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英國電影協會還是為優秀作品與電影人準備了獎品、獎杯,乃至於“獎學金”。
“電影節中的電影節”,高個裡麵拔尖子,獎杯在業內含金量相當高。
媒體和觀眾們陸續入場,會場一下子喧囂起來。
留給大家寒暄的時間不多,頒獎儀式即將開始,大家各自去找座位。
剛落座,容修習慣性地先觀察地形。
“生而為人”劇組在第四排,較靠前的位置,且在正中央,兩側過道都是攝像機。
坐席位置能看出許多門道,不少主創團隊被安排在後麵,隻有主演或導演單獨拎出來坐在前排。
就在他環顧四周時,顧勁臣將一本場刊擱在他的腿上。
容修垂眸微愣,雜誌攤開著,不知有意無意,翻在漂亮男孩那頁。
顧勁臣手伸來,指著場刊的電影介紹,“剛才我說的,安東尼入圍的,就是這一部,講的是”
具體講的是什麼,左耳進右耳出,容修的視線落在海報上。
海報上是一間簡陋破舊的木屋,牆壁泛黃,木凳翻倒在地,肮臟、混亂、光線陰暗,破舊的床邊,站著一個男孩。
容修認出是剛才見過的男演員安東尼。
男孩赤著身,隻穿了內褲,身體薄削纖瘦,皮膚蒼白,有斑駁的傷痕,神情病態,在晦暗背景中極具視覺衝擊力。
容修盯著海報,目不轉睛。
顧勁臣則看著容修的側臉,良久,調侃般“你剛才也這樣盯著他看,怎麼了麼”
容修一愣,回答“沒有。”
顧勁臣沒應聲,審視般觀察他的臉。
被影帝這麼盯著瞧,容修有點不自在,沉默著,半天後憋出一句“他沒有人魚線。”
顧勁臣“”
容修“我有。”
顧勁臣“”
倏地,顧勁臣隱約察覺到什麼,桃花眼染上笑意,小聲“我知道。”
容修合上場刊,不經意地說“你也有。”
顧勁臣被逗笑“我現在渾身上下跟魚有關的,可能就隻剩下魚尾紋了。”
容修視線落在他臉上。
大貓眼裡的小零食,渾身上下都是大貓的小魚乾,全是魚全是魚。
容修驀地開口“你好看。”
顧勁臣眨了眨眼,又不言語,就靜靜地看著自家先生彆扭,等著容修說下一句。
安靜片刻,容修清咳一聲,囫圇問“那你覺得,我是不是比他好看”
顧勁臣險些笑出來。
嘉賓們入場,四周喧囂,人來人往,兩人並肩而坐,頭挨著頭,交頸私語般地聊悄悄話。
顧勁臣在他耳邊問“吃醋了”
容修“”
顧勁臣“你好看,你宇宙第一帥,人魚線也好看。”
容修“”
兩個三十多歲的大男人,聊著這種小孩的天兒。
坐席下方暗處,顧勁臣包裹住他的手,安撫般地摩挲他手背,對他耳語“明年我會擔任first青年電影節的評審。”
親近隻是瞬間,兩人手指分開,容修說“彆顧左右而言他。”
顧勁臣笑而不語。
在媒體們的鏡頭裡,落座後,gu與rong頭挨頭私語著,聊了幾句之後,gu的心情格外愉悅,rong的表情有點怪怪的,像是被人欺負了。
顯然,容先生鬨彆扭,腦袋不靈活,並沒明白愛人話中深意。
明明聊的是吃醋不是,明明聊的是“影帝關注漂亮男孩”,顧勁臣卻想打岔過去
容修瞟了顧勁臣一眼,先有奧斯卡影後,後有英國漂亮新人
家有影帝,太糟心了。
不過,顧勁臣那句話,容修很快就明白了。
舞台的燈光亮起,頒獎禮開始。
不像奧斯卡、戛納那麼注重娛樂性,也不像柏林電影節那樣側重儀式感,bfi倫敦電影節更著重於電影人們的經驗、創作曆程的分享。
所以整個典禮更像是登台訪談。
先是每個部門的評審團上台,在bfi倫敦電影節字樣的大熒幕前站成一排,逐個聊一聊本屆優秀入圍影片的特點,然後揭曉獲獎作品。
本屆共有167部電影入圍,最終10部影片提名,評審團將從其中評選出各大獎項,授予電影協會頒發的證書。
而除證書之外,電影節還會頒發給最高獎項“最佳影片”特彆獎勵由官方斥資製作的影片35毫米膠片紀念版。
如今已經很少有電影擁有膠片版本,這個是真正具有情懷和紀念意義的最高獎勵。
