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植物間諜7_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 65 章 植物間諜7(2 / 2)

華夏在西方有過多個稱呼,“東方絲國”“東方瓷國”,首先流傳出海外的,就是絲綢。

嬴政低頭看向身上的布料。

嗯,原來絲綢在海外很受歡迎,學到了。

這個大秦也可以

絲綢最早的記載記錄於尚書禹貢中,記載的絲綢種類有絲、織文、玄纖縞、玄組等,並認為華夏蠶桑、繅絲和絲綢的起源應該是在黃帝時代。

公元前5世紀,德國的古墓就已經發現了絲綢衣服的殘片;

公元前4世紀,印度古書已經出現了“絲”字,並記載來自華夏;

公元前2世紀,張騫出使西域,開創了東西交通的新時代。華夏的絲綢是輸出西方的重要商品,也是歐洲來東方尋找的第一件東方商品。

公元前1世紀,羅撒大帝去看戲,在包廂裡穿著絲綢出現時,百官驚呆了,無心看戲,全盯著大帝的衣服看。

愷撒大帝麵對百官的詢問時,驕傲地挺起胸膛。

那透明的布料甚至能看到他胸口的痣,百官以為隻有薄薄的一層時,愷撒大帝炫耀地一層層掀開布料,原來裡麵竟然有四層。

“哇”百官激動地說道,“這是天衣天神賜下的衣服”

愷撒大帝笑道“這是來自東方的絲綢”

從此,絲綢在西方流行開來。

西方人用最華麗的語言來讚美絲綢“來自東方的小公主”“天下第一織物”。

羅馬皇帝誇它“真像一個美麗的夢”。

埃及詩人科斯麻士為它寫詩“天堂是理想中的世界,可是人間卻像是真有天堂似的美妙的東西,這就是來自天之邊緣賽裡斯的絲綢。”

因為華夏特產絲,當時的歐洲人把華夏稱為“賽裡斯”,意思是“東方絲國”。

華夏古人“”

有人小聲問“西方皇帝都不穿裡衣的嗎”

哪有人直接穿那麼透明的紗布啊

還給眾多外人看還掀開給彆人看

這皇帝這麼不知廉恥嗎

同為帝王的嬴政、劉徹、李世民表示不能接受。

民間的老百姓也覺得辣眼睛,快速捂住了子女的眼睛,生怕被帶壞。

公元前115年,安息國的米特裡達梯二世和漢武帝簽訂商業協定,開啟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

公元2世紀後期,上等絲綢每磅高達12兩黃金,連羅馬皇帝奧利連也感覺到昂貴。

為了避免黃金外流,奧利連下令禁止皇室用絲綢製作衣服,然而毫無用處,到4世紀左右,皇室貴族爭相使用絲綢。

劉徹站起來大聲詢問“12兩黃金我們大漢怎麼沒有看到”

主父偃掩麵陛下好丟人

但是劉徹看到了,眼神凶狠地看過來。

主父偃果斷也站起來,用更大的聲音問道“黃金呢賣絲綢的黃金呢被誰吞了”

劉徹滿意了。

大臣們“”

大漢的皇帝不能要了,奇奇怪怪的,主父偃也不能要了,帶壞陛下的奸臣

但是很可惜,大漢並沒有賺到這筆黃金,因為被安息壟斷了。安息,也就是後來的波斯,一個商貿大國。

166年,羅馬帝國派使臣安敦從海路來華夏;

當時是東漢政府,東漢班超出使西域,派遣副使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當時的西方羅馬。

甘英抵達波斯灣後,安息人,也就是當地的波斯人千方百計阻撓甘英,危言聳聽造謠海上的風險,嚇得甘英望而卻步。

甘英“”

“青史留名的機會給你你都不爭氣。”甘英父親恨鐵不成鋼。

“看看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留下什麼,再看看你”

“兒子這次肯定不會了”甘英連忙

道,“都是那安息賊人欺騙於我”

