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梅毒剛開始在歐洲肆虐時,哪個國家都不願意承認是自己人把這種臟病帶入歐洲。
所以,意大利人把它叫做“法國病”,法國人稱它為那不勒斯病⊿⊿”,俄羅斯說這是“波蘭病”,波蘭人說這是“日耳曼人病”,日耳曼人說這是“西班牙癢”,穆斯林則怪罪基督徒。從梅毒的各種名字就可以看出當時誰討厭誰。
朱棣身為帝王,敏銳地從中感受到了政治情報。
“這麼小的歐洲國家原來諸多不和。”
還以為八國聯軍鐵板一塊,現在看來,內部問題很多。
這就很好,大明正好有機會運作。
“大明的錦衣衛正好有英雄用武之地”
目前,梅毒成為流行性傳染病最確定的就是明清。
明清以前的男人們齊齊鬆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他們朝代沒有梅毒。
但是不對,還有其他性病。
那他們到底還去不去青樓呢
而明清的部分男人麵色苦澀,目光幾乎是同時看向自己的某個部位
怎麼辦,現在突然感覺自己有點不舒服了
明朝俞弁續醫說記載“弘治末年,民間患惡瘡,自廣東人始。吳人不識,呼為廣瘡。又以其形似,謂之楊梅瘡。”這也被認為是華夏古代有關梅毒最早、最準確的記載,說明朝弘治年間梅毒已經十分普及。
萬曆年間,薛己薛氏醫案中記載“楊梅瘡乃天行濕毒,有傳染,而患者有稟賦。”這裡已經認識到了梅毒是傳染病,但是又認為患者有“稟賦”,即個人體質導致,又局限住了。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更進一步,認識到楊梅瘡“古方不載”,是一種新病。而且意識到了與性生活有關,“男女淫猥,濕熱之邪積畜既深,發為毒瘡,遂致互相傳染。”
明崇禎年間,陳司成在黴瘡秘錄中認識更深入了一步,認識到了梅毒有潛伏期,並且會遺傳。
不過陳司成局限在於男性的一性,認為的遺傳是“或祖父遺毒相傳”,但他也認識到了“或傳於妻妾,或傳於姣童”,傳給母親還能傳給下一輩,可以視為認識到了“母嬰垂直感染先天性梅毒”的一個描述。
“什麼”
“男人感染臟病還會傳染給孩子”
原本在看男人熱鬨的女人們坐不住了,一個比一個反應大。
某個婦人眼神犀利地瞪向自己喜歡逛青樓的丈夫,丈夫連忙辯駁“天幕是女人,肯定是故意誇大。”
婦人冷笑“天幕什麼時候說過謊了”
家中的婆婆也難得開始責罵兒子“難怪後世管的那麼嚴格,為了孩子,為了下一代也得嚴管。老大,你說實話,是不是染病了才導致石頭夭折”
兒子有一妻兩妾,三個女人懷孕後都很難保住,妻子好不容易生下長孫還自幼體弱多病,結果還是沒養活
。
婆婆本以為是家族三代單傳的命,是被人詛咒了,現在想想三代男人的風流習性,才知道是男人不檢點。
婆婆越想越氣,她當年也沒少因為生兒子被那已經死了的老頭子責罵,原來是替男人背鍋
婦人陰陽怪氣道“後世雖然一個男人隻能娶一個老婆,不讓納妾還不讓狎妓,但是想必男人更健康才能有十四萬萬人。”
“你什麼意思說我不健康”丈夫的嗓門立刻大了起來,“自己不能生不能怪我。”
“我是不能生嗎我是孩子都夭折了”婦人的嗓門比他還大,巴不得鄰居全聽到,“如果隻是我一個人的孩子夭折我也不說什麼,自己命苦,但是府裡所有孩子都夭折了,三歲都活不過,這到底是誰的問題,需要我明說嗎”
丈夫眼睛一瞪“你”
婆婆也插話“要不,請個太醫瞧瞧”
丈夫梗著脖子“我沒病,瞧什麼瞧”
他越是心虛,看起來越是有病。
婆婆強勢起來“必須看我不想死後在地下還被你老子責問為什麼沒有延續香火,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是我們家族的事,今天就給你請大夫”
