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找的井?”
不需要彆人介紹,劉春花看著孫向陽手裡的尋龍尺,就明白了。
“你剛剛說地下水脈的走向,我的確看不到,但水脈從哪走,還是有不少征兆跟依據的。
像一些淺表層的水脈,如果經過一塊土地,那麼在這塊土地同時播種,往往農作物不會同時成熟,有一部分莊稼會出現返青的現象,並且農作物的高度會明顯的比其它地方的高,在此處打水井出水的概率就比較高。
甚至在冬天,地麵經常起霧的地方,代表著濕氣比較大,在這個地方打井同樣可以很容易地打出水。
但這兩種情況,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僅僅隻是代表土地淺表層有水脈。
我們黃土高原的土地,以粉土顆粒為主,富含鈣質,具有大孔性及垂直裂隙,滲透能力比較強,所以地下水脈往往埋的比較深。
這個時候,就要以土質的結構層,結合周圍的地勢來分析,然後通過取樣,進行對比,可以最大限度的尋找到有水的地方。
雙水灣的地形我考量過,再結合之前那口井,我有信心重新找出一口井,打通原本那條消失的水脈。”
要不怎麼說人家是打井隊的隊長呢?
彆的不提,光這一番理論,愣是把所有人都唬的一愣一愣的。
而且,人家是有真才實學的。
雙水灣的村民,雖然經過掃盲,認得些字,但也僅此而已。
尤其是涉及到這種理論知識,更是一頭霧水。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覺得劉春花厲害。
於是,心裡那杆秤就更偏了。
即便是孫向陽,也對其有些佩服。
什麼黃土高原的土質,什麼鈣質,他壓根就不了解。
能夠找到井,也是靠著係統。
但劉春花越厲害,他就越是不能讓對方得逞。
否則損失100經驗是小,從此威信掃地,失去整個雙水灣的信賴,才是最大的隱患。
他的係統,初始錨定點就是雙水灣,說明這裡是他的大本營,隻要好好經營下去,努力發展雙水灣,未來的收獲,也將是源源不斷的。
可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先幫村裡找到一口井,初步建立起信任基礎,以後不管他說話,還是做事,大家才會信服他,願意跟著他乾。
要是第一步就被人攪合黃了,判定他是個滿口謊言,隻會搞封建迷信的神棍,以後還怎麼發展?
所以,他肯定不能認輸。
必須要贏,讓村裡按照他找出來的位置打井。
“劉隊長說的對。”
孫向陽先是‘肯定’了對方的話,然後繼續說道“既然劉隊長精通這麼多理論,那也應該知道,地下水脈流淌的時候,會跟岩石等障礙發生碰撞,繼而會形成一種強大的物理衝擊力,並產生輻射,即水脈波。
而這種水脈波在轉換過程中,又會生成一種流動的磁場。
儘管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卻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特殊物質,就如同指南針一樣,它便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磁場,我想這點,劉隊長應該不會不承認吧?”
孫向陽的辦法很簡單,劉春花不是說他搞封建迷信嗎?
那他就從科學的角度出發,講事實,講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