“你要搶彆人生意,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彆說欺騙,哪怕是直接攔路我都不奇怪。我生氣的是你都到了這一步竟然選擇退縮”

甘父氣得提起拐杖打兒子,“你去西域走了多少步,到大海又是多少步”

甘英還想解釋“那可是大海”

甘父突然主動放棄了,一聲長歎“罷了,難怪人家是正使,你隻是副使,我看,這次你直接彆去了。”

“不”甘英被刺激的越發倔強,“我現在知道了我一定能出海”

他暗自握拳彆說是安息人騙他,就算是真得,他一定要出海,一定要去那羅馬國那裡可是遍地黃金的地方

395年,羅馬分裂為東西兩羅馬,其中東羅馬從波斯購買華夏絲綢後,銷往歐洲,再次獲得天價利潤。

漸漸的,羅馬皇帝不再滿足於從彆人手中購買絲綢,想要自己織造。

絲綢,便是貿易中最珍貴的商品。

從此,絲綢之路連接中亞、東亞、西亞,直至歐洲的貿易通道,從華夏將絲綢、茶葉、瓷器等奢侈品傳入西方,同時又將西方的商品、文化和藝術傳入華夏。

在華夏古代,種桑養蠶一直是國家最高機密。

古羅馬人甚至以為,蠶絲是樹上長出來的,古希臘人同樣以為蠶絲是某種植物,他們見到華夏人重視桑樹,還以為桑樹可以直接生產蠶絲。

6世紀,羅馬人認識絲綢已經700年,但是仍然沒法在本地生產絲綢。

當有僧人告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說絲綢其實是吃桑葉的蠶吐得,皇帝大為驚異,因為自古以來都說絲是從樹上長出來的。

僧人向皇帝保證,自己可以從東方弄來蠶種,查士丁尼當即同意,並派遣兩名僧人來到華夏的西部地區。

把蠶種藏在竹杖中,帶回了君士坦丁堡。

但是這一次,空歡喜異常。

因為粗心的僧人混淆了蠶種和桑種,種植的時候把蠶種埋在土裡,把桑種緊貼在胸口,最終蠶種沒有能孵化出幼蠶,桑種也沒有能長出幼苗。

玄燁剛說了一聲“還好”,天幕仿佛跟他唱反調似的。

但是查士丁尼依然沒有死心。

540年,查士丁尼與波斯開戰,這一場戰爭也被後人稱之為“絲綢大戰”。查士丁尼不甘心從波斯手中高價購買絲綢,想要直接掠奪,但是很遺憾,失敗了,不得不與波斯簽訂合約求和。

但是正當他沮喪時,兩位印度僧侶求見,說他們在賽林達見過桑蠶。

賽林達是如今的新疆和田,在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中名叫“瞿薩旦那國”。

玄奘在書中記載瞿薩旦那過往向中原皇帝求蠶種,被拒絕了,於是改變策略,改為求娶公主,皇帝答應了。

國王暗中致信公主,讓她秘密帶蠶種出嫁,公主將蠶種藏在帽子裡,官員不便檢查,這樣順利將

蠶種帶到了瞿薩旦那,

至今和田依然還有這位公主伴著蠶繭的神像。

到東羅馬時期,印度僧侶奉查士丁尼之命,前往賽林達學會養蠶繅絲幾乎,於552年將蠶種偷運回君士坦丁堡。

從此,東羅馬學會了種桑養蠶,繅絲織布。

李世民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

大唐什麼時候有這樣的神人了

除了裴行儉,哪裡又來了個去西域的玄奘

還有求娶公主,這不會是他大唐的事情吧

李世民有種自己被蒙騙的不妙感“速速去查”

12世紀,歐洲十字軍第二次東征,將君士坦丁堡的2000絲織工人帶回意大利,意大利從此也學會了栽桑養蠶、繅絲織布,蠶種又從意大利傳遍整個歐洲,並且將華夏的絲綢生產技術也傳到西方。