另外,最受關注的個人獎項,就是bfi榮譽會員獎,在場任何一位主創成員都有獲獎可能,不分專業,不分男女,一視同仁,這是電影協會對一位電影人的至高肯定。
沒有幽默段子,也沒有搞笑主持,活動進行四平八穩,波瀾不驚。
與其說是一個盛典,不如說是開一場大會比柏林電影節還像研討會。
學霸們湊在一起搞活動能有什麼意思呢
作品也都是百裡挑一、獲過獎的佼佼者,當然也沒有太大爆點,談不上“冷門”或“黑馬”,後排的媒體們都淡定地拍著照。
台上長篇大論討論電影,外行人可能會覺得枯燥無味,甚至會打瞌睡。
但場館裡的專業同行們似乎更喜歡這種推心置腹的談話,編劇聊一聊創作時的靈感,導演分享著拍攝遇到的坎坷和趣事。
容修還不至於打盹,即使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也好像落下了病根不知從何時開始,隻要和顧勁臣一起參加電影節,他就會緊張得手心出汗。
獲獎者們的感言說得極快,許多語句沒回過味就略過,沒聽懂也不要緊,容修專心致誌地望著舞台上,一分一秒地熬著時間。
掌心裡沁濕,收垂在腿側,撚緊著小骰子,不久便被另一隻手勾纏。
兩人望著台上,手指於暗處做著安撫又親密的勾當。
與各大電影節的常規獎項不同,倫敦電影節擁有屬於自己的獎項,並且每一個獎項都擁有大半個世紀的曆史,在每一位電影人心目之中地位超然。
獲得“薩瑟蘭獎”的是一部關於校園霸淩題材的電影,由一位比利時導演執導。
比利時導演從席位起身時,全場掌聲雷動,顧勁臣、李裡與眾人一樣大聲鼓掌,為這位新人導演送上最熱烈的祝賀。
起初,容修不明所以,舊隱形眼鏡度數不夠,他看不清舞台,直到翻閱腿上的場刊,看見上麵的導演介紹,容修才頓悟,鼓掌的力道也不由加重。
照片上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不論誰看都會覺得,這人是一位有資曆的老導演。
但是,他獲得的“薩瑟蘭獎”是頒發給處女作的。
這位半路出家的老導演,大半生的工作都與電影無關,從水電工到卡車司機,終於在即將六十歲這一年,完成了年輕時夢想,親自拍攝了一部電影。
登台之後,拿到麥克風,比利時導演麵露羞澀,在此起彼伏的掌聲中,他忐忑地說“嗯,他們說成名即巔峰,我真心希望這不是預示我的退休時刻已經到來的信號,我才剛剛起步,我愛電影。”
全場一片歡笑,更熱烈的掌聲送了上去。
一個小高潮過後,現場氣氛很快又安靜下來。
隨後是“薩瑟蘭獎”的評審團大獎,說白了就是第二名。
接下來是為專業部門準備的獎項,比如沉浸式藝術和xr獎,頒發給了一部驚悚電影。
容修有樣學樣,又翻閱了一下場刊,看到了這部電影小屍體海報,然後合攏了雜誌再也沒看過。
專業獎項不多,可惜並沒有配樂大獎,這讓李裡無比遺憾,不然威尼斯小獅子坐在這,肯定會備受關注吧
隨後又是一個重量級獎項,曆史悠久的“格裡爾森獎”。
帶名字的獎項都非常有針對性,這是專門頒發給紀錄片的。
與“薩瑟蘭獎”一樣,除了大獎獲得者之外,同樣有評審團的特彆嘉獎。
現在一聽到“評審團嘉獎”,容修的耳朵都嗡嗡的,心理陰影麵積極大,果然是落下病根了。
直到大家將目光聚焦到一個較為重要的獎項上
最佳英國新人獎。
顧名思義,獎項是專門頒發給英國演員的。
在所有成功電影人眼中,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影帝和影後,分量堪比奧斯卡,甚至比奧斯卡更勝一籌。
而bfi倫敦電影節的“最佳英國新人獎”,幾乎可與歐洲三大的最佳新人媲美,甚至更受英國電影協會的關注。
萬眾矚目之下,沒有調侃和猜謎環節,主持人克勞德舉了舉手中的信封,打開,直接對話筒揭曉
