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有不少是純技術咖,立刻發現這少年不是胡說,他不僅真的能算,算法運用準確,而且是以令人瞠目的難以置信的速度。
工部尚書拿了以前工部集眾多人力計算出過的結果試測薑滔,八個人計算了一個月的數據,薑滔隻花了一個時辰不到,而且結果一樣。小薑滔說他們的方法太費時間,本來他們最多隻需半個月。
工部尚書當機立斷,兩個老爺子討論的數據是極其粗略的,他讓人把大量準確的相關數據,甚至包括各地收糧運糧地的氣象資料,拿到了江滔麵前。
小江滔問了一個問題:“糧倉建成後,最需要達到的十個要求是什麼?請排個次序給我,並把一百之數按重要性的不同分給這十個要求。”
工部技術咖們聽懂了,給工部尚書解釋了一通,工部尚書一聽這他做不了主,又報到軒轅昊那。
軒轅昊弄明白什麼意思之後,來了興致,在十個要求之後,標上了五十,三十,十,五,三,一幾個不同的數,又劃掉了三個要求。
工部得了旨意,拿來給薑滔。薑滔看了這個要求,告訴工部的人,一小部分資料可以挪走了,不需要考慮了,然後開始算。
軒轅昊在這一天裡不時來看小薑滔計算。他本意,讓工部同時複算一遍,但他發現沒人能跟得上這孩子。
於是道:“少年天才,常人難望其項背,隻取三四小處核對一遍吧。”
薑滔算了一天,選了四個最佳地址。
工部僅複核其中三個小部分的運算結果,集全部人力算了八天。
工部人歎道:“庖丁解牛啊。數學問題對於薑滔,如一條牛雖然躺在你麵前,但皮肉筋骨內臟他都清晰可見,想要什麼取什麼,如探囊取物,算法天姿於他不過是手中利刃。他最厲害之處,其實是他知道怎麼去算,而這對於他,如魚會水。
而對於我們,不過盲人摸象,在艱難迷霧中摸索。”
軒轅昊十分喜愛這個少年,有意破格留他在工部,但問過薑滔,他那時因父之名向往水利。
軒轅昊一想那也不錯,有他爺爺父親教導,將來又是一位巨匠橫空出世。
於是孩子由爺爺領回去,但小薑滔以未滿九歲的年齡在軒轅昊的批複下,在工部掛了名職,每月有餉銀。
工部一看那這就是同僚了,算得又快又準的同僚可太好用了,有段時間,工部天天有人登門找小薑滔,小薑滔每天都在給他們算,給他們找錯。
直到軒轅昊知道了,把工部尚書叫去罵了一通。工部尚書挨罵之後在工部立了個規矩,要找薑滔計算,先到他這尚書處拿批條,這才消停下來。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