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想的?
在內地賣慘,陰陽怪氣同檔期的《獨行月球》偷他的票房,在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說內地資本打壓香港電影,真是老陰陽人做派了。不是,他們是對沈馬組合的國民度有什麼誤解?
如果不是《獨行月球》的笑點不如以往麻片那麼密集,那也30億票房了,用得著惦記你這仨瓜倆棗的?
想想早期香港電影人為了迎合市場,戲劇、武俠、功夫、喜劇、風月、警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裡不斷調整片子的類型和內容…
現在變成這樣,真的挺悲哀的!
……
《脫口秀大會》、《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算是最近幾年唯二有話題的喜劇綜藝!
前幾年爆火的競技喜劇綜藝《歡樂喜劇人》《跨界喜劇王》等逐漸式微。
得雲社的《德雲鬥笑社》、開心麻的《麻特開心》、本山傳媒的《象牙山愛逗團》是僅捧自家藝人的限定團綜。
在短視頻等媒介的衝擊下,春晚與衛視的小品關注度斷崖式下跌。
唯一爆火的喜劇綜藝《脫口秀大會》,是選手們個人solo的舞台,內容文本上更偏向於演員個人經曆的輸出,節目更看重演員的造梗能力、觀眾緣和個人魅力,專注於輸送綜藝咖,這與以塑造人物為核心技能的演員之間,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
沈良做了《喜劇大賽》的飛行嘉賓,然後把一群人帶走了,出演了電影《新遊記》,電視劇《金秘書》,包括後續的《保你平安》、《年會,不能停!》…
關鍵效果不錯,很多演員都簽約了經紀公司,迎來了事業的發展。
《喜劇大賽》成了腰部演員爭相參與的熱門綜藝。
沈良沒上過《吐槽大會》,也沒錄過《脫口秀大會》…
但每一屆都給他發過邀請。
一方麵葉烽跟他關係不錯,另一方麵,也想給旗下的演員尋找新的發展路徑。
笑果文化的一幫脫口秀演員,很lo,在中國說脫口秀,尤其是線上的節目,一定要遠離兩點:一是絕不掃射,二是遠離政治。
但他們這幫人都很奇怪地信奉了一句話:脫口秀就是冒犯的藝術。但他們絕大多數人沒讀懂後麵的潛台詞:冒犯需要限度,如果不好把握,不如不去冒犯。
隻有徐誌勝、呼蘭還不錯…
他倆身上沒有推杯換盞的紈絝之氣,也沒有殺伐果斷的草莽之氣,像是心腸柔軟的聰慧之人。
其它的都不太行…
要麼諧音梗,要麼玩男女對立,要麼就講一些內部梗…
沒意思!
還是那句話,適合沈良,能發揮嘴皮子的綜藝節目已經很少了。
再加上兄弟們推薦,所以,他就聯係了葉烽…
當年,湖南台內部一心捧衛視,叫停《明星學院》,把經視弄去搞電視劇,瓏丹尼一夥人直接出走,順便帶走了自己的心腹大將葉烽還有賀曉曦,跳槽到東方衛視,一起做了《加油!好男兒》,但節目進行到一半,瓏丹尼顧念舊情,轉頭又回了老東家。
葉烽選擇留下,賀曉曦則離開了東方衛視,加盟了光線傳媒,做了《娛樂急先鋒》…
再後來,兩人共同創立笑果。
《脫口秀大會》已經到了第五季,錄製地點也在青島。
而且就在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