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在皇宮東南邊兒,離奕合宮怕不是有兩刻鐘的路程,書寧想了想,便沒跟過去。她而今棲身的玉如意就在唐娉婷的寢宮內,離得遠了,便渾身陰冷,魂魄不寧,若是久不歸位,便有魂飛魄散的危險。上回她去攝政王府看熱鬨,就險些回不來。
周子翎一走,唐娉婷便去了偏殿召見寧老太太。書寧閒著沒事兒,也跟過去湊熱鬨。
這偏殿在奕合宮的南麵,照得滿屋的好陽光。寧老太太頂著滿頭銀發端端正正地坐在靠東邊的太師椅上,右手邊立著個十三四的小姑娘,紅衣雪膚,大眼翹鼻,相貌十分可愛,隻是神情略顯天真,甚至帶著些傻乎乎的憨氣。
寧老太太極少進宮,偶爾也帶著府裡的女眷來給兩宮太後請安,但這女娃子書寧卻是頭一回見。
“這是府裡的二姑娘吧。”唐娉婷顯然對寧家極為了解,才打了個照麵便點明了那小姑娘的身份,“一晃眼就成大姑娘了,早些年進宮的時候才將將會走路呢。”
寧老太太恭聲回道“正是,明兒是這孩子的生辰,仁貞太後許多年不見她,便囑咐老婦帶她進宮給娘娘請安。”說罷,又含笑地朝那小姑娘點點頭。
寧家二姑娘見狀,直直地往前走了一步,朝唐娉婷行了一禮,口中道“見――見過――太――後――娘娘。”聲音呆板,動作僵硬――書寧見狀大訝,這漂漂亮亮的小姑娘竟是個傻子。
唐娉婷顯然對此早有耳聞,麵上卻絲毫不露異色,笑意盈盈地親自將寧家二姑娘扶起身,東摸摸西看看,罷了笑道“真是個好孩子。”說罷,又朝身邊伺候的宮女縈懷吩咐道“去把我屋裡那方刻了柿子的如意拿過來。”
書寧聞言一愣,正迷糊間,縈懷已經捧著她棲身的那枚如意回了偏殿。
這……這是……
書寧大驚,唐娉婷對寧家可真是大方,竟把這最愛的如意賜給了這傻丫頭――難不成她日後要跟著這傻姑娘了?旁的不說,日後豈不是再也見不著周子翎?那寧家的少爺們,不知可有周子翎一分瀟灑?
果然,唐娉婷把那枚如意賜給了寧家二姑娘。寧家老太太見狀並未推辭,隻讓二姑娘鄭重地道了謝。
寧家二姑娘對這枚如意顯然十分好奇,出了奕合宮一路仔細賞玩,愛不釋手。
書寧垂頭喪氣地跟在她身後,心裡頭卻是又無奈又鬱悶,直到見了豔冠後宮的仁貞太後,她的心情才有些許好轉。
仁貞太後寧婉靜比仁和太後要年輕少許,若單論五官,倒也不一定比唐娉婷美麗,隻是她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優雅從容的氣度,眉目平和安寧,便是不說話,隻靜靜地看著,也讓人不由自主地生出如沐春風的感覺來。
到了安平宮,寧家老小顯然要隨意許多,匆匆見了禮,寧老太太便把寧二姑娘往前推了推,笑著道“歡兒不是一直吵著要來見姐姐麼,怎麼見了麵反而不說話了。”
寧二姑娘睜大眼睛一臉好奇看著寧婉靜,依舊不說話。
書寧卻驚訝地長大了嘴――她本以為這二姑娘是寧家的孫小姐,不想竟是仁貞太後嫡親的妹子。算起來,那寧翰林怕不是也過世了十三四年,莫非這傻姑娘是遺腹子不成?
她心裡犯嘀咕的同時,寧家老小正熱熱鬨鬨地訴衷情,一會兒又說起七大姑八大姨的瑣事,書寧自然沒興趣,那寧二姑娘也坐不住,身子動來動去的,好像屁股下頭長了刺。
寧婉靜見狀,便笑道“歡兒怕是不愛聽我們嘮叨,唔,姐姐讓宮女帶你去禦花園裡逛逛,可好?”
寧二姑娘聞言並不回話,人卻直直地站起了身,寧婉靜趕緊喚了兩個心腹的宮女過來領著二姑娘出了門。
皇宮裡的禦花園有兩處,一處在承天殿後,另一處則在奕合宮東側,距離安平宮並不遠。寧二姑娘雖是仁貞太後嫡親的妹子,卻極少進宮,對皇宮的一切頗為新奇。先前她跟著寧老太太時還竭力收斂著,而今老太太不在,她便忍不住東張西望,蹦蹦跳跳起來。
書寧唉聲歎氣地跟在她身後,盯著她手裡的玉如意心驚膽顫,生怕她一個不留神把那如意磕了碰了。若是摔碎了,她要去哪裡再尋如此合適的棲身玉器。
正擔驚受怕著,寧二姑娘果然腳下一個趔趄,整個人猛地朝前栽去,手裡的玉如意也飛了起來,高高摔出,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書寧渾身一涼,身體陡然失去了依靠,仿佛風一吹就要煙消雲散。
真是要了她的命了!
“你……你是哪裡冒出來的死丫頭,竟敢撞我。”有人尖聲怒喝,書寧覺得那聲音有些耳熟,還欲再仔細想想,忽又聽得“噗通――”一聲響,仿佛有什麼重物落入了水中。
魂飛魄散之前,她仿佛看到寧家二姑娘在水中掙紮,高呼……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