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魏和尚剛出帳篷,就聽“砰”的一聲,迎麵射來一枚子彈!
這一槍猝不及防,根本不及閃躲。
幸好偷襲者槍法不濟,縱然相距僅有幾十米,這一槍依舊打空了,子彈從魏和尚的身前飛過,消失得無影無蹤。
魏和尚怎麼也沒有想到,兵營裡當真還有埋伏,他的反應神速,一個側翻往旁邊的矮牆撲去。
就在這時,第二下槍聲響起。
這次才是小次郎開槍。
本來小次郎有絕對的把握,自己這一槍可以擊斃魏和尚。
孰料有人比他早了那麼一丁點時間開槍,驚動了目標,致使他這必殺的一槍,居然打空了!
其實也不算是完全打空,子彈擦著魏和尚的頭頂掠過,不但打飛了他的帽子,連帶他的頭皮也擦出一道血痕。
魏和尚臥倒在矮牆後,摸了摸火辣辣生疼的光頭,暗呼好險,也是驚出一身冷汗。
事出突然,魏和尚並沒有看見朝他開槍的人。
這兩槍幾乎是同時擊發的,而且射過來的方向,也大致相同
隻不過步槍離得遠,槍聲傳到魏和尚耳中時,有所延遲。
從槍聲推斷,第一槍是手槍擊發,敵人就躲在兵營的某處,距離魏和尚隻有幾十米遠。
第二槍是步槍擊發,魏和尚聽不出究竟是何種槍支發射的子彈,隻覺得槍聲與自己的那杆98k似是而非,而且子彈是從很遠的地方打過來的,所以比手槍子彈晚了不到一秒鐘時間。
按說,這遠近兩處的敵人,離自己更近的,才是最直接的威脅。
不過魏和尚卻一下子就斷定,步槍的主人才是真正的勁敵。
因為方才拿著手槍的敵人,以有備對無備,又是近距離開槍,占了這樣兩個極其有利的因素,居然還射失了準頭,可見此人槍法拙劣,不足為慮。
而遠處那個使用步槍的敵人,在魏和尚做出規避動作後,依然險些將其爆頭。
不難想象,若是這個人先於前者開槍,恐怕魏和尚不死也會丟掉半條命。
魏和尚知道,現在外麵至少有兩支槍的槍口,正對著自己的藏身之處,隻要自己一冒頭,很可能天靈蓋就被子彈掀開。
看來,今天會有一場惡戰。
魏和尚取下背後的98k,拉動槍栓,子彈上膛,做好了應戰的準備。
就在魏和尚備戰之際,在幾十米外得一堵矮牆後,悄悄地露出半個頭,赫然正是敏大尉!
剛才正是他躲在暗處,伏擊魏和尚。
原來,河野大佐下令全軍後撤的同時,卻讓敏大尉留下來。
其用意有三個。
一是觀察二號高地上的支那軍隊有沒有什麼動靜。
二是等中村聯隊過來時,充當聯絡官。
三是萬一中村那家夥向軍部告狀,河野就可以大言不慚地說自己並沒有放棄營地,而是留守了一個大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