“彆看了”丈夫瞬間萎了“我那裡是有點不舒服,外人知道了多丟人”
婦人差點暈過去,婆婆氣得開始罵人,另外兩位妾室想起自己失去的孩子也開始哭鬨,家裡頓時熱鬨的外麵都聽到了。
等鄰居知道了這家發生的事情,都開始關起門來審問自家男人,尤其是孩子沒養活男人還喜歡逛青樓的。
是的,這就是梅毒最可怕的地方,梅毒會母嬰垂直傳播
也就是說,梅毒男感染妻子,妻子會傳染給孩子,導致孩子出生成為高危嬰兒,生存風險很大。
我們現代醫學條件發達,高危嬰兒還可以靠醫療搶救,可是在古代,很難。沒有無菌手術室,也沒有水劑青黴素,嬰兒很難扛過去。
一家醫院,婦產科剛剛接生了一名新生嬰兒,但是醫護人員不見喜悅,齊齊非常緊張。
“快,高危嬰兒”
“什麼情況”
醫生抱著新生嬰兒送往緊急監護室,一邊介紹情況“孩子父親是梅毒患者,傳染給母親又傳染給胎兒了”
護士們一邊忙碌,一邊看著受罪的嬰兒歎息
“真是造孽”
“剛出生就這麼受罪,沒投個好胎。”
醫生吩咐道“高危嬰兒需要監護,注意情況。”
但是怕什麼來什麼,嬰兒的情況並不好。
醫生直接開了廣播在醫院播放,召喚兒科醫生緊急前來就診
“請兒科醫生會診”
“請兒科醫生快速前來會診”
“請兒科醫生緊急前來會診”
嬰兒家屬知道孩子出生了卻不能見到孩子,都很緊張
“我不能看我的孩子嗎”
醫生為了嬰兒的健康隻能殘忍拒絕“隻能隔著看。”
家屬隔著監護室的玻璃,看著嬰兒在哭泣,那麼痛苦,醫生那種緊張的模樣也能看出嬰兒的情況不妙,家屬們看得揪心,天幕下的古人也難受的哭了。
不少婦人被喚起失去孩子的痛苦,開始痛罵男人“都怪男人不檢點”
“我那早早夭折的孩子,他爹也是個喜歡上青樓的”
“他們都怪我沒把孩子生好,怪我沒照顧好孩子,今天才知道,是孩子他爹的問題是他,把病傳給我又傳給孩子”
男人們想回嘴,立刻被婦人們一起罵“你敢現在去看大夫證明你沒病嗎”
男人們“我說沒病就是沒病我自己的身體我能不清楚”
婦人冷漠道“哦,不敢。”
這種話術騙騙未婚的小姑娘還行,騙見多了男人不老實一麵的已婚婦女,那就跟孩子欺騙母親一樣,不是沒看出你在騙人,不計較不過是懶得計較。
再說一下婦科。
古代的懸絲診脈真得準確嗎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不準。
明朝,正在某個大家府邸裡給女眷懸絲診脈的太醫,尷尬了。
隔著床帳,裡麵的女眷急了“大夫,你怎麼可以騙人”
都不準確,懸什麼絲,不會隨便開藥吧
她氣得直接把絲線扔了出來,一旁盯著的丫鬟和男主人也氣得要上來揪住太醫的衣領要打人。
太醫也緊張了“聽我解釋聽我解釋”
還好,天幕幫他解釋了。
礙於所謂的男女大防,古代為婦女看病,要麼是用帕子搭在手腕上,要麼是懸絲診脈,但其實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診脈,而是“望聞問切”中的前三者,看病患麵色、聞氣味、問感受。
所以有些宮妃看病,會由丫鬟傳達自己哪裡不舒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比隔著床帳懸絲診脈準確多了。
被揪著衣領的太醫連連點頭“沒錯,我聽你丫鬟描述你的情況,還有你說話時嗓子有痰的聲音就已經知道是什麼情況了。”
男主人鬆開對方,還覺得不解氣“那你為什麼不直接說”
“我說了你們也不信啊”太醫心裡苦啊。
這幾位都是貴人,彆說自己看病的方式,就連開的藥方也要看看,仗著自己看過醫書各種挑剔各種嫌棄,連自己看病時間太快都嫌棄不專業不儘心。
這樣他們就算演也得演時間長一點,看起來更專業店。
在各種封建禮教的約束下,太醫們竟然有治不好的貴人真是太正常了
