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馬的,接二連三的……”
“這裡魚肯定多,這麼多的大魚都集中在這吃飯。”
“看看看,那邊一個大漩渦,肯定是剛剛的鯊魚在進食……”
葉耀東將自己腦袋上的帽子摘下來,也看到了不遠處的海麵上的漩渦。
他們才剛出來就碰到了這麼多個大家夥,以往在近海十天半個月也不一定能碰到一條,都得憑運氣,還要看季節。
“趕緊吃,我去通知其他漁船,找個點散開來,下一網看看。”
催促大家的同時,他自己也將碗裡剩餘的飯扒拉乾淨,將碗放到一旁,趕緊上到舵樓去。
陳石正激動著呢,“東哥你看到了嗎剛剛,那麼大的鯊魚跳起來砸到水麵,要是剛剛的劍魚跑晚一步都得狠狠的乾一架。”
“都瞧著呢,正好在吃飯,看得清清楚楚。你去吃飯吧,這裡我來,吃完了去睡覺吧,等會兒換班老肖自然會過來。”
“行,那這裡交給你了。”
正好他也要下去跟其他人交流一下,剛剛接二連三遇到那幾個魚群。
葉耀東站在“遠洋一號“的駕駛艙裡,手指在雷達顯示屏上緩緩移動。
黑潮支流與沿岸寒流交彙處形成的溫度鋒麵,在屏幕上呈現出一道清晰的藍綠分界線。
他拿著喇叭走出船艙,“老肖,放CTD探測器。”
這個是水質探測器。
“收到!”
老肖立即指揮船員將圓柱形的水文探測器投入海中。幾分鐘後,數據顯示屏上跳出一組數字。
葉耀東看到後,又調出魚探儀的掃描圖像。
屏幕上,中層水域密集的紅點顯示這裡聚集著大量魚群,密密麻麻數也數不清,占滿了整一個屏幕。
他看了也有些興奮,這年頭資源果然豐富。
要是放在上輩子,想要找魚群還得邊航行邊找邊探測,或許也是這處是洋流交彙處也有可能。
但是想一直在這邊交彙處撈也不行,風險太大了,很有可能會遭遇洋流突變。
有時候黑潮流速可達23節,突發加速可能導致網具變形,網口閉合,或者鋼纜斷裂,這個需保持200噸級抗拉強度。
也有可能遇到海底峽穀,深度突變,這些都是很大的風險。
適當的撈一網就走就好了,不能太過貪心,這年頭其他地方也照樣貨多的很。
葉耀東聯絡了其他幾條漁船,簡單的說明了一下,要在這一處洋流交彙處拖一網,讓他們幾條漁船都散開,各自探測下網。
幾條漁船的儀器規格都差不多,大多都是進口的,最早的兩條可能會差一些,但基本儀器都有,大家也都有經驗,知道要怎麼做。
他隻要通知到位就行。
幾條漁船接收到信息後,立馬變換了陣型,四散開來,各自探測。
葉耀東盯著魚探儀的掃描圖像,調整增益旋鈕,圖像立即清晰起來,魚群分布在5080米水層,厚度約30米。
他按下駕駛台上的警報按鈕,短促的汽笛聲響徹整個船隊。
“準備下網。”
甲板上頓時忙碌起來,船員們像訓練有素的士兵各就各位。
有的檢查拖網網衣的每一個結節,測試液壓絞機的壓力表,輪機長監控主機轉速。
葉耀東等著一切都就緒後,調整好漁船的行駛速度,拿著喇叭一聲令下。
“放網!”
船尾的液壓吊臂緩緩將巨大的拖網送入海中。
網口兩側的鋼製沉子像一串巨大的念珠,在入水時發出沉悶的“撲通“聲。
橙色的浮子隨即入水,在波浪中起伏。
葉耀東盯著網位儀,看著漁網慢慢下沉到預定深度。
絞車上的鋼纜不斷放出,計數器顯示已經放出280米。
“網位正常,開始拖網!”
