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馳援潼關(3000)_東晉:我的權臣父親_线上阅读小说网 

068 馳援潼關(3000)(1 / 2)

當桓熙還在隴右與前涼僵持,尚未班師之際,王猛得知五萬羌軍西進,火急火燎的趕到了長安。

權翼出城相迎,二人照麵,權翼立即通報情況

“軍師,我已下令,集結二萬漢、羯將士在長安聽用,與軍師一同馳援潼關。”

此前長安一戰,石苞麾下四萬步騎卸甲而降,桓熙從中選拔一萬五千人,編為戰兵,其餘則儘數作為州郡兵,平日務農,閒時操訓。

王猛點點頭,他並不入城休息,而是徑直去往城外的軍營,邊走邊問道

“軍中士氣如何?”

權翼長歎道

“不瞞軍師,營中部分將士存有怨言。”

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去務農,但關中的現狀就是地廣人稀,桓熙不可能將他們儘數留下作為戰兵,如果這般做,地裡的田又由誰來耕種。

隻得從中選拔精銳,而將其餘人淘汰為州郡兵。

王猛對此早有準備,他笑道

“無妨,我已有計策,必能使軍中將士拚死奮戰。”

說著,便將自己的想法道與權翼,權翼聞言,讚道

“軍師妙計!”

自王猛入主城外大營,帶著二萬漢、羯將士東出,便有兩條流言在軍中傳播。

其一,姚弋仲奉冉閔之命,入關誅殺羯人。

其二,羌人若得關中,漢人複為胡人奴役。

不得不說,這兩條流言效果出奇的好。

古代交通不發達,信息交流不暢,這些關西的底層士卒,若非隨軍開撥,有些人一輩子都走不出縣的範圍。

又怎麼清楚姚弋仲的政治傾向,以及他與冉閔的敵對關係,還不是靠著道聽途說,人雲亦雲。

況且冉閔確實在關東屠戮胡人,說不定他如今對羌人網開一麵,隻將矛頭對準羯人。

而漢人得了均田的實惠,好不容易過上一段時間的安生日子,同樣不願意回到過去的光景。

王猛這兩條流言可謂是對症下藥,軍中兩萬將士無不決心拚死抵抗,阻攔姚襄入關。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四月上旬,在姚襄日以繼夜的攻勢下,潼關岌岌可危。

羌人甚至一度在城牆站穩腳跟,而潼關守軍無力將他們驅離,正當越來越多的羌人湧上城牆之際,王猛也終於帶著援軍走出禁溝,由西側進入關城。

“援軍來了!”

也不知道是誰率先發現身後的援軍,並喊了出來,原本已經力竭的潼關守軍再次迸發鬥誌,奮起餘勇,與新加入的生力軍一同,將羌人殺退。

姚襄此前見羌軍攻上城牆,以為即將攻克潼關,正欲接受諸將的慶賀,哪知道風雲突變,前方的羌軍狼狽撤離,而城牆上爆發出來的歡呼聲,更使他臉色慘白。

王猛趁著羌人被打退的空當,在慶祝的人群中找到杜鬱

“杜將軍,你先帶領部眾退下休息,既然王某已經趕來了潼關,就不會讓羌人逾越關城一步!”

杜鬱也不逞強,奮戰數日,哪怕就連他自己,也已經精疲力竭,難以堅持,又何況是麾下將士,他歎息道

“杜某無力再戰,潼關安危,就仰仗軍師了。”

王猛鄭重頷首。

在他接管潼關的時候,姚襄也從退下來的羌兵口中得知果真是有援軍抵達,雖然具體數量不得而知,但根據羌兵們的說法,城內烏泱泱一片,隻怕不下萬人。

姚襄並非姚弋仲的長子,其兄長姚益生、姚若等人皆在世,但姚弋仲三十多個兒子中,以第五子姚襄的才能最為出眾,就連第二十四子姚萇,相較於這位兄長,也要遜色許多。

當姚萇開創後秦基業後,再回憶起自己的兄長,也感慨自己有四處地方不如他

身長八尺五寸,臂垂過膝,人望而畏之,一也;

當十萬之眾,與天下爭衡,望麾而進,前無橫陣,二也;

溫古知今,講論道藝,駕馭英雄,收羅雋異,三也;

董率大眾,履險若夷,上下鹹允,人儘死力,四也。

時人稱讚姚襄神明器宇,孫策之儔,而雄武過之。

姚襄有孫策再世的美譽,而其弟姚萇也自認為領十萬之眾,不如其兄,又何嘗不是在向東吳大帝致敬。

姚萇此時也在潼關城外,時年二十一歲的他,雖然從麵容上看稍顯稚嫩,但自少年時起,就已經展露智慧,為諸位兄長所驚奇。

“五兄,潼關險峻,又得新援,已非人力所能奪取,五兄還需另作打算。”


最新小说: 滿級玄學大佬下山,她掀翻整個豪門 不會教徒可我會忽悠啊 一生愛你隻一次 真千金帶崽跑,冷戾王爺破大防! 野性考驗 武道獻祭:開局被祖師爺盯上了 逆鱗王皓 我在清代當知縣 大明掘墓人 那些年對我窮追不舍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