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孫雁南出手了,容家很快發現,如果以前隻是難,但還是可以一家家散戶的去走去談簽上契書,彙沙成海,即使今年不行,明年還是能建起自己的“散戶糧農大軍”作為供應商。
孫雁南出手後,幾乎斷絕了容家的路。
這批陳米賣完,師家的米店也需要新的供應商。
師家自家產的米絕大部分會入懷倉,成為國家享有米價定價權基石的一部分。
剩下的米才入自家的店,孫雁南和老夫人通氣後,要求師家所有的莊頭地頭就近找自己周邊的散戶去簽預購糧的契書,不怕多,不要遺漏。如果散戶們手裡還有今年未賣出的米,買下來。
以前年年簽小契的這批人,經驗老道,東家傳下來的消息,又是每三天派人來收驗一次契書,於是他們出手迅速,容家幾乎已經無人可簽。
本來孫雁南對於自家米店的供應商是另有打算的。她原打算去廣懷王封地走走,年年買入一部分廣懷王封地內的新米。
廣懷王封地相對封閉,貿易受限,他們總也會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自己是帶著貨物去,以貨易糧,應該是大有機會買到封地內的餘糧新米。隻要不帶朝廷禁止的貨品,朝廷應該也是鼓勵的。
現在她改主意了,封地內的考慮先放一放,冒著風險給彆人留生路乾嘛呢?有容易的選擇乾嘛不做。
容家的米店在空了大半年後,人心已經留不住,請辭的掌櫃和賬房不再是零星出現而是成批。
容家不是沒想過做彆的,但隔行如隔山,要從頭開始進入另一個行當並不容易,而且容家內部幾支也意見不一,對於改行做彆的,有的想做酒樓,有的想做馬隊商運,也有的想做票號,還有的想拿著最開始簽到的一些散戶堅持做米商。
在猶豫不定和爭執不休中,雖然掌櫃賬房夥計的薪水虧著錢也照發著,可按不住三個月後就有開始請辭的。
容家的米店門店開始一家家關張。每關一家,師家就會在原址差不多的地方新開一家,師家所購大量的陳米就多一個門店走貨。
容家的門店每天都在虧錢,師家的米店每天都有總量不少的本利回賬。
大半年後,容家分家,各乾各的,全郡境內剩餘的近兩百家米店門市全部關張,師家並不接手,仍然是原址附近新開,算是基本認可原來容家店麵的選址,但也僅此而已。
容家分家後,實力大減,也有不少容家人對容黎當初得罪孫雁南心生不滿,容黎在容家不得不分家之後,衝到師家門口,攔住出門的孫雁南道:“你有什麼事衝我來,屢次對容家下黑手就為了報複我,兩家幾十年的情義,一個上百年的容家就被你這麼個女人毀了。你不虧心嗎?”
其後出來的師越護在了妻子前麵:“容姑娘想多了,我妻子心大著呢,容姑娘對我妻子屢次下的黑手,倒是我放在心裡了,真是愧對我妻,我從小認識的人卻是這樣的。顛倒黑白,容姑娘不虧心麼?
兩家幾十年的情義是容姑娘和容家毀的。上百年的容家也衰敗在容家自己手上。”
師越護著妻子上了馬車。
容家老宅因分家要賣掉,容黎也被迫要離開郡首縣,她父母也催了她多次了。關於這老宅,有人問到孫雁南這:“那宅子占地極大,園林布局精美,地段也好,師家考慮買下麼?”
孫雁南想想容黎的話,本來老太太聽說容老太太因著分家一事大病一場,心裡還是記掛著,聽說容家老宅要賣,吩咐孫雁南不必買下,買下可能也是給人添堵,但托托行情,造造勢,讓容家那宅子賣個好價錢吧,由奢入儉難,容家那老太太一輩子是過慣了好日子的。
現在,孫雁南撤回去“買”這個宅子的三批人,轉而回答:“敗家之宅,風水不好,我沒興趣。”
本就是樹倒胡孫散,牆倒眾人推的容家,這宅子原本就被有心的買家作局,留著看宅子的人和容黎如何能應對?搬遷了的容家又已四分五裂,老太太又在病中,沒了師家暗中相助,托著,這宅子成交價最後比市價低了三成,而且容家居然還不能馬上收到錢。
不過,孫雁南也有彆的煩心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