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電影時代!
《回歸》是一部西語片,又是一部喜劇片。圍繞“祖母”、“母親”和“女兒”三代女性的生活經曆,講述一位母親在去世之後,靈魂返回家鄉解決生前無法解決的種種糾紛的故事。
但這部電影既然是大師之作,肯定和傳統意義上的喜劇,肯定還是有差的。所以佩德羅·阿莫多瓦開場就亮出自己除開喜劇的第二個主題
女性。
然後再揭開第三個主題,死亡。
興許是好久沒有看這種新的,充滿藝術張力的大師作品,林浩上來就被這個選材和內容給驚到
電影中隻有女性的關係是友善的,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著不倫,以至於殺夫。就好像隻有通過這種把男人排除在外的方法,才能真正回歸到理想的女性關係中。
六位女主角穿梭於電影中,奇特的群戲,但並不是一個超現實的電影。
就特彆奇妙。
而喜劇,女性,死亡,三個看起來不搭的主題其實就如片名一樣,是阿莫多瓦的一次回歸,他本人風格的回歸。
因此包括主席在內的九位評審一場看下來,都很清晰地知道這部電影的確不簡單。
“拚湊、模仿還有自嘲,我隻能說阿莫多瓦總能讓我從現有的社會秩序裡掙脫出來,讓我對這些平時無法明了的東西產生由衷的共鳴。”
林浩斟酌了一下,用了一個不算特彆中性的詞“很能討巧,很有風格,但這次我看見他更溫柔了。”
“是你抓住了重點。”
這下子,勒孔特都有點驚訝於這個年輕人對電影內核的把控。
然而林浩也就點點頭,不再多說。
其實他本來打算是安靜地看片,更低調一點。但他剛才總覺得大家因為他年輕,所以有一種哄孩子的心態
ell,那還是得一開始就認真。
他也不是來混混日子,刷刷聲望的。
林老板開了個還不錯的頭,不過那是關於導演和電影最核心的一個評價,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會比較認可。
但你要說到具體的電影喜好
那就差太多了。
有人覺得結尾意料之中,過程可能平淡了些,全篇印象最深的是佩內洛普·克魯茲的光彩照人。
有人覺得布蘭卡·波蒂洛才是最大的亮點,完全到位。
還有人感歎隻有阿莫多瓦才能把這樣的女性關係展示出來,以及女兒弑父後,那段蒙太奇無論是節奏控製,好是色彩運用簡直都出神入化。
大讚!必須拿獎!
額,和林浩想的不一樣的是,大家沒有特彆整體的來講,都是通過一些特彆的點來衍生——可能是一段鏡頭,可能是一個人物,還可能是整體的背景。
總之他現在才發現,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各自擅長和喜愛的角度上各抒己見,都特彆有道理且能自洽。
但很多時候,也有雞同鴨講的感覺。
帶著這種感覺,很快,他就繼續投身到下一部電影中。《快餐國家》、《風吹稻浪》、《查理的意見》、《紅色指路》
林浩有時和大家一致,有時候不同,比如對於《通天塔》他就說“有點題材大於內容了,比較中規中矩的電影。”
“我不同意。”
盧西亞·馬特爾,屬於那種暫時沒什麼姓名的新生代導演,但是蒙阿莫多瓦垂青
對,就是剛才看的那個《回歸》電影的導演,她擅長拍攝性的作品,但是角度新穎立意深刻,算是近些年來拉美電影人的代表人物。
她就也表示“可能是你作為一個東方人,對這個文化背景才不了解。我沒有彆的意思,就同一個民族、家族的人都無法相互理解,更何況來自不同國家、民族,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呢。”
林浩搖了搖頭,還是繼續道
“或許有關於曆史文化的問題,但我是覺得鋪陳太大,而內核卻並沒有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