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其實在2015年的時候是有機會在內地涅槃重生的。
那個機會就是《捉妖記》。
演員內地出,內地資本幫捧場分錢,幕後基本都是香港班底,整個故事也是個典型的香港喜劇片架子,票房大賣,差一點就把屁股還沒坐熱的新晉票房總冠軍《速度與激情7》給超了。
《捉妖記》是那個暑期檔最大的贏家,給香港電影指明了前路:香港人做幕後,內地人站前台,賺錢內地拿大頭,香港人拿小頭。
雖然是小頭,但香港那點地方,內地一部大賣片的小頭就夠一個班底一輩子吃喝不愁,財務自由!
然後呢?小地方就是小地方,得勢便猖狂,給點陽光就燦爛,拿著雞毛當令箭,《捉妖記2》又搞回原來那一套,香港演員搶內地演員的戲,香港資本搶內地資本的份額,香港班底排擠內地班底。
最後結果就是雖然也賺了錢,但這個本來可以繼續往下拍的大p直接兩部暴斃。
15年~19年,長達五年的電影黃金時代中,內地科幻片起來了,戰爭片起來了,喜劇片起來了,愛情片起來了,文藝片起來了,就連動畫電影都起來了!
唯獨港片還在自己一畝三分地裡打轉,還以為自己能複製捉妖記,一直左腳踩右腳。
《反貪風暴5》夠爛了,但還好也僅僅是一部爛片而已,中國影迷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爛片已經沒法在廣大一路走來的影迷的心中掀起波瀾了!
當年的《冰封俠3d》封裝的時候誤操作把左右眼搞反,要觀眾反著戴眼鏡,否則就會頭暈目眩、現場嘔吐…
大家也都沒深究…
香港一些文藝工作者把香港電影的成功歸因為香港電影產業對內地電影產業的優勢…
有個毛的產業優勢,全靠審查還有內地爺給飯吃而已!
早些年,內地拍黑幫片、警匪片,就是不過審…
《明日戰記》賣慘營銷,全是欠電影票的言論!
最離譜的是,盜版網站號召大家去看《明日戰記》…
然後同期上映的電影資源齊全…
古天楽為什麼豁出去了?
其實,《明日戰記》這部電影的拍攝成本最多3個億——包含各種片酬,宣發。
這電影是19年拍的。
——《明日戰記》本來預計的是21年上映,《流浪地球》之後跟風,沒指望30億40億,就想比《掃毒2》這種翻個倍,加上古天楽的名聲,弄個25左右,差不多。
溢價到了5~8億成本…
溢價投資的都是大佬,等著割韭菜的!
無所謂,洗米華兜個底唄…
原本洗米華一個人就能搞定…
問題是洗米華進去了!
一下子沒人兜底,而提前加倍的又太多,搞得古天楽瘋了一樣搞宣傳…
有時候真的很懷疑他們的腦子,你做機甲電影,有多少觀眾買賬?
《明日戰記》製作水準能超過《環太平洋》?
人家國內票房才6.95億,就算掛上中國機甲科幻第一部電影,能讓多少觀眾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