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家有二嫁妻!
史氏笑了笑,說道“誰說不是呢!你且瞧著吧,明天這事就會在長安傳開了。”
吳氏點點頭,說道“如今就看萬年縣令怎麼判了!”
史氏反問道“大嫂糊塗了?今兒這事不管事實如何,萬年縣令隻有一種判法。我今兒個瞧著,鄭五說他已有意中人,鄭夫人貌似也知情。因此,不管今日鄭五有沒有非禮張三,萬年縣都會判鄭五清白!”
吳氏繼續點頭“妹妹說的有道理。”
史氏歎了口氣,說道“不知鄭五中意的是哪家娘子?可憐我的阿凝,若不是那場天災,會不會與鄭五有段美好的姻緣?”
史氏的話提醒了吳氏,吳氏問道“今天鄭五來找過阿凝,說有話要和阿凝單獨說。你說,鄭五為何在這個時候來找阿凝,他有什麼話要和阿凝說?”
史氏本不以為意,經過吳氏這麼一分析,再前前後後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在腦子裡大致捋了一遍,有一個推測浮上心頭。於是她沒有接吳氏的話,岔開了話題,說道“大嫂你啊,彆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你那邊的屋子收拾好了沒?”
“工匠那邊已經把牆砌好了。夏天日頭大,等再曬個兩三日,乾透一些,就可以搬過去了!”
吳氏和史氏說了一會兒話,料想今天盧國公府那邊動靜這麼大,史氏想必也是累了,於是起身說道“妹妹今日了累了,快歇會兒吧,我回去了!”
史氏也沒有刻意挽留,等吳氏走後,史氏歪在貴妃榻上,把今天的事情又梳理了一遍。
自來京城,她也很少出門交際,不過在除夕宮宴上和鄭夫人有個一麵之交,葡萄宴這種小範圍的宴請,本輪不到她頭上。這是疑點一。
到了國公府,鄭五郎親在在門口迎接,又不是什麼親近的長輩,實在也沒有這個必要。這是疑點二。
等她下了馬車,鄭五郎探頭探腦往馬車裡看,還一副失落的表情。請帖上寫的是她和阿凝的名字,阿凝今天沒來,他必是在找阿凝。這是疑點三。
阿凝雖和自己一樣不太喜歡出門交際,但也不是抗拒。這次卻推說天氣太熱不想出門,阿凝肯定知道些什麼。這是疑點四。
進門見了鄭夫人,鄭夫人也問起阿凝來。並非十分親近的情況下又特意問起一個小輩,這是疑點五。
鄭五郎和張舒心說了幾句話,就來到家中,找阿娘有話要單獨跟她說,最後卻因為張舒心在國公府哭鬨,沒有說成。到底要說什麼話?這是疑點六。
張舒心說張五郎非禮了她,要國公府負責,此事可大可小,但鄭夫人最終不惜撕破臉麵,作為一個掌管國公府多人的夫人,這很反常。這是疑點七。
出門的時候鄭夫人又說改日登門拜訪,對其他夫人卻沒有說過,可見不是什麼客氣話,是她真的要來。她為何要登門拜訪,是有什麼事嗎?這是疑點八。
綜合考慮下來,史氏推測出了一個結論今日盧國公府的葡萄宴醉翁之意不在酒,八成是為了鄭五郎的親事。幾位夫人中,隻有三位有女兒,一個是張舒心,從後來的種種事情來看,鄭五郎和鄭夫人中意的不是她。一個是顧嘉年,鄭夫人態度不明,但肯定不是鄭五郎中意的。一個是托病未去的阿凝。鄭五郎中途來家,鄭夫人最後說要登門拜訪,有可能是為了鄭五的親事,也有可能為了海家郎君的事情。鄭五郎的親事,看盧國公府的意思,八成是阿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