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覽會?
雙方隻是初次見麵,元妮不打算透底,謹慎的說道,“不在,怎麼,你想要蟈蟈葫蘆?我可以幫你問問。”
“我不要,我就是覺得這東西稀罕,想讓它占一個展位。
實不相瞞,我就是民俗博覽會的籌辦者之一,咱們國家的民俗特產其實特彆多。
但畢竟是博覽會,所以參展的最好是精品,蟈蟈葫蘆就挺有代表性的,隻擺那些草帽銀頭飾什麼的,就沒什麼意思了。”
這回元妮聽明白了,這個人是想讓他們帶著蟈蟈葫蘆參展。
她含糊道,“這樣啊,我可以問問,剛才你也聽到了,蟈蟈葫蘆不是我的,是一個老太太的。
不過我有個親戚在火車上,等他到站了,我打個電話問問。”
中年人不疑有他,抬頭盤算了一下日子,然後皺眉道,“還在火車上啊?時間上恐怕有點來不及,再說了,那老太太本是個騙子,她不一定願意配合。”
民俗博覽會的日子已經定下來了,就是臘月二十九。
元妮笑笑,“是有點緊張,不過萬一能問著呢?”
“那倒也是,這樣吧,我給你們民俗博覽會的地址,要是能趕上的話,你們到這個地方去找我。”
中年男人也是個實誠人,拿出紙筆就寫下一行地址。
元妮看了一眼,竟然是過去的老城隍廟,還彆說,老城隍廟逢年過節就是最熱鬨的地方。
而中年男人留下的姓名是戴長青,後麵還畫了個括弧,裡邊寫著科長。
說完了事情,戴科長又騎著咣啷咣啷的老自行車走掉了。
顧超就笑道,“這位戴科長倒有點意思。”
“再打聽打聽,看看這民俗博覽會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是能自由交易展品的話,咱們也可以參加一下。”
“行,這事兒就包在我身上。”顧超有他的路子,這種事情,從高層打聽,更容易掌握細節。
現在是個特殊的時期,管控在慢慢放鬆,但又沒完全放開。
人們心裡都存著顧慮,像這種公家舉辦的博覽會,自帶展品參展的話,展品的歸屬權算誰的,到底能不能自由交易?
這些都得提前打聽清楚了,才能決定去不去。
兩人溜溜噠噠,到家時已經八點多了,堂屋開著電視機,家裡人都在堂屋坐著。
一掀門簾子,一股暖意就撲麵而來。
姥姥就等著元妮呢,一見到她就喜滋滋的說道,“可算回來了,你們在外頭吃了點啥?沒吃飽的話,我再給你們熱點飯?”
“姥姥不用忙了,我們已經吃飽了。”
“那就好,就等著你們回來了,今天郵局來人了,把電話機給裝上了。”
元妮眼尖,一眼就看見桌上多了部紅色電話機。
她笑笑,“速度還挺快,我還以為要等年後呢。”
八一激動的搓手手,“我想試試電話機,又不知道給誰打電話合適,妮兒,你說這頭一個電話打給誰呀?”
八一這麼說了,貓蛋狗蛋也激動的舉手,“我們也想打電話。”
家裡有了電話,代表生活已發生了質的飛躍,然而親朋好友還處在原來的層次,所以這電話打給誰呢?
元呢想了想,看了看大花,“打給大花他哥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