放在宮中,太醫們最擅長的應該也不是富貴病,而是打官腔和看臉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希望病患被治好的。
太醫們瘋狂點頭。
是啊,貴人老喜歡罵他們庸醫,但這真
的隻是醫術問題嗎
他們還總是被威脅被收買被懷疑,越是帝王們學醫學個半吊子,越喜歡懷疑太醫不遵醫囑,他們可真是太難了
“治女人太難了,治富貴之族,不得望聞問切,深帷帳之中,但憑往來之人語言傳說。又診脈之際,帕擁其麵,巾掩其容,形色氣宇,皆莫得見”一位給貴婦看過病的醫者發牢騷道。
另一位醫者也歎氣抱怨“這算什麼,還有婦人為了貞節寧願病著也不讓大夫看病,拒絕診脈,也拒絕見麵露臉,又沒有仆人,我如何看病總不能亂開藥吧,把人吃出問題還不是算我的。”
無論是宮中的太醫還是民間的醫者,在“男女大防”越發嚴苛的宋明清時期,給女子看病有諸多束縛,以致於有人發出“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而封建禮教竟然還讚揚這樣的行為,明朝的孝女貞女表彰中,就有記載因為拒絕男子醫者診治活活病死的婦人。
我們之前所說的名醫,大多都是民間名醫,首先他們接觸的病例多,練手的機會也更多。比如我們現代的名醫不同地區因為不同病例,就要各自擅長的。雲南人喜歡吃蘑菇,當地醫生擅長治療菌子中毒。川渝人喜歡吃火鍋,當地醫生擅長治療肛腸疾病。
你若是非要擔憂男女大防,就好好培養女醫生,要麼就正常點。女人看病被碰個手腕都說不清白的話,男人被那麼多男人女人睡過得有多臟
嗯,還是真臟,既不愛洗澡不講衛生還有臟病
荊咕嫌棄的語氣透過天幕傳遍所有時空。
男人不滿了“男人跟女人怎麼能一樣”
婦人被說得正對風流的男人們生出怨懟心情,聞言立刻嗆聲“是,是不一樣,女人沒你們男人臟。”
有脾氣暴躁的直接呸道“呸臟東西”
男人“”
嫖娼不僅僅是道德和健康的影響,對生育和教育等都有不良影響。
現代大家從小學生理課,結婚時有婚前體檢,備孕時有孕前檢查,這些都是要求男女一起參加的,必須雙方都要檢查。婚檢是免費的。很可惜,古代不但沒有,而且男子嫖娼合法,還把生育的所有責任怪在女性身上,可以想象她們壓力多麼大了。
李世民越看越緊張。
原來這嫖娼影響這麼大
大唐時期,世家公子都喜歡去青樓談事,青樓女子才藝諸多,但唐朝其實並沒有所謂的“清倌人”和“賣藝不賣身”。
在權勢麵前,不從也得從。
唐朝帝王就算要打擊世家,自己也是出身世家,並沒有在這方麵約束,自然也不會管某位世家公子約著陪宴的妓子出去到底真的隻是約會,還是有其他深入的發展。
但現在看來,原來還是得管管
李世民有些頭疼,看向百官“你們說說,這怎麼管。”
大臣們顧左右而言他,要不說是發展醫學,要不說是倡導去就醫,
就沒有說約束狎妓行為的。
他們自己也去,怎麼約束
總不能直接廢除妓院吧
現代有些老一輩的知道男人嫖娼,總覺得隻是道德問題,並不是這麼簡單。嫖娼在我國是違法行為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違法行為違法行為違法行為
如果嫖娼被抓,要接受行政處罰,案底永遠不會消除,會影響考公考編。也就是說他一旦嫖娼被抓,日後想當公務員是無緣了,放在古代,就是不能當官。
此外,嫖娼其實還會影響子女的考公考編。父母違法犯罪記錄,要看是治安拘留還是刑事拘留。治安拘留理論上沒有影響,但是如果同期競爭者跟你條件差不多,肯定優先錄取家庭沒有違法亂紀的人,說到底還是有影響的。
如果嫖娼賭博等行為嚴重犯罪,構成刑事案件,自己受到過刑事處罰,會影響三代以內的子女、兄弟,甚至父母參加公務員考試、警校招生,甚至事業單位的政審,就算孩子麵試筆試都是第一,政審沒過依然是不錄用。
