,辛苦了。”
“不辛苦,那些設計需要驗證一下,我這邊單純地理論算數據沒問題。”
“何老師已經很厲害了。”
“我這邊還有一個電動汽車的設計方案,正在進行完善,預計十天之後給你們送來,不過具體製造出來什麼樣子,我不敢保證。”
“啊,這,那就多謝何老師了,我們相信何老師的手藝。”
“不用謝,你們給了專利費的。”
(xi)飛兩個頭頭放下電話,眼睛一亮,雖然說(xi)飛這邊有生產電動車的各種技術,但是要把這些技術兼容起來,還是有難度的。
而且很多的技術減配,畢竟是軍用的技術,屬於敏感技術。
現在何貴設計出來,起碼說成功的幾率很大,在沒有全部成功之前,沒有人敢保證一定成功。
而且按照何貴設計的成功率幾乎是100的,當然也許還有一些需要補充的地方,但是都是比較容易的地方。
何貴放下電話,就準備製造隱身轟炸機的發動機了。
b2采用的是f118的發動機,長度隻有25米,這也是為什麼b2那麼小可以塞進四台發動機。
何貴這邊的隱身轟炸機,是結合了nk321發動機的技術,與f14的一些技術,還有現代的一些材料技術。
發動機長度6米,直徑146,所以這個隱轟就像燕子一樣,不像是b2那種飛翼的布局。
另外中間這一段身體就是彈倉以及發動機布局的地方,整體比b2要大一圈,當然航程還有性能都吊打b2,當然是看數據,至於說具體的還要看實戰。
發動機是不會更改了,後續06年那邊正式版本出來,更改也隻是會更改一些外形設計。
其實前麵06年那邊也有一個類似b2的方案,就是用四台戰鬥機上的發動機改進型號作為動力。
也是四台發動機配置,但是四台發動機有不少的問題,首先就是四台發動機布置的寬度比兩台布置的要寬大一些,這樣在彈倉不變的情況下,就會加大機體尺寸。
另外就是管理係統,四台發動機的管理係統比兩台麻煩,還要考慮到共振之類的問題。
另外四台發動機油耗一點也不低。
f118發動機重量大概在15噸,何貴這個單台重量在三噸,看起來是不是重量差不多?
但是你固定兩台發動機的設施,肯定比固定一台發動機的設施要多,另外還要額外增加供油,控製等等的管線,還要增加隔熱等等的。
當然四台發動機也有好處,那就是飛機尺寸小,被發現的幾率很低,出問題之後還有三台。
不過何貴這個本身就是為了超音速,超低空,大載彈量設計的,彈倉12米的長度就可以知道這玩意是攜帶什麼蛋蛋的。
另外超音速狀況下,四台發動機沒有兩台穩定,兩台發動機更好控製,如果四台發動機同時開啟加力,共振係數很是不好掌握。
曆史上曾經出現過好幾台發動機的飛機,但是最後無一例外的被淘汰了。
四台發動機,四個控製係統,四個供油設施,這也是b2操控難度大的原因之一。
還有飛機發動機噴射的氣流之間的互相乾擾,這也存在問題。
兩台發動機也有短板,首先是體積大,長度長,還有一旦出問題,單台發動機更加不好控製。
“先準備製造發動機。”何貴準備先製造發動機。
正是因為需要大彈倉,還有大的發動機,何貴這個布局才不是b2那種飛翼,而是類似燕子飛行時候的布局。
其中還有一些精巧的設計,這個要定型之後才能抄。
“起碼需要一年多。”何貴盤算了一下,這兩台發動機最少需要一年多,不過也正好,這邊發動機製造完畢之後,06年那邊應該定型了。
主要是06年那邊何貴事情比較多,特彆是航天這一塊。
探月,火星,火星車,外星基地,等等的事情比較多,不然的話,何貴覺得幾個月就差不多了。
時間節點現在不好控製,因為航天這個東西哪怕何貴有全套的技術,還是要手下人一步一步的走過來,這樣後麵何貴才能擋甩手掌櫃。
而且很多科研流程沒辦法更改,何貴有掛逼能力,當然可以強行的省略一些步驟,但是這樣做會為以後留下禍根,因為後續來掌控這些的人,也會認為自己與何貴一樣是天才,很多管理者都有這個錯覺,我一定乾的比前任更好,但是事實上,下麵的員工才知道是不是草包。
自己吹自己沒啥意思,要其他人評價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