“最佳英國新人獎的得主是安東尼裡克曼”
安靜。
全場一片安靜,所有人都愣了下顯然這是一個冷門。
因為安東尼在影片中飾演的是配角。
電影漂亮男孩是以一位父親為視角,講述他的兒子墮入毒品漩渦的故事。誘惑讓他沉淪,中途戒毒成功,後又毒癮複發,男孩的父親拚命地想把兒子從深淵中解救出來,最後終於康複的故事。
短短五秒的安靜之下,顧勁臣第一個站起身,轉身朝向身後,為安東尼送上了掌聲。
為了這部作品,更是為了所有跌倒在人生之路上拚命試圖爬起來的人們。
隨後就有更多電影人站起來,一個、兩個大家紛紛起身,為電影事業的新鮮血液而歡呼。
“勁臣是他的伯樂啊,”李導歪著身子,在容修耳邊說,“前年就是勁臣把他介紹給了這部戲的導演。”
直到這時,容修才隱約明白,顧勁臣那句話的意思。
從明年開始,他就要擔任first青年電影節的評審。
眼下,顧勁臣不僅僅是在幫襯、關注青年演員,同時也是在鍛煉自己的伯樂眼光吧
什麼時候才能看到顧導的電影呢,越快越好啊
落座時,顧勁臣與容修交彙,容修說“恭喜。”
顧勁臣無辜“又不是我獲獎。”
容修道“那也恭喜你。”
兩人對視片刻,欣慰,喜悅,默契一笑。
其實,當年這個劇本最先到了顧勁臣的手裡,導演邀請他來拍攝那位漂亮男孩,但顧勁臣不得不婉拒,一來他沒有檔期,二來參總與他談過,因為國情原因,電影恐怕不能全須全尾在內地上映,三來背景原因,故事角色不適合顧勁臣。
但顧勁臣是真的喜歡漂亮男孩的劇本,當年他看完原著,就與書中的年輕男孩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不過,他覺得自己的結局可能與電影中不太一樣,他是彆樣的癮君子,無法從深淵中爬上來。
就在顧勁臣走神時,手肘被容修碰了碰,隻見起身離席的安東尼,並沒有直接走向頒獎台。
安東尼從後排走來,沒有與任何人擁抱,徑直來到生而為人劇組所在處。
直奔顧勁臣而來。
安東尼張開手臂,眼含喜悅與感激的淚光“gu,我做到了,沒讓你失望。”
於是,顧勁臣第二次站起身,給安東尼一個大大的擁抱,說“作品我看過,你真的很優秀,再接再厲。”
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全場,為英國最佳新人,也為同行友誼的感人一幕。
拍攝那部電影時,安東尼隻有十七歲,這是二十歲的他第一次踏上頒獎台,憑借著少年心氣,在顧勁臣的鼓勵之下,勇敢地朝前走去。
他的獲獎感言寫得也不夠簡練,與業內大佬們的感言相比,他的發言更像是年輕人的熱血宣言,初出茅廬、意氣風發。
他試圖告訴所有人他愛電影,也想讓全世界知道,他將會為電影付出一生,絮絮叨叨、囉囉嗦嗦。
但全場的電影老炮們卻沒有人不耐煩,反而麵帶笑意,仿佛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沒錯,電影老炮,“電影節中的電影節”,受邀到場的哪個演員不是身經百戰、獲獎無數
感言最後,安東尼放下稿子,看向顧勁臣的方向,笑道
“最後,感謝gu,是他把我正式地帶進了這個精彩又神奇的電影世界,讓我認識了我的老師史蒂夫卡瑞爾,也就是這部影片的男主角、我的父親,以及導演菲力斯古寧根,還有我的偶像、製作人、演員布拉德皮特。gu,如果你今天坐在我的身邊,我一定會把你一起拉到台上來,告訴全世界,你是我最喜歡的人。”
場下爆發出歡呼聲,顧勁臣失笑鼓掌。
容修眉心一跳“”
大膽。
容大貓叼著小魚乾,走到哪叼到哪,即使不吃也要炫耀,居然被人覬覦了
容修側頭覷向顧勁臣,發現顧勁臣低頭垂眸,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一刻,容修奇跡般地對上了顧影帝的腦電波
