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1991!
上午九時許
一行車隊駛入未來科學園中,順著鬱鬱蔥蔥綠化帶中間開辟的道路,車隊駛入最高的一棟科技主樓門廳,穩穩地停了下來。
打開車門,王耀城從車上下來,早己有相關科研所負責人上來迎接。
“董事長,歡迎前來視察。”
“孫老師,咱們就不要客氣了,邊走邊談吧。”
“嗬嗬,好吧!”
微處理器中心實驗室主任是孫忠秀教授,他的頭發已經花白,依然精神矍鑠。
王耀城轉身對蔚藍海岸房地產開發公司總裁易曉迪總裁交代;“在這裡,你是地主,任總就交給你接待了,華為研究院希望加強與思科中心實驗室相互間的技術交流,人員交流,你先帶任總去參觀一下,具體的合作我們稍後再談。”
“知道了,董事長,我一定負責接待好。”易曉迪總裁點頭應了下來。
任正飛與王耀城有力地握握手;“謝謝,多的就不說了。”
“老哥你和我彆客氣呀!咱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一點兒小事兒不要放在心上。”
“華為公司領你這個情。”
“老哥與我是一見如故,咱們不說這個好嗎?”
“哈哈哈……好!”
任正飛總裁也不矯情,揮手告彆之後,當下兵分兩路。
易曉迪總裁領著華為公司任正飛總裁,前往隔壁大廈的思科公司網絡設備中心實驗室參觀,隨行的還有華為公司技術負責人等。
這邊廂
王耀城和孫忠秀教授一行進入大廈,乘坐著電梯來到八層。
經過門口高等級權限驗證,一行人換上超潔淨無菌防護服,進入了仿佛科幻世界的微處理器中心實驗室。
這裡,一切都是潔白的色調。
運行中的高科技精密設備閃爍著無數紅色、綠色顯示,碩大的液晶顯示屏占據整麵牆,複雜數據流水一樣的刷過。
銀色金屬閃爍著冰冷的質感,碩大的空間裡鴉雀無聲。
同樣穿著超潔淨無菌防護服的科研人員們,都在細心地做著手上的工作,心無旁顧。
如果說矽穀實驗室是主腦,這裡……相當於速龍公司微處理器領域研究的副腦和四肢。
不久前,代表最新科技的速龍3核心cu微處理器剛剛麵試,性能再次領先英特爾公司同類芯片。
在深市未來科學園區
矽穀最新研發頂尖科技成就,在這裡轉化為現實,進行大量深入的工程及實用性設計,最後生產出大量高性能應用cu芯片。
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應用芯片種類繁多,麵向不同領域的林林總總多達數百種,個人電腦,服務器,無線通信,射頻芯片,汽車,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等等。
需要基礎紮實的高水平研究人員數量驚人,僅這一棟大廈和旁邊的附屬建築裡,就有三千多名科研人員在辛勤工作。
得益於速龍3微處理器開放式riscv基礎架構,可以采用並聯方式提升性能,升級換代比英特爾公司同類芯片容易的多。
所謂容易的多,也僅僅是相對而言,並不像兩個電瓶搭根線那麼簡單。
運行速度更強勁的微處理器,涉及到大量的性能匹配問題,如何在運算能力、耗電以及擴展性方麵取得平衡,很考驗科研項目組的智慧。
孫忠秀教授邊走邊介紹;
“利用013微米先進製程生產的速龍3的新一代微處理器芯片,目前,已經在十英寸晶圓廠投入批量生產,給速龍公司帶來豐厚的收益。
同時,通過參與微處理器研製,國內科技人員隊伍獲得極大的鍛煉,水平迅速提高。
科研隊伍中,華裔已經占據八成以上,成為項目研製主力,湧現出許多高水平的課題組成員,這一點尤其值得欣慰。”
王耀城聽了也很高興“孫老師這麼有信心,那麼速龍4項目就交給你們,有沒有把握拿下來。”
“這恐怕有些困難。”
孫忠秀教授直言不諱的說“在頂層設計領域,國內科學家確實還差一些,不是那麼全麵,無法擔綱掌控課題組的重任,頂尖科技來不得半點虛假,最好再鍛煉幾年再說。”
“也好,通過交流學習,參與頂尖的微處理器領域攻關項目實驗研究,國內的研究人員成長的很快,我這也是心急了,欲速則不達。”
“能有今天的這個電子科技大發展的局麵,耀城功莫大焉,有你這個學生,我這個做老師的也感覺很自豪。”
“您這樣誇我,弟子可就汗顏無地了。”王耀城謙遜的笑了下;“我隻管出資金,具體的研發工作都是你們帶著學生做的,可能我連自己的專業都忘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