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砰,砰,砰,砰,砰!”
倒下的人當中,有鬼子的兩個輕機槍手,還有一個軍曹,另兩個是伍長。
魏大勇的眼力好得出奇,即便隻是掃視一眼,然後就不停地拉栓開槍,但都是挑選威脅程度相對較高的突擊手,或有一定組織進攻能力的低層軍官下手。
五殺!
呃……其實五殺的說法,不太正確。
五個中彈的鬼子兵,並沒有喪命,隻是身負重傷罷了。
其實,除了前麵兩槍帶有試槍性質,後麵的三發子彈,魏大勇完全有把握一擊必殺,不過他的槍口故意避開了敵人的要害部位。
這是因為魏大勇曾經聽楚雲海說過,戰場上兩軍對壘,與其它任何場合的戰鬥,性質都截然不同。
戰場上,殺傷敵人比殺死敵人,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戰鬥效果。
以魏大勇的98k為例,如此大口徑的子彈,打在敵人身體的任何部位,都能令傷者立刻喪失行動能力,更彆提繼續戰鬥了。
楚雲海說過,敵人的一個重傷員,不僅增加敵人醫療搶救方麵的負擔,其慘狀還會嚴重傷害部隊的士氣。
更有甚者,楚雲海說狙擊手有一個“釣魚戰術”的損招,即故意打傷一個敵人,令其喪失行動能力,並吸引對方戰友的增援和救治,然後狙擊手就可以好整以暇,消滅一個個想要向傷員靠攏的敵人。
魏大勇把這些技巧,全都記在了心上。
所以,他無須認真瞄準,毫不猶豫地接連不斷開火!
眼見魏大勇一槍放倒一個敵人,大頭團長再一次大叫“又打中了”,同時右拳激動地猛擂戰壕的邊沿,飛揚的塵土險些迷了魏大勇的眼睛。
發現這一點後,大頭有些不好意思,“嘿嘿”乾笑兩聲,以示歉意。
眼見魏大勇低頭往彈倉裡裝填子彈,大頭團長回頭叫來好幾個士兵,讓他們專門負責裝彈,然後逐一把步槍交給魏大勇射擊。
5個士兵同時幫魏大勇裝彈,依舊有些跟不上他換槍的速度,大頭不得不又叫來2人,才能夠保證魏大勇不間斷開火。
有了專人裝填子彈,魏大勇如虎添翼,隻需拿到步槍就立刻開槍,愣是用栓動步槍,打出了自動步槍的射速。
當然,由於每支槍的膛線磨損程度不同,彈道略有差異,在這種幾乎是連軸轉的高頻率射擊速度下,魏大勇也不可能做到百發百中,大約維持在八成以上的命中率。
剛一開始,魏大勇的射擊並沒有引起鬼子的警惕。
大幾百號人形成的散兵線,沿著山坡往上衝,需要特彆注意前方的樹木,以及腳下的溝壑,以免不慎受傷。
所以他們大多沒有時間觀察左右同袍們的動向,即便有人中彈倒下,也隻有處於傷員後方的人才能看見。
山頂傳來的,隻是零星的槍聲,聽聲音最多也就個敵人開槍,而且距離山頂還遠,鬼子兵們當然不會放在心上。
不過跟在隊伍後麵督戰的河野聯隊第三大隊第二中隊的大尉淺見敏,可是把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