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悲田院如今收容的老人越來越多,地方越來越不夠用。
淑貴妃得知後,特地差人將自己不用的衣料和首飾拿出宮去典當,典當出來的銀子,預備送去悲田院。
這件事自然是要做得有聲響,宮人們一傳十,十傳百,自然而然就傳進了璟隆帝的耳朵裡。
璟隆帝差人去傳喚淑貴妃,讓她來禦書房。
王淑華著一身樸素的淺藍色衣裙,臉上妝容清淡,隨宮人進了禦書房的大門。
繞過鏤空的屏風,王淑華獨自走了進去,朝著璟隆帝淺淺揖禮:“臣妾見過陛下。”
璟隆帝見她進來,放下手中奏折。
“愛妃坐吧。”
王淑華腳步輕盈走到了璟隆帝的身旁,在軟墊上跪坐下來,看著滿桌子的奏折,慢聲細語關切道:“陛下要注意龍體。”
璟隆帝道:“朕知曉。朕聽聞,你讓宮人出去為你典當財物。何故啊?”
王淑華趕忙小聲認錯:“回陛下,臣妾並不是故意將宮中財物變賣。隻是,臣妾就一個人,多年攢下來的布料、首飾,實在也用不過來。時間久了,放在那裡也是落塵,不如拿出去換些銀兩,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如此,還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那你是想用在哪裡?”
“臣妾,臣妾也是前段時日,聽聞城西的悲田院如今房子越發不夠用了,想著自己的這些銀子,或許能幫襯一二。那裡住著的,多是暮年行動不便、又疾病纏身的老人,我的這些物件放在我宮中,也是死物,但換成銀子送去那裡,或可救命。臣妾擅作主張,還望陛下莫怪。”
璟隆帝點點頭:“愛妃慈悲至此,朕心甚慰,何以怪罪。”
王淑華淺淺勾唇:“能得陛下肯定,臣妾心中也有了底氣。臣妾一介女流,實在無法為陛下分憂解難。隻這些年,我在江州建慈善堂,見過太多這世上的可憐人,見得越是多,越是覺得自己做為陛下的貴妃,應該做些什麼。好在家族也認可臣妾的決定,一直幫襯頗多。
如今在京中,臣妾也想儘自己的綿薄之力,讓這世上需要幫助之人,都能夠得到很好的安置。”
璟隆帝笑笑,回憶道:“朕還記得當年初見你之時,那時是在野外狩獵,大家都在搶著打獵,想著回來受賞。
隻有你,不僅不忍心射殺獵物,甚至在林子裡割了自己的手,用自己的血喂一隻奄奄一息的幼兔。那時我就想,這該是個心地怎樣善良的女子。”
王淑華麵露羞怯之色。
“當年在林中初見陛下,臣妾也是一眼便就仰慕上了陛下。陛下豐神俊朗、悍然正義。您貴為君主,但親近臣民,寬厚仁慈。臣妾心想,日後若是能侍奉陛下左右,該是怎樣的幸事。不想,家族竟真的有意讓臣妾入宮,而陛下更是給足了臣妾體麵,後來又封臣妾為貴妃。能長伴陛下左右,臣妾一直都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女子。”
璟隆帝道:“事實證明,朕沒有看錯人。這些年你身居貴妃之位,一直都懷著顆憐憫之心,專心做慈善之事。為我大乾皇室揚了名。朕一直都看著的。”
王淑華:“若非是陛下的恩澤,臣妾也做不得這樣好。”
璟隆帝看著王淑華。
“我會差人,將你當出去的東西全部贖回來。那些東西,都是你應得的賞賜,不要輕易拿出去。彆田院需要銀兩,理應朝廷來解決。我會讓人從國庫撥出銀兩來。就由愛妃送去悲田院吧。”
王淑華道:“陛下不必如此,那些東西我已經不需要了。臣妾是心甘情願這樣做。這些銀子能用在需要的人的身上,比臣妾守著這些財物要高興上許多的。”
璟隆帝道:“既如此,那就隨你的心意。國庫的銀兩還是要撥,這件事,總歸是朝廷的事。”
王淑華:“陛下仁命。臣妾替那些老人們,謝過陛下。臣妾必會將這些銀子親自送去悲田院,讓他們感受到陛下的恩澤。”
“那就有勞愛妃了。”璟隆帝看上去很高興。
王淑華:“是。”
王淑華沉吟了片刻,道:“其實,昨夜瑾兒來臣妾宮裡了,最近,他時常來我宮裡探望我,陪著我用膳,侍弄花草,似乎是很清閒。
陛下,他畢竟也是皇室一份子,理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臣妾瞧著他閒著,總覺得有些不知上進。若是有他能做的差事,陛下不妨讓他去做,也好讓他為陛下分憂。”
璟隆帝似是想起了什麼。
“這麼說來,自淮州修管道回來,他確是有些清閒,這樣吧。我會讓太子為他安排些差事的。”
王淑華頷首:“謝陛下。”
“陛下,今日章華宮燉了陛下愛吃的鱈魚羹,陛下可願意來章華宮用些?”
璟隆帝想了想:“也好,你先回吧。朕晚上過去。”
王淑華喜悅地勾勾唇角。
“臣妾恭候陛下。”
翌日,馬車由禁軍護衛著,去往城北的悲田院。
淑貴妃下車與悲田院總管事寒暄一番,將璟隆帝撥下來的銀兩給了那總管事。
“陛下親自開口,從國庫撥的銀兩,用於悲田院的擴建。你等務必仔細使用,好生安頓的老人們。”
管事的跪了下來,雙手接下了銀兩,聲音感恩戴德:“謝皇上,貴妃娘娘慈悲,下人定做好擴建事宜,將老人們照顧妥帖。”
淑貴妃進了門,親自探望裡麵的老人,親和地詢問著他們的身體狀況。
然後有些驚奇地發現,這裡身體有恙的老人似乎少了些,大家的身體似乎都還算康健。
淑貴妃滿意道:“看來,悲田院是花了心思了,我記得上次來的時候,還有很多人生病臥床,無法起身,今次倒是少了許多。”
總管事道:“這要多虧了另一位善人,為這裡的老人們做了義診,還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草藥,為大家減輕了很多病痛之苦。”
“哦?”淑貴妃倒是有些好奇,“哪位善人?”
總管事道:“此人是夏尚書府的三女,德昭縣主,也是如今大理寺盛少卿的夫人。”
“夏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