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桉又忍不住問道:“他究竟是誰啊?”
“鄒勉生。”
夏桉停了一瞬。
“誰?”
盛枷重複了一下:“江州的安樹縣縣令,鄒勉生。”
夏桉筷子不動了。
盛枷道:“怎麼?”
夏桉回過神:“哦,沒事。沒事。”
心裡卻萬般疑惑起來。
鄒勉生,難道是上一世百姓為其立廟的那個鄒勉生嗎?
此人夏桉聽說過的。
大概是貞元二十二年,當地河壩淤堵,導致農田大旱,百姓遭遇旱災,顆粒無收。
此人帶頭領著全縣民眾,挖河修壩,河水修通時,為了救一個陷進河裡的百姓,他殞命於河堤之下。
他死後,他的名聲才被傳揚出來。
據傳,他是百姓心目中的父母官,多年來運用自己的水利之術,做了很多造福於百姓之事。
且為官正義,為官多年,一直為百姓做實事,很受當地百姓愛戴。
乾旱問題一直是他們縣的大問題。
他曾向府衙請款,用於挖河修壩,引水入縣,解決老百姓耕田缺水的問題。
卻被府衙拒絕。
但河壩照常挖了。
直到死後,有百姓想要去探望他的家人時,方得知他是變賣了自己的所有產業,做得這件事。
家人當時暫時租住在一處小院中。
最後河道挖通,他終於解決了困擾當地百姓多年的水利問題,他卻在那個檔口,犧牲了。
之後,當地百姓痛心不已,為了紀念他,在河邊不遠處,有百姓和鄉紳一起集資為他修建了一座廟,專門用來供奉他,以感謝他為百姓做得貢獻。
夏桉心裡升起疑竇。
那本應是兩年後的事了,當時他請不下官銀,隻能賣了家宅來湊銀子。
若他真的做了挖礦這麼大的事,還至於連宅子都賣了嗎?
且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一個被建廟供奉的人,定是在百姓心目中十分神聖的。
且據聞鄒勉生死後,他的家眷一直由鄉坤供養,也沒聽說他們家人去哪裡發財去了。
這樣的人,怎會是一個視人命如草芥的爛官。
“盛枷。”
“嗯?”
夏桉放下了筷子:“應該不是這個人。”
盛枷停下筷子看她:“怎麼?”
“我是說,會不會抓錯了?”
“抓錯了?”盛枷看著夏桉的目光,也放下了筷子,“夫人何意?”
夏桉心裡有不好的預感:“此人如今關在何處?”
“我接應的殿下,人押在大理寺牢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