他以3節的速度緩緩前進,主機的轟鳴聲低沉有力,螺旋槳攪起的尾流在湛藍的海麵上劃出白色的航跡。
漁船在正常的拖網過程中也不需要做什麼,隻要注意觀察著儀表盤,實時監測網位儀數據,維持網口高度在目標魚群分布層±5m。
還要注意張力傳感器,鋼纜受力超過80%破斷強度立即調整。
遇強流時,還要增加沉子重量,縮短拖纜長度,維持網具貼底度。
魚群上浮時,還要通過調節浮子改變網口仰角。
他這駕駛艙都是一堆精妙的儀器,一堆顯示屏跟數據都在不停的跳動,複雜的很,不懂的人進來看了隻會覺得茫然。
也不隻是都得盯著這些儀器,還得憑經驗,要根據黑潮流速調整網具下沉深度,確保網口充分張開。
但拖網的這期間也算悠閒,葉耀東提前看了時間,才早上6點,他預計一會兒9點多再起網。
三個小時的作業差不多。
早睡早起,今天早上他4點多就起來了,5月份天氣雖然暖和,但是早晚還涼的,尤其在海上,他身上照樣還穿著毛衣跟薄外套,等到太陽高掛天空才會脫掉。
底下工人們除了各崗位還得盯哨的,其他的都先去休息了。
等起網的時候,還有的忙活的。
在船上基本24小時都在作業,大家都是見縫插針的休息,辛苦的很,隻不過現在剛出來,精神頭都很好。
等老肖忙完甲板上的活,上來時,葉耀東就讓他暫時先看著,自己拿著望遠鏡,站甲板上到處看了。
海麵上時不時就會出現各種大型的海洋生物,有的疾馳而過,一閃而是;有的沉沉浮浮,若隱若現;更多時候,能看到上層的魚群剛浮現一點影子,就有海鳥俯衝而下。
船尾更是,一路都有海鳥尾隨在漁船後頭捕食因螺旋槳而帶起的小魚,吃著免費的自助餐。
等吃飽喝足又會落在甲板上、船舷上休息,或搭著免費的順風船。
連他的身旁都飛來了幾隻海鳥,它們輕巧地落在他手邊的柚木欄杆上。
這些海鳥還真一點都不怕人,他沒揮手趕,它們就一直停立在上頭。
手邊就有一隻最顯眼的黑腳信天翁,翅膀展開能有接近兩米的巨型海鳥,羽毛雪白,隻有翅尖漆黑。
它翅膀合上落在欄杆上,看著個頭倒是沒有多大隻,就是那翅膀大。
正用橘紅色的蹼足整理羽毛,羽毛尖端還掛著鹽霜,腳踝處環狀鱗片清晰可見,還沾著一些魚的黏液。
還有幾隻他不認識的鴿子大小的灰褐色海鳥,額部白色如抹了石灰。
葉耀東好奇的看了一圈後,又繼續眺望遠處海麵。
隻是當他轉動望遠鏡時,最近的那隻信天翁突然展開巨翼,在起飛的瞬間蹬踏欄杆,留下三道帶著海腥味的爪痕,還有一大泡的鳥屎……
有一些還落在了他的手臂上……
“臥槽……你大爺的……”
“吃了我的,還要還給我……”
葉耀東罵罵咧咧,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偏偏走之後還要給他留下一大坨。
他走進船艙要了一張報紙,先胡亂擦了一下,剛拉的濕潤,也好擦。
“咋的啦?”
“一隻信天翁,拉了一坨屎給我,還好它是隻吉鳥。”
“哈哈……”
“彆笑,看你的顯示屏去。”
葉耀東擦乾淨身上後,就將報紙也隨手丟到海裡。
等三小時後,他看了看手表,時間差不多了,就拿著喇叭通知:“準備起網!”
船工們紛紛動了起來。
而絞車也開始隆隆作響,鋼纜一寸寸收回。
隨著拖網逐漸接近水麵,海麵開始翻騰起白色的浪花。
突然,一大片銀光從水下浮現,這是網裡的魚貨。
“爆網了!”葉耀東欣喜的看著水下。
老肖也興奮的說:“不錯,這一網肯定有五六萬斤。”
“說少了同誌,肯定不止!”葉耀東高興的看著漁網漸漸的浮上來。
當拖網完全露出水麵時,場麵蔚為壯觀,數以千計的藍點馬鮫在網中瘋狂跳躍,銀藍色的背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大量的炮彈魚有力的尾鰭拍打著網衣,最底層是成群的鯛魚,紅色的鱗片像寶石般耀眼。
“我靠,這一網厲害了……”
“這一網不得放個十幾包?”
“牛啊,真的魚滿倉了……”
起重機將漁網中的魚貨提升到船甲板上方分揀魚貨的操作區域,以一包5000斤左右,逐一將漁網裡頭的貨放下來。
葉耀東親自上陣指揮,“快!分揀裝艙!”
工人們全部都站到分揀魚貨的操作區,頂上一大包貨嘩啦落在分揀台上,一包接一包。
“這一網馬鮫跟炮彈多啊……”
“烏賊也很多啊,隻是對比這些個頭小,這個值錢……”
“馬鮫魚也值錢……”
“那個鯛魚也值錢,還有這些蝦也不錯……”
剛出海第一網,大家都精神的很,都很有聊天的欲望,樂嗬嗬的邊聊天邊分揀,檢查魚類的新鮮度和品質,並移除任何不需要的雜物或者小魚。
葉耀東心想著,不用一個禮拜,等過個兩三天,個個就都麻木了,也沒有說話的欲望了,隻會埋頭苦乾。
他邊指揮邊數著貨落下來幾包,一般預估重量也都是這麼估的,看看幾包貨就知道多重了。
寫海洋劇情真的好燒腦,最近翻資料,整理劇情安排,可能更新都得在淩晨了,大家不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