桑樹傳入意大利的確切時間無從考證。

地中海沿岸國家原先引進了黑桑,並且用黑桑飼養家蠶。

但是黑桑很難修建稱灌木,而且生長緩慢,家蠶食用後吐出的絲質地粗糙。

一直到1435年,意大利的富豪弗朗切斯科彭維奇尼,從華夏引進白桑,並且從華夏引入華夏的織造技術。

直到現在,意大利的阿貝格絲綢博物館依然收藏著不同時代的紡織設備,其中就有從華夏引入的紡織機。

華夏的腳踏式紡織機傳入後,取代了西方一直使用的落後的豎機;

提花機也相繼傳到歐洲,歐洲開始生產複雜的提花織物。

唐朝時期,華夏紡織工在阿拉伯傳授絲織技術,元朝時期華夏絲綢大量運銷歐洲,促進了意大利的織物圖案發展,以華夏生動、奇異、非對稱圖案取代了羅馬死板紋章式動物圖案。

17世紀,紡織技術傳入法國,法國絲綢業繁榮,引起了法國的經濟起飛,並且讓法國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它的軍隊稱霸歐洲。

前麵說過,蠶桑甚至刺激了文藝複興運動,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得從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說起。

美第奇家族史佛羅倫薩的名門望族,讚助了大量知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比如文藝複興三傑,都曾經接受美第奇家族的資助。

柯西莫美第奇,這位慷慨的家主,一共為當時的藝術事業投入了66萬枚金幣,相當於當時佛羅倫薩6年的地方財政收入,讚助支持當時最傑出的手工藝人,資助文學和藝術。

洛倫佐美第奇更進一步,在美第奇宮舉辦藝術沙龍,不僅慷慨招待當時的文人墨客,還大力資助了幾位著名藝術家,定製出了名揚後世的名畫。

波提切利的春和維納斯的誕生,都是美第奇家族私人委托創作的,在現代的繪畫史上不僅具有從神性到人性跨時代意義,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洛倫佐美第奇讚助過的最有名的藝術

家,

是達芬奇。

文藝複興時期,

達芬奇是歐洲享有最高聲望的偉大藝術家,創作出了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等舉世聞名的畫作。

1488年,洛倫佐創辦了曆史上的第一所藝術學院,並把自己珍藏的古典雕塑品,拿出來作為教學工具。

在這所藝術學校裡,洛倫佐找到了第二位年輕的天才彼時才13歲的米開朗基羅。

洛倫佐一眼就看出米開朗基羅很有潛力,決定把米開朗基羅納入到自己的家族撫養,曆史也證明洛倫佐的眼光沒錯,米開朗基羅成為了與達芬奇並列的三傑之二。

洛倫佐美第奇的兒子喬凡尼美第奇後來成為了教皇列奧十世,出資邀請拉斐爾創作了著名的壁畫雅典學院。

至此,文藝複興三傑全被美第奇家族收入囊中。

那麼除了從政,美第奇家族哪裡來的錢財讚助文藝呢

因為佛羅倫薩以紡織業興起,在巔峰時期紡織業包括毛紡織業、棉紡織業和絲紡織業。

其中,佛羅倫薩毛紡織業的羊毛來自歐洲,比如現代也很出名的西班牙美利奴羊毛,在文藝複興時期已經是精品羊毛;

這一條原料的進口與紡織品的出口貿易路上,以佛羅倫薩為中心,周圍的其他意大利城邦也受到惠利,比如後世的時尚之都米蘭,在此時同樣因為紡織業興起。

絲織業屬於紡織業裡的高端產業鏈,專為上層人士服務,而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壟斷了從原料供應到製造、銷售的絲綢產業鏈,從中積累了大量財富。

這條絲綢產業鏈裡的白桑來自華夏,家蠶馴養技術來自華夏,紡織機、紡織圖案和紡織技術也來自華夏。

“66萬枚金幣金幣”劉徹深深地為佛羅倫薩的富裕迷花了眼,立刻記住最後一條“所以得到的財富得分華夏一半”