這麼多次,自己一直坐在他的身邊,可每次都沒能把喜歡宣之於口。像安東尼所說的,把他一起拉到領獎台上,對全世界說,你是我最喜歡的人就連想也不敢想。
有年輕人活躍氣氛,場館變得比之前有趣起來。
但各個劇組仍然嚴陣以待,大家都在等待後半場的重要時刻。
隱隱之中,期待值慢慢變高,流程越靠後,生而為人整個團隊越是緊張。
容修察覺到周圍氣氛,問顧勁臣“是不是快了”
顧勁臣說“嗯,還有觀眾獎、特彆獎。”
容修“”
觀眾獎特彆獎
就像“評審團嘉獎”一樣,讓容修一陣抵觸,他屏息凝神望向台上。
生而為人在英國媒體與觀眾們當中的口碑極高,如果場刊有排名,定然摘奪人氣冠軍。
不知會不會像歐洲三大電影節一樣有“場刊詛咒”評論最多、觀眾人氣最高、評分最高的作品,總是與大獎無緣。
評審團像是故意避開“場刊第一名”,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每年都會引發影評人們的嚴重不滿和討伐。
剛過去不久的威尼斯電影節就是例子。
至今還有電影人惋惜,認為今年的“金獅獎”是安慰獎,“評審團大獎”才是桂冠。
於是,當克勞德揭曉“觀眾獎”的時候,容修提起了一顆心。
大家都在希望自己獲獎,容修卻反其道而行,暗中祈禱“是彆人,是彆人”
心聲都寫在臉上了。
容修端坐著,專注盯著主持人那一團模糊人影,顧勁臣則微笑注視他的側顏。
作品名字念出來,容修還反應了下。
獲獎的是一部犯罪劇情片,劇情反轉了又反轉,剛獲得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劇本獎。
緊接著就是“最佳短片獎”。
以及大家都關注的、由讚助商“獎學金”的“英國電影學院獎勵基金”。
說白了就是“潛力獎”
經過層層篩選評比,能讓官方和資本發獎學金、資助拍電影的導演,肯定是備受肯定、大有潛力的電影人。
李裡每次提到這個“獎勵基金”,都會自豪地表示,自己雖然沒有拿到過這個獎項,但當年自己還是新人的時候,拿到了“商宇賢基金”。
當時李裡窮困潦倒,冒著大雨去堵世紀恒商大總裁的車,認都不認識人家,衝上去就問人要錢
給我投資兩千萬,我給你淨賺兩個億。
世界上才華橫溢的人有很多,但大部分都輸在沒有魄力上。
不過,“獎勵基金”也好,“最佳影片”也罷,這次攜作品來英國,李導壓根就不是奔著“最佳影片”來的。
這個最高獎項不能拿,否則另一個大獎就危險了。
也就是說,他更希望能為“盛夏”爭取一個“名分”劇組所有人都這麼認為,是顧勁臣的演繹,才讓這部電影深入人心。
看過顧勁臣的表演就知道,一名優秀的演員能演活一部冷門電影。
接下來的重量級獎項即將公布。
最佳影片。
這是所有主創團隊都卯足了勁兒衝擊的最高獎項。
李裡卻不緊不慢,笑嗬嗬地走著神。
身邊還有個溜號的容修
兩人似乎都在悶頭分析著局勢。
全場掌聲並未持續太久,很快就安靜下來。
主持人克勞德也被氣氛感染,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再次來到舞台中央。
“恭喜德克蘭泰勒導演,期待他的下一部精彩作品。”
克勞德簡單地說一句過場,隨後話鋒一轉,回到了流程上
“接下來,最佳影片獎。”
克勞德停頓了五秒,享受著這種懸念感。
場下一片靜悄悄,所有人屏息凝神。
“本屆bfi倫敦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獎的作品是”
他低頭快速看一眼卡片,確定了答案,一鼓作氣地揭曉
“生而為人真是對不起恭喜”
李裡“”
容修“”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