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小麵館裡。
魏大勇三人各自捧著一碗素菜燴麵,趁著熱氣騰騰,稀裡呼嚕往嘴裡送。
圓同師傅說起這幾天的收獲,各地籌集到的善款陸續到賬,目前專用賬戶上的餘額,已經超過30萬元。
隻是近日鄭縣的糧價日益高漲,而且有持續漲價的趨勢,這些錢看似數額巨大,但真要用來購買高價糧食,購買力也會大打折扣。
就在三人說得起勁的時候,就見兩個光頭和尚從門外走進來,剛進門就叫道“原來你們在這裡,可讓我們找得好苦!”
三人定睛一看,來者非是彆人,正是與圓同師傅一起呆在鄭縣的圓清和圓瑞兩位師傅。
圓同疑惑不解“你們不是在糧商那邊督促發貨嗎?怎地又跑回這裡?”
圓瑞抬起手,晃了晃手裡捏著的一張紙片“登封來電,說鄭縣的糧食采購價格太高,他們已經了解到鄂北的糧價要遠低於這裡,所以讓你火速攜款趕去漢口采購。”
圓同一邊讓座,一邊接過電報細看,魏大勇也湊了過去,就見上麵簡明扼要地寫著十幾個字--
“圓同知悉漢口糧賤,見字儘提資金,速赴該地購糧勿誤。清玄。”
自明代之後,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這裡的湖廣,指的是鄂湘二省。
充足的產量,使得鄂省的糧價,遠低於周邊省份。
隻不過黑心的糧商大發國難財,把糧食販運到鄭縣後,見不計其數的災民嗷嗷待哺,糧食供應緊張,於是囤積居奇,更加造成市麵上糧價飆升。
正因為如此,空明寺方麵,才選定漢口,這個距離豫省最近的糧食集散地。
看完來自住持的指示,圓同無心繼續用餐,草草扒完碗裡的麵條,與魏大勇等人立即返回銀行。
在大堂裡找到銀行襄理,圓同向他說明來意。
才說了兩句,襄理就阻止圓同繼續往下說,然後將他們迎進貴賓室細談。
落座之後,銀行工作人員奉上香茗。
襄理打發走外人,掩上房門,臉上的表情變得嚴肅認真起來,他對圓同說道“如果我剛才沒有聽錯的話,你的意思是,準備提出所有的款項?”
圓同師傅點頭說道“沒錯。我需要拿著這筆錢,去漢口買糧。”
頓了一下,圓同繼續說道“不過,我對銀行的業務不太清楚,我的想法是,現如今兵荒馬亂,帶著30萬元上路肯定不安全,有沒有這樣一種方法,我不在鄭縣提款,你們給漢口的中央銀行打電話,我直接在他們那裡取錢?”
襄理搖搖頭說“打電話口說無憑,這不符合規矩。我想,你需要的是一張彙票作為提款憑據,由我們這裡開具出來,你帶著彙票前去漢口,就可以在當地中央銀行出示彙票取錢。這是目前最省事最安全最便捷的方法。當然,這麼做需要繳納一些費用,大約是三百塊大洋。”
300塊的手續費自是不便宜。
不過圓同權衡利弊,還是咬牙答應下來--
畢竟這年頭,他不可能帶著30萬現大洋出遠門。
魏大勇插嘴問道“你這彙票,認人的嗎?”
襄理忍不住笑了“怎麼可能?我們開出彙票後,會第一時間告知漢口方麵準備這筆款,但是提款的時候,對方隻認彙票不認人。”
圓同師傅拍板道“那好,煩勞你馬上開出彙票。”
“好的,幾位請稍坐,我去處理此事,失陪片刻。”
襄理邊說邊起身,開門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