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再聽到後麵的劉秀和劉玄,雖然不是第一次聽到,還是心情不錯。
“劉發還是挺孝順的,聽說他每年都差人從長沙國的收入中挑擇膏粱送到長安孝順母親,再帶回長安泥土建立高台,叫著望母台。”
劉啟決定,對劉發好點“大漢以孝立國,劉發如此孝順,難怪後代有出息。”
這個“孝”,就是對劉發最好的讚賞。
在以上的才女中,大家能看到,影響力最強的反而是詩歌很可能是後世偽托的卓文君。自古以來窮秀才喜歡富家千金的故事,在古老的漢朝已經有了傳統。
有的時候,文化的影響力不完全是看文學作品夠不夠優秀,而是得看市場有什麼需求。
正在寫話本子的落榜秀才看著筆下的故事,筆頓住,不知道如何繼續往下寫了。
他寫得也是富家千金去禮佛,在寺廟遇到有才華的窮書生。書生一首詩歌引得千金對他欽佩不已,願意連夜私奔
天幕這麼說了,自己還要不要繼續寫呢
不過大家都喜歡這種話本子,這也算是市場有需求吧
秀才堅定地繼續落筆有需求就說明能賣得好,賣得好了,沒準真能落到某位富家千金的手裡
說完才女的影響力,我們來說說秦漢的影響力。
秦王朝的出現仍然給周邊各民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以至於秦朝滅亡之後,他們仍然習慣稱中國為“秦”。這種稱呼由西北各民族經中亞傳至西方,並且傳入印度。
周邊的其他民族也夾雜著口音將華夏稱為“q”“x”“qa”等,甚至在秦滅亡後,這個稱呼仍被沿用下來。這個名稱傳到西方後,在伊朗被稱為“qisitan”音,在印度的梵語中被稱為“qasa”音,之後逐步進入西方各國的語言中。
所以,時至今日,無論英語中所說的“cha”,還是法語的“che”,其實都來源於大秦的“秦”。“”一詞也是“秦”這一國名通過印度佛經傳入日本的,是在翻譯佛教典籍時,將印度語音譯後而形成的詞彙,雖然後麵被日本改為了侮辱人的蔑稱。
劉徹“等等,不是說後世都是漢族漢人嗎”
嬴政聽著天幕上一個個相似的“秦”的口音,儘管看不懂那些符號,依然不影響大秦千秋萬代的好心情。
不過,無論華夏還是日本,都更為普遍地認為“漢”才是華夏的代表。
嬴政“”
說好的朕是你們最愛的老祖宗呢
劉徹哈哈大笑“朕就說嘛”
還得是漢勝過了秦
這不僅僅是因為漢王朝的統治時間超過秦王朝二十多倍,還因為漢王朝創造了最輝煌的時代,為後世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統治時間超過秦二十多倍
嬴政“”
這一刻,所有的大秦君臣齊齊沉默了。
“胡亥趙高”陰嫚公主忍不住低聲痛罵。
都怪胡亥和趙高
李斯縮了縮脖子,假裝隱形人。
從漢字、漢文、漢學到漢土、漢民族等,此類詞語不勝枚舉,意義可見一斑。而且,當今華夏人稱自己為漢族,以自己是漢文化的繼承人為豪。
但是,“漢”這個字也不完全是褒義,還有“惡漢”、“暴漢”、“無賴漢”,甚至“癡漢”這些充滿厭惡的詞語,這是為什麼呢
文字的背後同樣銘刻著曆史,這些貶義詞關係著一段屈辱的曆史五胡亂華。
從五胡十六國至南北朝的近二個世紀裡,胡人視中原人為手下敗將,輕蔑地稱其為“漢子”等各種貶義的稱呼,於是傳承到了現代。