然後囑咐自己的大將們“出海之後記得給朕取回來。”

將軍們“”

他們敢說不嗎

在佛羅倫薩巔峰時期,曾經有8家銀行,66家藥店,84家木雕店和鑲嵌工藝作坊。其中,米開朗基羅的家族一直從事紡織業,後來他選擇了藝術,但是他的兄弟依然從事絲綢生意。

米開朗基羅,文藝複興三傑之一,這位著名的雕塑家、詩人,在詩歌與給家人的書信中記載了與華夏絲綢以及桑蠶的關係。

米開朗基羅嘲諷一位“穿著絲綢衣服並且衣服帶扣子”的官員來看自己的壁畫,冷嘲熱諷說“你看起來很不錯如果你的內心變得和我看到的絲綢外衣一樣好,那將對你的靈魂有好處。”

他給自己的朋友路易吉德爾裡喬寫信“比起粗製的衣服,用絲綢和黃金做的衣服會讓人看起來更英俊。”

給自己的侄兒萊昂納多寫信“我希望你幫我買一件8布拉恰的黑色羊毛衣袍,選最精致且最上乘的那種麵料,還需買2

布拉恰的絲綢。”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儘在,域名

“正像春蠶為了世人的高興忍受無私的痛苦,留下珍貴的白繭在死亡時給人以絲質的禮品死後卻以這一贈禮重又複生。”

他寫了許多詩歌讚美春蠶,或者以春蠶自喻,或者借著春蠶的奉獻精神自我鼓勵。

英國也曾經想要學習華夏的絲綢技術。

1608年,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要求土地所有者購買並種植10000株紅桑,以發展絲織業。但是家蠶不愛吃紅桑,英國絲綢產業計劃夭折。

華夏的家蠶能夠被順利飼養,離不開華夏桑樹的不斷改良和貢獻。

桑樹曾經被評為人類最受尊敬的樹。

原本桑樹在自然狀態下壽命可以達到千年,因為人類的乾預,壽命縮短到幾十年,短短的一生,根、莖、樹、葉、果實,全部都貢獻給了人類,連蠶食它葉子的昆蟲蠶也為人類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天幕重新放出那棵古老的桑樹,在沒有人類乾擾的情況下,它自由自在的生長,一直長到了1600多歲,依然健壯。

它遮天蔽日,枝葉繁茂,樹冠如同一把巨傘,為一方天地的生靈庇護。

再放出人工養殖的桑樹,個頭矮了許多,樹乾也瘦了許多,葉片還總是被摘下來喂蟲子,果實來不及落下繁衍就被人類摘走吃掉。

哪怕它死了、倒了,樹乾樹皮也全部要被人類使用,甚至是樹渣也要被用掉。

而且,它的壽命從1600歲縮短為20多歲,甚至可能更短。

“辛苦了”

蠶農們忍不住的眼眶濕潤起來。

原本他們最在意的是蠶,因為這小家夥嬌氣的很,家裡臟了點,桑葉濕了點,都容易拉肚子,生病,甚至直接死去。

他們總覺得蠶才關係到一年生計,桑樹那麼多,偶爾澆澆水就可以了,卻沒想到桑樹默默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為了表示對它的喜愛和敬意,在林奈創立的植物分類學中,桑樹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名字桑樹,桑科,桑屬。

對於這樣的紀念,人類必須得說

它值得

一陣清風吹過,拂過華夏大地的桑樹林。

人們走出家門,提著水桶,走到桑樹下,為這位奉獻了幾千年的沉默朋友澆水捉蟲,行禮感謝著它的奉獻。

桑樹葉子嘩啦啦,仿佛在對著人類微笑。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掏空家產後,糙漢他冷臉洗床單 神印:柔弱的我,竟是魔族星魔神 夢幻三界之九天絕戀 原神:用我的眼睛見證你未來 我的攻略怎麼總提前劇透 蒙冤入獄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 從李元芳開始 美貌第一戰力第一,全星際跪吻她靴 我是修士,狂點怎麼了? 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