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當明君!
“官家可是說聖瘡?”種師道一愣,這個名字有點不太熟悉,稍微想了想問道。
趙桓點了點頭。
因出虜所得謂之“虜瘡”或因其變化莫測叫做“聖瘡”:或因其為天行疫癘病而稱曰“天瘡”或言人自少至老難以避免故曰“百歲瘡”或因其形之似豌豆狀而叫作“豌豆瘡”。
或因其症之變化有若天上花之多變而叫做“天花”或有稱之為“天行發斑瘡”者。
都是一種病,天花。
種師道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搖了搖頭說道“官家有所不知,早在前唐開元年間,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這聖瘡之病,就未曾大肆泛濫過。不知官家有何妙招?”
趙桓一愣,這超出了他的理解範疇。
這天花這麼無解的東西,在大宋就有了針對的方法?
唐孫思邈治小兒身上有赤黑疵方針父腳中,取血貼疵上即消。治小兒疣目方以針及小刀子決目四麵,令似血出,取患瘡人瘡中汁黃膿傅之。
宋真宗時期,宰相王旦子女因天花夭折,大宋朝堂震顫,而後王旦再生一子,名為王素。峨眉山人出山而來,為其子接種人痘,王素活至六十七歲善終。
宋廷大力推動人痘之法。直至康熙二十七年,俄國學痘醫才將天花防治之法,傳入西歐。
而後,蒙塔古的夫人於1717年又將此術傳入英國。在此基礎上,愛德華·琴納,發明了“牛痘苗接種法”。
真正的天花疫苗是失活的天花病毒,是現代醫學範疇。
趙桓沉默,這得怪胡元,沈從受傷的時候,他那個五穀輪回術治療箭傷,給他的印象太過深刻。
他還以為大宋的醫學極為落後,現在想來,還是實用主義在作祟啊,有用的辦法,肯定大肆推廣。
沒用的五穀輪回術,反而成了秘方。
“這人痘之法,為什麼沒有廣而為之?”趙桓問道,他想不明白,他在汴京的時候,也曾接到過疫情報告。還以為大宋沒有防止的手段。
種師道點了點頭,官家已經表現出了一個明君的素養,追本溯源。
“官家,還記得石壕吏吧。這人痘之法甚為精妙,前唐最為盛行,到了現在,反而不如前唐。”種師道說了一句讓趙桓自己領悟。
石壕吏,皇權不下鄉。
鄉紳把控縣以下的所有權柄,這泥腿子的死活不重要,隻要有人乾活就是。
地契在,一切都在。
趙桓歎氣,這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除了皇權鞏固以外,似乎沒什麼好處。
也對,皇權鞏固,才是皇帝最應該關心的事。
自己這皇位得來的極為容易,崽賣爺田不心疼……
“西夏,遼國,金國都是承前唐衣缽,這人痘之術,極為純熟。官家意圖用天花之法意圖破城的想法,不太好,不如用鼠疫。”種師道非常平靜的說道。
而趙桓聽到這,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鼠疫啊,也就是黑死病這個東西的名頭太響了!
曾經讓歐洲三年死掉三千萬人的黑死病啊!
這種師道,平時的儒雅隨和哪裡去了!
居然能如此平靜的說出了這兩個字。他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