宋朝,某個因為當官不得不禁止狎妓的官員本就羨慕唐朝,聽到後世覺得更憤怒了“後世竟然管得這麼嚴格,太過分了”
他的妻子卻是很羨慕後世“我倒覺得挺好。”
官員“女人懂什麼”
妻子嗬嗬冷笑“懂男人心思齷齪,家裡三妻四妾還不滿足,還要去逛青樓,真臟”
官員都驚呆了,妻子不是總吃醋自己寵妾滅妻,對自己各種溫柔妥協嗎,今天竟然說出這種話
“你這是怎麼了”
“官人喜歡誰就去誰那裡,這幾日我身子不舒服,就不伺候了。”
妻子懶得搭理他,委婉而直白地提出“罷工”。
等官員晚上去找妾室時就會發現,曾經妻妾們互相爭寵,現在怕傳染病,各地避讓,把他像是皮球一樣推來推去。
在宋明時期也有官員不得狎妓的規定,明代對官員嫖娼行為的打擊尤其嚴厲“官吏宿娼,罪亞殺人一等;雖遇赦,終身弗敘。”而負有司法權責的法官群體,不僅不能嫖娼,也不能參加妓樂宴會,彆的官員可以參與的社交應酬,也不允許法官摻和。
但是官員不能狎妓就去玩男、妓,不得不說,都是太閒了。宋朝隻剩下半壁江山,官員還有心思去狎妓,嗬嗬,亡國的不冤。
宋朝官員被說得麵紅耳赤。
明朝的考生則被說得十分緊張。
某位考生的妻子朝婆婆努努嘴“婆婆,您兒子很喜歡去青樓呢,昨晚又沒回家,早上才回來。”
“兒啊,大明竟然官員不能狎妓”某位原本以為兒子風流不是罪的婆婆終於緊張了,“你以後給我老實點”
兒子不以為然“我還沒考上也沒當官”
他倒覺得,就因為當官了不能玩,現在得趁機多玩會。
婆婆“考上科舉之後
呢,就那麼幾個位置,一個位置一個人,人家憑什麼要你”
兒子理所當然道“憑我爹”
他可是老爹的獨子
媳婦冷不丁道“天幕說後世有政審,難道大明沒有嗎大明筆試考中之後也有麵試,你確定不是因為政審沒過被刷下來了大明的錦衣衛,東廠,西廠,你們不知道嗎”
兒子與婆婆突然齊齊沉默了。
這幾個特務機構連後世都知道,他們能不知道嗎,簡直是聞風喪膽。
原本隻覺得自己不犯罪就問心無愧的兒子感到匪夷所思“大明竟然管這些”
“不然為什麼要禁止官員狎妓”妻子越說越有道理,兒子和婆婆也開始著急了。
婆婆直接下令“你要麼彆當官,要麼彆去青樓”
妻子也退後一步“你要納妾我不管,但是不許逛青樓”
兒子默默捂住臉,長長歎氣“哎”
“我今天能去最後一次嗎”
婆婆妻子“不行”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會傳染疾病因為男人自己的放縱,禍害自己身體和孩子身體,值得嗎
想想梅毒、淋病等等,甚至是艾滋病,都是性傳播,有多難治大家是知道的,而且,安全套並不能阻止完全阻止性病的傳播。
最好的防治辦法,就是彆去。
男德男德,歪瑞古德
荊咕放出現代的男德守則,驚爆一地古人的眼珠子。
“後世的女子真是大膽”
武曌看得撫掌大笑“這種說法倒是有趣。”
她倒是覺得,很有道理。
“那什麼宋明清不是喜歡約束女子,推行什麼三從四德嗎,我看這男德就很適合武周”
古人總喜歡說“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頂梁柱也要有點自覺性,注意一下自己的道德和身體素質。國家的棟梁如果腐朽了會影響國家安定,家庭的頂梁柱腐朽了會導致家宅不寧。
女性一直在進步,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在各種學習,力量不夠練習力量,智慧不夠各種學習,從外在到內在,學無止境在女性身上似乎能看到的更多。
但是男人的思維和下半身還停留在封建社會,問他哪裡不足
男人我沒有不足
總是規勸女性該如何如何,但是最需要教育的是男性。
但凡一個家庭中的男主人立得住,能夠少很多麻煩。
古人常有一句話,叫做“富不過三代”,放在古代我們也能看到,許多皇帝或者王公貴族,第一代開拓打天下打來爵位,第二代堪堪守成,第三代就開始敗家。
