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唐莉還算敬業,兢兢業業跟著趙扶光搬了幾天資料。
但,經過幾天相處,趙扶光也能看得出來,唐莉這個丫頭其實也不太情願在檔案局工作,如果再讓她繼續搬資料的話,恐怕她也會離開。
當然,趙扶光並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好不容易當上領導,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部門滅亡。
而要改變這個可悲的情況,就得讓檔案局做出點成績,讓人們看到檔案工作的價值與光輝。
星期五下午,趙扶光叫來唐莉,跟她商量。
“你來檔案館工作也有幾天了,這幾天總麻煩你幫忙搬資料,我總覺得過意不去,所以我打算叫你一起乾點不一樣的事情。”
“這個周末,我會去涼水鄉一趟,收集當地縣誌,你要是有空可以過來幫忙。”
趙扶光之所以把收集工作第一站放在涼水鄉,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熟悉涼水鄉,因此收集當地縣誌的工作會進行得比較順利。
其次,唐莉來自於白石鄉,而白石鄉跟涼水鄉距離並不遠,如果去涼水鄉工作,唐莉應該會答應。
最後,此前秦璐也收集過部分跟涼水鄉有關的資料,有書記親自收集的資料作為藍本,工作起來就能更加容易。
如趙扶光所料,唐莉猶豫一番就答應了。
周六中午,趙扶光前往涼水鄉,跟鄭立康等一眾乾部打過招呼後,便在村委跟唐莉交代了工作重點。
“之前縣委書記給我準備了一份資料,雖然內容還算全麵,對涼水鄉的數據研究得也很準確,但作為縣誌的話,還欠缺一些實際數值,比方說地理,風俗等等,需要調查驗證後才能構成一份完整的縣誌。”
“唐莉,考慮到你第一次接觸縣誌,我就不讓你做太多活,你隻需逛逛涼水鄉,看看街道,看看民生,了解下水利以及物產,對照縣誌資料,數據上有什麼偏差就修改下,等做的差不多了再來跟我彙報,如果有什麼地方需要幫忙的話,可以跟村委鄭主任提一提。”
唐莉如搗蒜般點頭“好的局長,我一定會努力完成任務的。”
趙扶光其實對唐莉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再怎麼努力敬業,在文化工作上也做不出多少貢獻。
於是,把唐莉叫去調查後,趙扶光便付諸所有精力,專注投入到縣誌工作裡。
他要乾的事很多,也很複雜。
比方說,對縣誌上記載的一些曆史傳聞進行考證,最好是能找到現實依據。
又比如說,涼水鄉曆史上出現過什麼名人,這些名人有沒有留下過什麼遺跡,墓穴在哪,後人是否還存在,現在都在乾什麼。
光是做這些工作,趙扶光就消耗了不少精力。
當晚,趙扶光隻睡了兩個小時,淩晨剛醒來,就繼續研究縣誌。
但,他的勤苦,並沒有換來什麼進展。
反倒是唐莉的調查,意外得到了不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