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動地黃金大劫案!
楔子一、恐怖主義的起源和發展公共文獻摘編之一“恐怖主義”之說,最早始於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已經很難考證出第一起恐怖活動究竟始於何時何地。
曆史上第一起有記載的恐怖活動是古希臘曆史學家記錄下來的,其主要特征是對民眾造成嚴重的心理影響。
中國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在《史記·剌客列傳》中記述的出於政治、軍事目的而進行的謀殺、剌殺活動表明,最早的恐怖活動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古羅馬和中國西漢。
隻要仇恨存在,以暴力行為為特征的恐怖主義就會存在。
現代的政治家和學者認為,恐怖主義有四個基本特征
1行為有預謀;
2具有政治目的而不是圖財害命或個人恩怨;
3所要襲擊的對象無力或無機會進行自我防衛;
4恐怖分子屬於秘密組織或“次國家團體”。
目前,“恐怖主義”一詞的內涵已經帶有貶義,飽含著正義一方對非正義一方恐怖行為的斥責。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恐怖主義活動的範圍也不斷發生著變化。18世紀末以前的恐怖活動主要局限於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具有國際性,采取的手段也大多是暗殺、投毒等簡單形式,次數也不頻繁。而如今,它已經演變為在戰爭之外,個人或團體出於某種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暴力行為,也就是今天被稱為的“國際恐怖主義”,並逐漸演化為當今世界上各個國家、民族、階級、階層或宗教之間諸多矛盾不斷尖銳化、極端化的集中反映。是一種新形勢下特殊的國際爭鬥形式。
現代國際恐怖主義的發展大體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國際恐怖主義的萌生期。
從18世紀末開始,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國家之間乃至其國家與殖民地、附屬國之間的利益衝突日趨激化。於是,一些無政府主義者、民族主義者,紛紛以恐怖主義行動來反抗整個資本主義體係和殖民入侵者。
1881年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遇剌、1914年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遇剌兩起事件,就是對世界政治、經濟產生過極大影響的恐怖主義事件的代表。
第二階段是國際恐怖主義的形成期。
從二戰結束到上個世紀60年代末,國際恐怖主義真正形成了氣候。
這一時間內,在兩大陣營對峙、冷戰的國際背景下,許多正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殖民地、附屬國或者剛獨立的民族國家,變成了恐怖主義的熱點。明顯增多的劫機、爆炸、綁架和大規模的搶劫等等,已經是司空見慣的恐怖主義事件。
恐怖活動襲擊的目標和範圍越來越具有國際性,其手段也日趨多樣化、現代化,從而釀就了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的大爆發。第三階段是國際恐怖主義的猖獗期。
進入20世紀90年代,恐怖主義活動的特點是
動機日益複雜化、行動跨國化、形式多元化、手段技術化、長遠目標模糊化和短期意圖殘酷化等等。
由於有高素質科技人員加入到了恐怖組織當中,恐怖分子不斷采用更多的高科技手段實施恐怖行動。許多跡象表明,恐怖分子的視線已經開始轉向諸如核電站、能源基地、電腦網絡等目標。
麵對國際互聯網絡迅速發展的前景,國際社會已經開始注意防禦恐怖分子通過電腦網絡摧毀社會服務係統、擾亂經濟運行網絡、破壞軍事體係、削弱公眾信心等眾多至關緊要的社會安全問題。
國際恐怖主義是一種大範圍、跨國際的反人類活動。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在堅決反對它的同時,人們還應理智地看到,國際恐怖主義賴以生存的土壤難以在短期內消除。因此,人類理應為反恐怖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公共文獻摘編之二作為人類衝突的一種表現形式,恐怖活動有著悠久的曆史。
仔細究起來,恐怖活動應該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時期。古希臘曆史學家色諾芬就曾專門記述過恐怖活動對敵方居民造成的嚴重心理影響。
中國古代的荊軻刺秦王,古羅馬的凱撒大帝遇刺都是著名的曆史恐怖事件。
美國總統肯尼迪被刺身亡是當代最典型恐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