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的性格、人氣注定了他不太可能跟一些作者型導演合作。
作者型導演指的是那些在電影創作中展現出強烈個人風格和藝術特色的導演。
他們的作品通常致力於表達個人風格或視野…
這類導演通常自編自導,自己是自己影片的惟一編劇,因此劇本能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最大限度地忠於表達。
演員對於他們來講就是一表達自我的道具!
文木野的作品雖然屬於商業類型化,但他本人是非常典型的作者型導演…
畢竟師承田壯壯導演。
現如今沈良身上的的標簽、印記尚不明顯,一旦形成了獨有風格,那…誰也壓製不住他了!
因為一旦有了鮮明標簽,沈良主演的電影就叫沈良作品。
《奇跡》當然不是,它是文木野作品!
那沈良的電影不需要導演了?
還是需要的,但他需要的是那種以他本人為創作核心的導演,導演們也隻是在此前提下儘量加一些自己的想法,絕不喧賓奪主。
如果導演很強硬…
那…隻能讓他滾蛋!
比如成龍的《重案組》,黃誌強和成龍因拍攝理念發生衝突,黃誌強喜歡加入一些暴力和性的元素,但我們知道成龍並不喜歡自己的電影裡有少兒不宜的成分…
然後黃誌強滾蛋,改由陳誌華接手。
除非遇到那種跟他想法差不多的導演…
……
9月9號,沈良拍了一上午的《奇跡》,下午乘飛機到了bj。
《峰爆》首映。
作為中影換屆之後,主持的第一部主旋律大製作——19年換屆,喇培康、江平卸任,焦宏奮、傅若清上台。
《峰爆》是他倆主持的第一部主旋律作品。
哦,這裡的主持指的是主控出品——騰訊影業、沈良工作室分列第二、第三出品方…
《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包括沈良的《地火》、《周處除三害》、《人生大事》都屬於出品方…隻不過並非主控。
去年,《怒火重案》、《人潮洶湧》給中影帶來643億元營收。
今年《地火》、《周處除三害》、《人生大事》三部電影貢獻了超過十億的營收…
所以,《峰爆》,再怎麼重視也不為過!
聽說老傅直接在會上說了‘傾全國影院之力發行《峰爆》!’
嗯,很有韓三爺當年的風采——三爺當年在《赤壁》的首映儀式上說了‘傾全國影院之力發行《無極》…’…
這可不是段子!
說回良哥。
下午五點,沈良彙合劇組。
固定問好之後,傅若清直接問了一句“你怎麼瘦這麼多?”
“…新電影要求清瘦一點…我感覺挺帥的!”
“…《奇跡》嘛?”
“嗯…”
“不要這麼拚命…”
“沒有啦,我隻瘦了不到十斤,主要那個電影本身接近童話故事,人物再對不上,很難讓觀眾相信…”
一旁的焦宏奮來了句“你都這麼多票房了,還這麼苛刻的要求自己…”
沈良笑了笑“太多人盯著了,可不敢有些懈怠情緒…”說著話,他把楊梓拉了過來“兩位叔叔,這位就是青年演員楊梓,很踏實的一個演員…有合適的機會,你們一定要考慮一下她…”
傅若清“用你說,我們已經聊了半個多小時了!”
“那你們聊什麼呢?”
“我們剛才打賭《峰爆》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