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固定的發言時間次數限製,因此要求提前準備好自己觀點。先表明立場,是否同意,再發言。
尊重裁判。就像足球比賽中尊重裁判一樣,裁判有權將違反規則者罰出場外,會議主持有權阻止那些胡亂插嘴、不尊重他人、偏離議題的討論。
……
第四步,也就是最終環節——“表決階段”。
表決投票尊重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並服從最後投票結果決定。
林晚星本以為這些內容相對枯燥,學生們又習慣自由自在,會在她敘述過程中各種挑刺反對。
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學生們在整個過程中,都對“羅伯特法則”的內容表現出極大興趣。
他們認真聽完她的整個敘述,恨不得馬上開始一場正式會議。
林晚星則被推選為第一屆會議的主持人。
“我知道你教我們這個,是為了自己偷懶,以後什麼事都由我們自己討論決定,但你也彆想跑。”秦敖同學如此陳述道。
——
總的來說,第一次會議,還是在羅伯特法則的指導下,順利開始了。
與會者10人,陳衛東說是和爸媽回老家了,今天沒來。
本次動議由俞明同學提出,他發起了“應該停止賺錢事業,轉而投入集體學習”的動議。
林鹿表示“附議”,會議進入第三階段。
林晚星作為主持人,暫時製定了發言規則,舉手發言,每人有2次分彆為1分鐘時長的發言機會。
一開始的時候,男生們對討論原則並不清晰。
當林鹿表示“現在好好學習,以後能賺大錢”的時候,秦敖立刻嗤笑。
秦敖“賺錢起碼你賺得每分錢都在手裡,讀書說得好像你能學進去一樣。”
秦敖沒提前舉手得到允許後發言,林晚星立刻製止。
“我們討論的目的是解決議題,而不是解決‘個人’,互相攻擊或者是質疑動機,會讓會議失效,所以我必須製止你剛才的行為。”林晚星認真說道,“無論你想闡述什麼內容,都請對我發表。”
秦敖愣了下,讓林晚星意外地乖巧,他說“那我再學學,等會再發言。”
可過了一秒,他又舉手。
男生急的不行,但嘴巴還抿得緊緊的,林晚星就允許他發言。
秦敖“老師,那我剛才說的那條,算在兩次發言裡嗎?但我這次是不是最後一次機會了,我要不把我反對的理由先說完吧!”
他一股腦把自己想說的都說話,然後閉嘴了。
第一次會議的過程,有很多類似的磕磕碰碰,並沒有那麼快進行到最後一步。
學生們還在嘗試理解其中的規則,並且他們發現,要在簡短時間內理清想法,並清晰有條理表述,似乎比遵守那些會議原則困難得多。
付新書最後還拿出紙筆,一、二、三、四、五寫完。
讓林晚意外地是,學生們爭論的重點最後集中到“是否要集體學習”這件事上。
總的來說,反對者認為,足球訓練的時候大家要一起,但剩下的時間,每個人都應該自由安排。
你想自己賺錢也可以去,他們不可能永遠捆綁,一起學習。
而讚同者則認為,教學有本身進度,你要是趕不上進度,又突然想學,難道要彆人等你或者額外補課嗎?
學習應該和足球訓練一樣,要求每個人一起參加。
而你想乾點彆的事,應該利用除這以外的時間。
最後,整個議題,以6票通過,3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動議。
投票結果出來。
雖然反對者有所不滿,但還是決定服從動議。
畢竟對他們來說,在哪裡睡覺都是睡。
學生們伸著懶腰,滿懷憧憬地看著黑板上的結果。
林晚星順杆爬,提出一項新的動議,徹底做實秦敖認為她想偷懶的說法。
林晚星我提議,每周日晚19002100,為足球隊固定會議時間,我們將在此時間討論每個人每周的新“動議”,決定和處理大家每周遇到的問題,並進行下一周工作安排。
學生們投入了新一輪的討論中。
一開始,林晚星擔心學生們會陷入“方法論”的陷阱。
就是無論什麼大事小事,都要拿出來開個會,投票做決定。
但顯然,學生們思維也沒那麼固執僵化。
他們樂於尊重規則中關於,自由民主、公正、互相尊重的原則,這種好像法庭辯論的模式有點新鮮。
可什麼屁事都要開會,大家也不樂意啊。
比如,就接下來的學習工作安排,男生們就直接說“老師反正你教什麼我們學什麼,我們會討論出一個上課時間,然後你得來給我們上課!”
林晚星表示同意。
她擦了擦手上的粉筆灰,準備宣布解散吃飯的時候,付新書站了起來。
付新書“老師,我認為,我們還要討論新任教練的問題。”
付新書的話,讓整個教室都陷入沉默。男生們臉上,或多或少都顯露出失落神情。
這大概才是他們現階段最擔憂的問題。
林晚星愣了下,然後問“呃,你們不看論壇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