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隻剩下自己人後,魏大勇說道“圓同師傅,你此番去漢口,身上帶著彙票,為防萬一,最好還是由我和真遠全程護送。”
圓同眉開眼笑道“嗬嗬,我正有此意,沒想到還沒開口,你自己先說出來了。”
想了想,圓同又說“此事須得知會隻會一下寺裡,以免靜雲大師掛念你們兩位高足。”
言畢,他吩咐圓清和圓瑞二人“你們速去電報局,拍一份電報回登封,就說漢口之行關係重大,為確保萬無一失,真永真遠將跟隨我走一趟。具體措辭你們想清楚,儘量做到言簡意賅,省一個字就是一碗麵的錢哩!還有,你們發完電報,就回旅館收拾行李,返回鬆山複命。”
兩個知事僧應了一聲,起身離去。
卻說那個頭發有點謝頂的襄理,離開貴賓室後,並沒有立即前往櫃台處理彙票的事,而是看看左右無人,便疾步走回了自己的辦公室。
將房門鎖死後,襄理來到辦公桌旁,拿起桌上的電話聽筒,手指按在圓形的撥號盤上,順時針撥了幾個號碼,然後把嘴巴湊近話筒“接梁氏商行。”
梁氏商行,是由梁三豹出麵開設的商行,實際控製人就是梁一龍。
這家商行表麵上經營正當生意,暗地裡就是以銷贓為主,讓自己搶劫來的紅貨可以變現。
電話接通後,襄理急促地對著話筒說了一段話,隱約可以聽見電話那頭有人回答“知道了,我即刻轉告三爺”,他這才掛掉電話。
打開辦公室的房門,襄理再度查看四周,見沒有人留意自己,便匆匆趕向櫃台方向……
襄理這一去,走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至魏大勇三人等得有些不耐煩了,那個襄理才姍姍來遲。
走進門內,襄理恭恭敬敬地遞上一張巴掌大的硬紙片。
圓同接過手裡看了一下,轉交給魏大勇看。
魏大勇看那彙票,紙質很好,不遜於鈔票用紙,上麵印有繁複的防偽花紋,當中偏上的位置有顯眼的“彙票”兩個大字。
在下方的橫線上,印著見票即付現款__現大洋。橫線上是手寫的“叁拾萬另玖佰叁拾柒圓”一行漂亮的蠅頭小楷。
再往下,是印刷體的“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魏大勇把彙票翻轉過來,背後有幾個大小形狀各異的印鑒,還有開出彙票的日期。
魏大勇半開玩笑地說道“這張紙可真夠值錢的,誰拿到就一夜暴富了。”
相對於表情輕鬆的魏大勇,曾經多次走南闖北的圓通師傅,老成持重,拿到彙票後,略顯憂心忡忡。
他深知現如今戰事吃緊,兵荒馬亂,世道很不太平,到處都是趁火打劫的潰兵和土匪,此行身上帶著救命的糧款,責任重大,務必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
若是發生意外,廟裡決計籌不到第二筆大額的購糧款。
那麼鬆山腳下的那些災民,也就隻有等死的份。
因此,圓通師傅也是考慮一番,做了周詳的計劃。
從鄭縣(鄭州)到漢口,全程500多公裡。
最方便也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當然是乘坐火車。
當時的鐵路網還很不完善,火車路線有限。
不過,有著“南北大動脈”之稱的京漢鐵路,恰好貫通鄭縣和漢口,交通十分便利。
如果從上火車開始計算時間的話,途經許昌、漯河、駐馬店、信陽四個站,就可以跨過漢江,經由廣水、江岸,隻需要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從鄭縣抵達漢口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