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除了校長之外,所有人都是優秀領導乾部,自然能夠從曾碩這番話之中聽出不少東西。
他們低著頭在默默沉思著,思考著為什麼稱呼會從農民伯伯變成如今的農民工;思考著是不是真的像曾碩說的那般,國家虧他們的太多了;甚至思考著該如何才能建設出曾碩口中的社會主義美好新農村。
校長雖然聽兩位老爺子說起過曾碩的這套理論,但依舊沒有此刻的感觸這麼深。
他們那一輩人是最能夠明白農民為這個國家付出了多少的人,也是最能夠明白農民不易的一批人。
所以在曾碩聲音漸漸落下的時候,校長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當曾碩站在講島中央,扶著桌子情緒顯得無比凝重的時候,校長再次開口道:“曾碩同學!不得不說你今天帶給了我們所有人一個巨大的震撼,也讓我們明白了農村和農民的不易。
不過你隻說了問題,我們還想聽聽你的解決辦法。”
“校長,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曾碩稍微平複心情,淡然道:“就是發展特色新農村,這裡的特色指的是經濟特色、農業特色和麵貌特色。”
“當然發展特色主義新農村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需要咱們所有黨員乾部尤其是基層黨員乾部不懈堅持和努力,也需要北院給出準確的指導性意見。”
“我之前說過,農民都是無私在為我們的國家付出,他們不求回報,更沒有想過要國家為他們付出什麼。”
“但現在很多地區的農民之所以窮,完全就是因為種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他們無法將經濟作物的價值發揮出來,也就造成了無法快速脫貧!”
“要想富先修路,隻有道路通了,農村才能迎來發展的機會,也才能讓他們快速脫貧致富。”
“當農民手裡有錢了,他們自然就會想著建設自己的家鄉,那時候如果能夠有基層黨員乾部作為引導者,指導他們按照更適合當地的規劃去發展,那社會主義新農村也就徹底成功了。”
“何為特色經濟?”校長繼續問道。
曾碩回道:“特色經濟就是指因地製宜,附合當地發展的經濟道路。”
“比如說鮮花省擁有我國最多的少數民族和最適合水果、水稻種子的氣候,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發展水果種植和特色少數民族旅遊經濟呢?”
“再比如在我所在的西南省,它是整個西南片區的最中心,擁有全國最多的氣候環境和地理環境,是不是也可以嘗試著發展適合的經濟作物?”
“再比如我國的大西北,那裡地廣人稀,土地糧食產量本來就不是很高,那麼是不是可以種植耐寒、耐旱的高附加值蔬菜或者其他農產品?
我知道西北地區的土豆據說能夠有人頭那麼大,真正能夠做到畝產萬斤以上,那我們為什麼不將這種優勢擴大,讓西北地區的土豆銷往全國?”
“還有很多很多,總之一句話,發展是因地製宜的,是需要考慮當地環境和氣候的,揚長避短才是最終的要領,而不是全國所有地區不分氣候一律種植小麥、水稻和油菜、大豆這些低附加值的農作物。”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