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年,金兵就要大舉南下,靖康恥就沒多遠了。秦牧來到這個時空,自從知道自己身世和任務之後,開始時期是打算利用靖康之變的。
借助金兵的手,掃清自己法理意義上的敵人。老趙家不倒,憑什麼自己上台呢?
可是隨著秦牧在這個時空浸淫越深,越是對這個時空有感情。
這個時空的一草一木,都讓秦牧難以割舍,更何況那麼多無辜的百姓。
他打定主意,不再讓靖康恥發生,要拯救這個時空。
這樣一來,人格是偉大了,但是困難就翻著倍的增加。
雖然現在汴梁城裡糧價飛漲,百姓都有活不下去的了,但是這畢竟隻是一個很短的時間段才出現的現象。
汴梁號稱百萬人口,這麼多人,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裡可是過得很舒服。大宋京城就是本時空最好的地方,是人間天堂。
這個地方是誰給百姓的?是趙家人。
是趙佶和他的列祖列宗。
如果秦牧就這樣把老趙家趕走,百姓是不會認可的。
人心向背非常的關鍵,沒有人心,怎麼管理天下呢?
千夫所指無疾而終,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對曆史現象的總結歸納。
秦牧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不但努力發展重工業,為未來的新世界奠定基礎,更是同時花費大量的力氣來發展輕工業,這不是沽名釣譽,而是有確實的考量在裡麵。
汴梁的百姓認為在老趙家的統治下生活的很好,那麼為了超越這個“很好”,秦牧就要建立一個全新的標杆,要做的更好。
根據地的百姓在新世界集團的統治下,生活的要比汴梁百姓好的多。
現在根據地裡麵已經達到了秦牧想要達到的目標。大量的輕工業產品優先供應本地百姓。
後世有個剪刀差理論,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
剪刀差理論的意思是在工業化進程中,工業品和農產品之間的這種價格差距有日益擴大的趨勢。
它的具體表現是當一般物價上漲時,雖然農產品價格也同時上漲,但它上漲的幅度往往低於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幅度。而當一般物價下跌時,雖然工業品的價格也同時下跌,但它下跌的幅度往往低於農產品價格下跌的幅度。
如果把一定時期比如一年內工農業產品價格變動的情況用統計圖表表示出來,那麼,工業品價格呈上升趨勢,而農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二者猶如張開的剪刀的形狀一樣,因此稱為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
秦牧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理論的對和錯,因為他那時候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個普通青年,這個理論的對和錯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到了本時空,他可以說是執掌一方的民生了,這時候秦牧立刻發現了“剪刀差”理論的不合適。
工業產品價格完全和農業產品無關。兩者的比較毫無道理。
就好像搪瓷廠的生產,產量多少全在自己一句話,就是定價也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而產量和定價,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大業服務。
剪刀差理論是因果倒置。表麵上看起來如此,但是實際上那隻是結果,而真正的原因提都沒提。
這就是用現象來說明理論,而不去揭示背後的本質原因。
就以搪瓷盆為例。這麼一個家家戶戶都需要的商品,秦牧可以定價一貫錢一個,也可以定價一文錢一個,這個相差一千倍,但是都在微山湖的工業能力範圍之內。
而定價多少,完全取決於秦牧要達到什麼目的。
如果要賺錢,那就可以定高價,反正一切以賺錢為主。
但是秦牧來這裡不是為了賺錢,所以他不能定高價。
搪瓷廠的產品生產出來,是為了改善百姓民生,提高根據地的幸福指數,所以這個價格就定的很低。
但是又不能低到白送,要考慮根據地的整體發展情況。
所以這裡根本不存在什麼剪刀差理論,隻存在一個秦牧的個人意誌。
這裡隻有秦牧的意誌,彆人根本就理解不了秦牧的定價策略。
就好像現在也沒人理解為什麼秦牧還不動手。
近衛團已經擴軍到了兩千人,是一個大的團級規模。
目前近衛團有三個營,每個營五百人,營長分彆為石遺,劉雲飛,武永福。還有一個炮營,營長是鄧誠。
團長還是秦牧。
新兵有一部分來自折家軍,有一部分來自工人中的佼佼者。這讓近衛團的兵員成分有了很大的變化。
現在山東兵和西北兵基本上能一半一半,而江南兵變成了極少數,但是全都已經成長為近衛團的骨乾——都是軍官。
近衛團新兵經過嚴格的訓練,已經形成了戰鬥力。隻是現在武器還沒製作出來,目前是有兵沒槍。
不過兵工廠正在日以繼夜的解決問題,近衛團都相信,槍炮問題不會是問題。
而且有了微山湖這個工業基地,以後槍支彈藥全能自產了,再也不用團長浪費有限的運輸能力從華國采購。
這樣他們就可以放開了去打仗了。
近衛團的戰士們,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充滿了信心。這個世界,必將是屬於團長的,也是屬於我們近衛團的。
不過他們完全理解不了秦牧的想法。
名不正言不順,秦牧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法理問題,那他的確是很難順利的奪取大宋這個小小的天下。
是該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