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主打產品、招牌菜這些呢?”白子俊問。
“不要考慮這些。”黃小菊說,“你要考慮的是,哪些東西在外賣平台上賣得快,賣得好!”
經黃小菊一點撥,白子俊茅塞頓開。
“那店子怎麼弄?”白子俊問。
“啊?”黃小菊一時沒聽懂。
“我說店子的生意怎麼做起來?”白子俊也不去恨她了,取經為重。
“你爸沒教你?”黃小菊問,覺得完全不可思議。
白子俊搖搖頭,“他把店子甩給我了。”
“又出去玩去了?”黃小菊問,“以前我在時,就甩給我。現在又甩給你了!這人真是……”本來想說“狗改不了吃屎”。但當著白子俊的麵說不適合,再說也離婚了,管不著了。
“黃阿姨,為什麼你的館子生意這麼好,”白子俊扔掉麵子問,“我們的館子生意這麼差?”
“一個餐館生意好壞,有多種因素。”黃小菊說,“比如我的餐館,主要注重顧客的粘性。”
“什麼叫顧客的粘性?”白子俊一臉懵逼。
“就是培養忠實顧客啊。”黃小菊解釋道,“而且要讓這些顧客不要輕易流失。”
“怎麼弄?”白子俊問。
“第一,當然是會員製。”黃小菊說。
“但會員製的功能就隻有發優惠券了嗎?”黃小菊問,“你是這樣嗎?”
白子俊點點頭。
“我的會員製,發優惠券是一方麵。”黃小菊說,“主要還是收集顧客信息。”
“怎麼收集?”白子俊問。
“我主要通過微信來收集。”黃小菊,“加我微信,即為我會員。”
“這麼簡單?”白子俊覺得不可思議。
“簡單?”黃小菊笑道,“不簡單哦,要天天跟他們互動。”
“現在朋友圈很多人在做微商。”白子俊說,“很討厭啊!”
“我也知道微商是有點煩人。”黃小菊說,“但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平台宣傳自己啊。”
“做廣告?”白子俊問。
“可以這麼說。”黃小菊說,“但我們可以說成是發布動態。”
“比如我微信名是‘東籬菜館’,每天我隻發一條動態。”黃小菊說,“不一定是菜品推薦,也可以是心情啊,活動這些,還可以教他們做菜。”
“不一定有人會看的吧。”白子俊說。
“肯定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人來看啊。”黃小菊說,“但隻要點讚或者評論的,我都會很高興地回帖‘哇,謝謝xx的點讚(或評論),來我店吃飯我給你打n折哦’。”
“這也行?”白子俊不相信。
“你不信?”黃小菊說,“一般的都會說,老板娘是不是真的啊?”
“我會回答,當然是真的。你不相信,到店來試試唄。”黃小菊說。
“結果?”白子俊問。
“隻不過是順便做個廣告,先不要想立竿見影出結果。”黃小菊說,“不要那麼勢利。”
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白子俊心道,生意做起來了,說什麼都是對的。
“一般到店的,我記得住微信名的,我就直接叫他微信名,說‘xx你來了,歡迎歡迎!’,然後結賬時,直接打折。”
“都記得住對方的名字?”白子俊不相信。
“記不住名字的,我仍然熱情招呼,隻不過不說對方的名字,熱情地打招呼‘你來噠?’對方也會認為你認識他。然後該打折就打折。”
“這倒是個辦法。”白子俊說。
“另外也要到彆人的朋友圈動態下去點讚,發表評論。彆忘了說‘美女(帥哥),你好久沒來東籬菜館吃飯了哦。’順便在他的朋友圈子裡發發小廣告。有些人會問我是否可以打折什麼的,我又順便做做廣告。”
“你說這簡單嗎?”黃小菊問白子俊。
“真不簡單啊!”白子俊感歎道。
“這隻是微信這一塊。”黃小菊說,“微信這一塊啊,有什麼群拉你,你都進去,要多發言,要邀請他們來店裡吃飯,有優惠。”
“還有,要注意他們發的動態。”黃小菊說,“特彆注意他們的生日。到他們生日快到時,就單獨給要過生的人發微信,祝他生日快樂。然後打廣告。”
“他們會告訴你什麼時候過生日?”白子俊不信。
“當然不會了。”黃小菊說,“但他們一般都要發到朋友圈啊,什麼這個生日過得真嗨啊,這個生日過得真淒涼什麼的。一般發k歌、喝酒、切蛋糕的,十有八九是過生日。嗯,這事兒你也乾過,對不對?這時你可以厚著臉皮問誰過生日啊?一般都有人回答你的。這樣,你不就收到第一手資料了麼?”
這也行?!白子俊簡直拍案驚奇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