男人每次對待自己的敗家子,總喜歡來一句“慈母多敗兒”,仿佛所有的錯誤都是母親教養不好。但是事實上對於男性,尤其是古代那種女性沒有職業女性的背景下,父親對於兒子的影響才是最大的。
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講,兒童的成長過程首先是從模仿開始。男孩子在進入社會,快速地接觸到其他男孩,男性長輩之後,會迅速給自己找準一個定位,一個男性偶像,這個偶像通常是離自己最近的人,自己的父親或者其他長輩或者師父。
“是這樣嗎”劉邦剔著牙,挑剔地看著自己的眾多兒孫,“我兒子一個都不像我,哪裡學我了”
哪怕是他更偏心的劉如意,雖然擅長撒嬌得他喜愛,但是論能力,劉邦依然是不滿的。
不光是劉邦,各個開國皇帝都是如此。
嬴政看向扶蘇“你哪裡學朕了”
他更偏向法家,扶蘇哪裡像是在學他
扶蘇“”
這裡簡單講一點心理學。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穀斯塔夫榮格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母子關係指向融合,寓意親密,父子關係,指向疏離,寓意規則。
101nove.comhy根據實際案例,在這句話的基礎上延伸出了一個新觀點家庭之內的世界,受母子關係的影響,家庭之外的世界,受父子關係的影響。
也就是說母子關係決定孩子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父子關係決定孩子處理社會關係的能力。
如果孩子和父親關係不好的話,父親經常與孩子產生矛盾,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膽小懦弱,越是麵對父親越是懦弱。
比如劉邦和劉盈,劉邦在劉盈之前,有和寡婦生的長子劉肥。在劉盈之後,有和寵妃戚夫人生的劉如意。
劉盈是什麼是劉邦逃命過程中為了自己活下去會多次推下車的累贅,是夾在長子和寵愛的孩子中間的小透明。劉邦嫌棄劉盈懦弱,但這懦弱是劉邦一手導致的。
劉邦意外地看向劉盈,他一直嫌棄這兒子哪裡都不像自己,太過懦弱,原來這個性格是因為自己產生的
劉盈渴望又懼怕地看著劉邦,小聲喊了一聲“爹”
劉邦下意識皺眉頭。
儘管知道了原因,還是不喜歡劉盈這畏畏縮縮的樣子。
而且他這麼多兒子,劉肥和劉如意都好好的,就他這個嫡子如此懦弱,對比之下顯得更差勁了。
劉邦冷漠地回頭,對於天幕說是自己的問題直接無視。
他日理萬機,哪裡有時間教育兒子,劉盈不成器,他還有彆的兒子
劉盈眼裡閃過一絲失落。
呂雉一聲冷笑。
劉盈在劉邦麵前懦弱,在母親和姐姐麵前可不是這樣。
果然,養兒子還不如養頭豬,父親對他再差還是心心念念渴望父親的認可,還是去模仿父親,對母親的養育之恩、姐姐的幫助和謙讓就覺得是理所當然。
呂雉的表情也冷漠了起來。
反正早就知道了兒子不成器,到了如今這地步為什麼不成器已經不重要了。
所謂的“養兒防老”都是騙
人的,她還不如靠自己
除此以外,和父親關係不好的孩子還容易缺乏責任感,甚至形成“上癮性人格”,比如瘋狂迷戀遊戲、抽煙、酗酒甚至賭博等惡習。
比如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在他是父母最寵愛的孩子時,其實非常優秀。但是當父子之間因為皇位、因為權力、因為大臣站隊、因為唯一疼愛自己的母親也不在了之後,就開始叛逆,沉迷戲子,孌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