在民間文化發達的明清,中原人這才知道動不動罵人的“那惡漢”“那無賴漢”原來還有這樣的黑暗曆史,頓時齊齊覺得晦氣。
“以後再不罵人了,我們若是這樣罵人,跟那蠻夷有什麼區彆”
真正的漢朝人則是憤怒“我們好好的漢人,怎麼變成那什麼罵人的臟話了”
“都怪那蠻夷,又禍害人,又禍害我們文化”
每逢戰亂,總有中
原人不堪戰爭逃亡到外地,甚至是國外。
所以在日本和韓國的曆史上,有著關於秦人漢人的傳說。
在古代,日韓的移民裡,有很多自稱是秦人或者漢人。前者被稱為“hatahito”,後者被稱為“ayahito”。他們的出生地大多不是中國,而是朝鮮的南部。他們的紡織技術尤為突出,織機hata、綾羅aya等表示紡織技術或紡織品名稱的詞語均取自對他們的稱謂,便足以證明這一點。
於是,秦氏後代和漢氏後代分彆把秦始皇和漢朝的各個皇帝視為自己的祖先,認祖歸宗。其中,認東漢靈帝為祖的尤為多見,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漢朝末年逃到朝鮮半島的漢朝宗室。還有人更大膽,說自己祖宗是漢高祖劉邦。
正為黃巾起義忙得焦頭爛額的漢靈帝劉宏仿佛找到了救星,大喊“是朕的後人就給朕搬救兵啊朕願意給你封官聽到沒有”
“陛下,不如派鴻都門學的學生去日韓外交。”十常侍幾人守在劉宏身邊,牢牢把持著帝王身邊心腹的位置,聞言提議道。
劉宏連連點頭“好好就讓他們去”
在唐朝,李世民也在討論漢靈帝。
“沒想到,那日韓人竟然這麼喜歡漢靈帝”
長孫皇後不理解“他們喜歡昏君”
“雖然沒做過幾件好事,還是有點貢獻的。”
李世民皺眉想了想,漢靈帝時期的重要事件黃巾起義,黨錮之禍,十常侍,賣官售爵,裸遊館
各種荒唐事中,好不容易找到個還算是好事的。
“鴻都門學就不錯,算是劉宏為數不多的貢獻,因為打破了儒家的壟斷,開設的這所鴻都門學不教授儒學,隻教授自己喜歡的書法藝術等,還會因為自己的喜愛為出自鴻都門學的學生封官,雖然很被正統儒生嫌棄。”
從意義上來說,鴻都門學不僅是華夏曆史上最早的專科大學,也是世界上創立最早的文藝專科大學。
它不僅打破了儒家的壟斷,還招收平民子弟入學,突破貴族、地主階級對學校的壟斷,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也是有進步意義的。鴻都門學的出現,為後來特彆是唐代的科舉和設立各種專科學校開辟了道路。
雖然因為戰爭,曇花一現十分短暫。
難道日本韓國的那些漢人也有從鴻都門學出去的
李世民也迷惑了。
如果哪一天劉邦真得詐屍,被後人祭祀的時候醒了過來,聽到一群嘰裡呱啦說話完全聽不懂的日韓人,可能還會想我的後代怎麼說話我都聽不懂了
劉邦想想那畫麵,自己都給逗樂了。
“老子才沒那種蠻夷子孫”
日本人有些自稱是“秦人”或者“漢人”,還說唐宋文化被自己繼承了,比中原繼承的好。但是,並沒有人說自己是元明清皇帝的後代哦,可以看到就算是選皇帝當祖宗編族譜都還是有的
挑剔的。
元朝皇帝還沒有太大意見,草原民族哪裡來的海島國後人
而且他們多次對日本開戰,雙方是死敵,要什麼後人。
但是朱元璋就不滿了,他嫌棄日本可以,日本憑什麼嫌棄他
玄燁更不滿,你既然不喜歡大清皇帝,還來大清走私做什麼
同樣被喜歡的唐宋也沒覺得多榮幸,隻覺得膈應的慌。
說到五胡亂華,首先得提的就是漢朝末年,因為“東漢末年分二國”二國儘頭歸魏晉魏晉之後才是五胡亂華和南北朝
