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自己本身出於次子的劣勢之下,還能獲取父母的歡心。
林楓在遇到嚴老師之前,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繼承家族企業。
因為從小,林楓被灌輸的概念就是
你隻管做你的浪蕩公子,家族的事情將來一定都是由哥哥林海打理,你不需要管,你也沒資格管。
林父對於長子有著超乎尋常的期待。
但嚴老師告訴林楓
有些人存在本身,就是威脅。
就比如說林楓。
“兄弟和睦,那隻是普通人家的事情。因為普通人的家庭裡沒什麼東西好爭,沒有利益搶奪的刺激,原始情感就會占據主導地位。”
“可是你們林家不一樣。你們林家,家大業大,據我所知,林總還有外室,育有兩女,這對姐妹,將來也是你們兄弟的競爭對手。”
“況且,就算是普通人家,如果多了幾套房子,說不定兄弟姊妹之間也要爭個頭破血流,更不要說你們林家這種情況。”
“所以,如果你還想過好這一生,最好打起精神麵對這一切。你哥哥,不會因為你是個廢物就放過你,反而,因為你是個廢物,會加倍欺負你。懂嗎?”
忠言句句逆耳。
林楓花了很長時間,才說服自己接受這些現實。
其實很多時候,現實就像是房間裡的大象,大家都知道它存在,可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選擇無視。
於是,林楓開始觀察,開始總結自己和哥哥林海兩個人分彆的優勢和劣勢。
林楓再懵懂天真,也是十幾歲的高中生了,不可能一點事都不懂。
在家裡,他很多次感受過因為哥哥林海的不中用,而帶來的整個家庭的壓抑氣氛。
雖然父親林中濤給林海請了國內外的名教,但林海的成績始終不見起色。
除了學習成績之外,各方麵也都非常平庸。
最關鍵的是,林海的性格也很陰鬱,如果說,林父林母可以用“反正將來是要繼承公司的,所以學習成績不好也沒關係”這種理由勉強安慰自己,那麼林海表現出來的陰鬱性格也說明
他不僅學習不行,同時也不會是個好商人。
相比之下,林楓就活潑得多。
就像一片野樹林,從一開始沒有被過多期待,反而會汲取所有養分,野蠻生長,鬱鬱蔥蔥。
父母希望看到好成績?
林楓戒掉了所有惡習,專心讀書,成績從倒數到中遊,從中遊到前排;
父母希望看到商業上的好苗子?
林楓在學校裡就開始做類似創意總監的工作,寫出一個很有意思的劇本,讓全班同學當演員,製作了一支四十秒的視頻,在網絡上爆火。
……
……
樁樁件件,林楓不斷地給父母帶來驚喜。
林父終於意識到
他真正應該用心栽培的,是他的次子。
漸漸地,林父林母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林楓身上。
漸漸地,林海不再受寵。
隨著一個標誌性事件——在新一年的林氏娛樂年會上,林楓代替林海上台致辭——的發生,林氏娛樂上上下下都知道
公司易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