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找了沈良…
可以理解,沈良還是內娛第一人!
票房號召力,公眾形象一直很好。
《新遊記》也證明了這點。
即便張藝某可能有想法,但他背後的出品方肯定沒想法。
《滿江紅》,其實就是張藝某搭台子,圈內人都來一起湊夥,一起吃肉,全策全力一起做大做強。
影視圈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真要分析,張藝某對曆史人物的態度,壓根沒有態度!
看他的采訪,他說這部《滿江紅》本打算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後來覺得形式得為內容服務,不得不放棄了。
後又提到整部電影的創意來自民間藝術“走馬燈“,就是呈現在電影裡的節奏框架,一個懸念,一個轉折,一段“鏘鏘鏘“的段落,這是張藝某心中形式上的創新,也是他最為看中的。
在這段創作闡述裡能發現,驅動張藝某創作《滿江紅》的,首先是電影的創意形式,而非什麼價值表達!
他拍電影,一切都是為一個核心創意形式服務的。
美學大師,創意高手,電影匠人,但跟一些價值表達沒多大關係。
但電影應該文以載道,不能反過來,很多藝術家就是覺得什麼東西好看,什麼創意有趣,然後再往裡編內容!
這是不對的。
從一開始,《滿江紅》就不算好電影!
另外,張藝某真的對終幕主角刺殺**oss失敗這種劇情情有獨鐘…
《英雄》開始,《影》再到《滿江紅》都這麼玩…
還有一點,《滿江紅》夜戲日拍加濾鏡,竟然都沒有去除掉原有的影子!
說實話這是特彆讓人吃驚的一點:按理來說,張藝某可能會拍一些不好看的片子,但他對畫麵的追求一定是精益求精的,不應該是這次一樣。
可能…《滿江紅》就是一門生意而已!
做生意的心態拍攝電影很正常,沈良投資每一部電影都用做生意的思路:先預測保底票房,然後倒推成本,不可能一部電影最多一億票房,然後你了兩個億來拍這個戲!
所以,《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包括《圖蘭朵》大價錢製作,就很奇怪…
一個號稱兩個億的成本,另一個3.5億…
你也搞不明白,為什麼會有發行方接手!
哦,說回《滿江紅》…
“我不接啊…你彆勸我了!”
陳家棟:“…但你如果不去,明年春節檔,咱就缺席了!”
“缺席?明年春節檔《流浪地球2》不是上映嗎?”
“…那電影咱也沒演啊。”
沈良擺手:“無所謂,什麼檔期都一樣…去年的票房冠軍《長津湖》是國慶檔上的…”
“行吧…”陳家棟點了點頭:“但我還是覺得應該跟名導合作一把…”
“我有合作啊,《長津湖》三大名導呢!”
“…《醬園弄》,你有想法嗎?”
“…我討厭陳可欣…你彆說話了,我想睡一會。”
……
陳思成顯然是很用心做了《外太空的莫紮特》。
眾所周知,做特效最怕的三樣東西——煙、水和毛發。
《外太空的莫紮特》裡的莫紮特,毛絨質感經受住了屏幕的考驗,做到了纖毫畢現!
故事結構上麵,也是一個很完整的劇本,所有人物都發揮著作用,前後也有各種呼應和聯係…
但,劇本實在太幼稚,加上陳思成擅長插科打諢,以及玩弄一些不甚高明的段子的導演,可謂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