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點,《大佛》紅毯。
“林浩!林浩!林浩!”
兩邊的影迷已經習慣能喊全名了,並且不是倒裝的那種。
林浩也投桃報李,對大家也很熱情。
這會兒,他正在給人簽名。對方是個四五十歲的白人大叔,收拾的特彆正式,還特地做了發型看樣子。結果剛才看見林浩出來,也跟旁邊十幾歲的追星族一樣各種興奮大喊。
“噢,所以你是一個舞台劇劇場演員?”
“是的。”他的英語不是很好,磕磕巴巴“我在的劇場效益不是很好,生活也比較辛苦一點,然後那時候就看見你在多倫多電影節上的講話,覺得很受鼓舞。”
“噢,是嗎?那我可真是太開心能對你有幫助了,那以後也要繼續加油好好生活。”
林浩內心瘋狂搜索我到底幾年前在多倫多說了什麼,好像就是鼓勵大家平衡自己心態之類的事情?記不得了,反正他也隻能笑著點頭,然後轉向下一人。
“嗨!林浩!我超喜歡你在《意外邊緣》的表演的!你當時宣傳的時候還很低調,不過你說的話我都記在了心裡!”
額,你把什麼話記在了心裡?
出道久了就是有這種問題,你以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吧你自己可能忘了,但影迷們還記得呢。甚至歌迷天知道前些天,他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意外看見有人翻唱他專輯裡的歌
反應了半天,他才想起自己的專輯除了《最初的夢想》和《那些花兒》,還湊了幾首其他歌曲
但總之大家對他還是很寬容的,其餘幾個就比較尷尬一些。導演和薑武也見過世麵了,不用說;自家老婆也是陪在一邊的,同樣不用說;隻有三個新人,可憐巴巴
本來期待紅毯很久,結果來了反倒拘束。
沒什麼人關注,閃光燈都懶得開一下的意思,隻能默默站在集合區。
約莫十來分鐘和粉絲互動後吧,那邊林浩他們才過來。講了一些有的沒的,類似於“希望擴大的德國電影和中國電影的合作”“共建了一個xx德中導演扶持計劃”“一會大家注意安全”之類。
而即使是這樣,三人依舊是很新鮮。
“你們兩個戲多,肯定會有人接下來采訪你們的。”
“你也不算少,好吧?”
“誒,反正嘿嘿。”
下午2點半,berlale?ast。
柏林電影節比戛納流程要順暢一些。
即便如此,五分鐘進場時間依舊是比較緊湊。主演們則進入berlale?ast後,依次在自己的畫像上簽名,合影之後才進去坐好。
故事到了這裡,終於有所不同了。
因為每次電影節,對於林浩來說都是按部就班的勞作——直到電影開場的那一刻。
長林影業做了新的電影開頭,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開頭過後,影片裡就響起了顧長衛的聲音“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這部電影是由長林影業拍攝並製作的。”
“我們邀請了業內最合適的人士來幫我們完成這部電影,所以非常精彩。”
“至於我,是閩南話不太好的導演,顧長衛。在電影放映途中,我會三不五時地出來講幾句話,宣傳一下個人理念,順便解釋劇情,請大家慢慢觀看,那我就先不打擾,需要的時候再出來了。”
畫麵這時候才從全黑+字母,變幻出本片的片名《大佛普拉斯》。
而這種形式明顯打中了歐洲人。
因為有旁白的電影很多,但直接和大家對話的導演作為旁白,也是沒那麼多的。所以雖然他們聽不出閩南語和普通話有啥區彆,但說話內容有趣啊!
畫麵再一出來,黑白電影
更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