這一次,輪到二國魏蜀吳齊齊膈應。
二家歸晉,這一次想都不要想
二國的文化影響力大家都懂吧
說到魏晉,荊咕的語氣突然激動了起來
二國群雄,是多少人仰慕的英雄好漢
二國故事,養活了多少個文學家和影視劇
二國,不僅僅是華夏的二國,也是全世界的二國
天幕放出了一係列的二國曆史和衍生作品
東晉的二國誌,明朝的二國演義,華夏的二國影視劇,韓國的二國遊戲,日本的二國動漫
曹操原本興致勃勃打算來看一下後世自己是什麼形象,看影視劇的俊男美女看得美滋滋。
“嗨呀,這個趙雲帥這個小喬美得很不知道周瑜的小喬是不是真有這麼好看”
“這個甄宓也不錯”
“貂蟬真漂亮,便宜呂布那粗人了,哪有操會疼人”
到了韓國遊戲,曹操看到衣著性感的大長腿紙片人,雖然有些不像真人,但是不妨礙欣賞美人“哎呀,這是不是太暴露了這玉腿吸溜”
直到日本動漫出現,滿屏幕的美人,曹操幸福的像是進入了自己的後宮。
“好多美人”
“全是美人”
各種風格的美人這莫不是他未來的後宮
不對,他是死後被追封魏武帝的,莫不是曹丕的後宮
曹操酸溜溜瞅了兒子一眼,卻見曹丕憋著笑指著某個美人旁邊極小的介紹文字提醒“父親,你看看旁邊的文字。”
曹操定睛一看,傻眼了“這這這我怎麼成了女的”
這個衣著暴露、風情萬種的大胸美人,竟然頂著“魏曹操,字孟德”的名字
曹操崩潰大喊“後世為什麼把操畫成女的”
“英雄母親曹丞相”郭嘉默默念出這一句讓他震撼了很久的話語。
曹操更崩潰了“後世為什麼認為操是女的”
還是孩子他們的母親
今日,被創死的注定不止是曹操一個人。
趙雲是蘿莉,銀槍是自己身高的兩倍;呂布是穿獸皮的野性黑皮美女;
關羽從紅臉變成了紅頭發,動不動害羞紅臉;
張飛從暴躁老哥變成了暴躁老妹;
劉備成了溫柔知心大姐姐,動不動與兩個“金蘭姐妹”抱在一起貼貼,身後還來個酸溜溜的小蘿莉諸葛亮眼含羨慕
還有東吳姐妹花周瑜和孫策,跟禦姐大喬、蘿莉小喬一起愉快地泡溫泉,旁邊來一個偷窺的孫權小蘿莉
嘻嘻,刺不刺激
大家看到二國的文化影響力了沒
除了影視劇、遊戲小說,還有性轉版的二國漫畫和遊戲作品哦,這還是十幾年前的作品了,相當的前衛吧
劉備捂著胸口太前衛了,有點受不了
關羽氣得臉更紅了“這是誰畫的哪個畫師畫得”
突然,他想到了喜歡畫美人圖的張飛,提起青龍偃月刀“二弟是不是你畫得”
“我畫美人圖也是畫女人,畫我們一群大男人做什麼”張飛一邊癡迷天幕上的各種美人,一邊彆扭。
畢竟那美人寫著自己和自己兄弟的名字
關羽卻更氣了“肯定就是你”
他憤怒之下,不分青紅皂白,也不顧劉備諸葛亮的阻攔,拉著張飛就較量起來,也是為了泄泄憤。
巴蜀一片打鬥聲,周圍的官兵看著好戲一邊憋笑一邊叫好。
而東吳就是一陣狂笑。
最無語的是周瑜和孫策,在大喬小喬前仰後合的笑聲中,臉色漆黑。
他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還能跟妻子當姐妹,還是自己也變成了姐妹那種
二國的小說大家都看過不少,這一次主要介紹二國文化。
魏蜀吳二國裡,東吳的船,巴蜀的錦,都很出名,甚至成為了他們製霸一方的重要手段。那麼,魏國是靠什麼製霸並且最後稱帝呢
答案是文化。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