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峽穀是幽都軍在長城隘口的重要軍事基地。此處地勢險要,明月峽穀兩側高聳的山峰,是弓箭手設伏,阻擊關外來犯之敵的天然屏障。
明月峽穀中的望月關,地處明月峽穀中的高點位置。站在望月關的城樓之上,明月峽穀內的全貌,一覽無餘。
望月關自先秦一脈的幽都軍,在明月峽穀中建成之後。這千百年來,曆經大大小小的戰事,不下百十餘次。而望月關,從未被來自關外的異族所攻破。
望月關幾經修複擴建,如今在望月關內,可以屯兵萬人以上。
望月關的城牆高而堅固,城樓上的滾木礌石和火油等防禦所用的物資,一應俱全。強弓勁弩,更是常年儲備充足,可供任何規模的戰事所使用。
望月關中的幽都軍守軍,人數常年都是在五千人以上。且望月關中的守軍,皆是幽都軍中的精銳兵卒。
曆代的幽都軍將軍,對望月關都是格外的看重。無論哪位幽都軍將軍繼任後,都會對望月關進行加強和擴建。
因為他們知道,明月峽穀中的望月關,如果被來犯之敵所攻破。那麼來犯之敵,將會以此為突破口進入幽州。
這樣的話幽都軍,將麵臨無險可守的境地。隻能被迫與關外的騎軍正麵硬剛。這無疑對逐漸在減少體量的幽都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一旦幽都軍失利,關外來犯之敵的騎兵部隊,便會肆無忌憚的馳騁在中原華夏的土地之上。
所以無論如何,明月峽穀中的望月關,都不能被來犯之敵所攻破。
現在的望月關,可謂是長城防禦體係下的第一要塞。任憑來犯之敵是多是寡,望月關都是他們永遠也無法逾越的天塹鴻溝。
蒙雲聽從高進的將令,率領五萬幽都軍的子弟兵,前來支援駐守望月關。加上原來望月關中的常備守軍,總計五萬五千餘人。
蒙雲命手下的偵查斥候,一直在偵查大遼國方麵的行軍動向。即便是憑借望月關的絕對地理優勢,蒙雲也時刻不敢有一絲的鬆懈怠慢。
因為蒙雲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如果來犯之敵,膽敢從明月峽穀進攻望月關。那麼敵人就一定是有備而來,不容小覷。
既然主帥高進,讓自己來鎮守望月關。那麼這裡就必然會有一番,你死我活的惡戰。
此時,蒙雲佇立在望月關的城樓上,注視著明月峽穀。
蒙雲感到自己的胸口,仿佛一直壓著一塊兒千斤巨石。這讓蒙雲感覺到自己的呼吸,似乎都有些不順暢。
正在這時,派出去偵查的斥候,回稟來報。
大遼國的軍隊,距離明月峽穀,不足一日的行程。敵軍的人數,估計有三十萬之眾。
而且隨軍攜帶了,大量的攻城利器。光類似於破軍的這種大型攻城武器,就有二十部之多。
此刻,蒙雲聽完斥候的稟報,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下一刻,蒙雲似乎感覺壓在自己胸前的巨石,卻突然的消失不見了。
要來的終將會來,既然來了,那麼事前的所有擔心和疑慮,也就在這一刻全部的放下了。
蒙雲隨即下令,讓全軍做好迎敵的準備。今夜醜時全軍便生火造飯,為迎接明日一早就可能發生的大戰,預先填飽肚子。
夜晚,蒙雲在望月關的城樓上,對手下的所有副將和校尉說道:“此次,前來進攻明月峽穀大遼**隊的數量,大大的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由此看來,進攻明月峽穀的大遼國的軍隊。不隻是草原上各部族組成的聯軍。這其中一定有大遼國,南北兩苑的精英士卒。
據偵查回來的斥候稟告,這支由三十多萬人組成的大遼**隊,隨軍還攜帶了有大量的攻城利器。其中類似於破軍這種大型攻城的武器,就有二十部之多。
這就完全不同於,以往關外來犯之敵的作戰風格。
如今大遼國這些隨軍攜帶的攻城武器,他們是如何建造從何而來,現在已經不是我們為之考慮的事情。
我們要做的就是,麵對著多於我軍數倍的敵人,拚死守住明月峽穀和我們腳下的望月關!
我們都是先秦一脈的子弟,沒有一個人是貪生怕死之輩。但是明日之戰,恐怕是凶多吉少!
如果諸位有心生怯意者,大可站出來。我可以讓這些人,返回幽都城!”
此時,望月關城樓上的副將和校尉一片嘩然。
這時,其中一個校尉站了出來,略微有些激動的說道:“蒙將軍,您這是瞧不起誰呐!
我們都是先秦一脈的後裔,身體裡流淌的是華夏子孫的熱血。
能與諸位袍澤一起,為守護中原華夏而戰死沙場。此乃人生快意之事,又有何懼哉!”
望月關城樓上的所有人,都是附和著說道:“我等願意與蒙雲將軍,死守望月關!絕不讓來犯之敵,踏上城樓半步!縱使粉身碎骨,我等在所不惜!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蒙雲看著眼前的這些將校,壯懷激烈的說道:“好,我先秦一脈的熱血男兒,果然沒有一個是孬種!
壯士為守護山河而死,死得其所!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上酒,讓我們共飲這碗壯行酒。我等即便共赴黃泉,也是豪氣乾雲!”
說罷,城樓上的所有人,舉起手中的壯行酒一飲而儘後,將酒碗擲於地麵。
這壯行酒,酒碗破碎的聲音,在明月峽穀中回蕩。它代表著幽都軍將士與來犯之敵,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赴死之心…………
…………
進攻明月峽穀的大遼國部隊,最初確實是隻有草原各部族,組成的聯軍二十餘萬人。
但在發兵的最後時刻,耶律長風讓其兄長耶律石虎,率領本部大遼國南苑的十萬精兵。攜帶大量的攻城武器做為後盾,與草原各部族的聯軍共同奔赴明月峽穀。
明月峽穀的望月關,是大遼國此次起兵南下中原的攔路虎。但明月峽穀,不是南下中原的唯一和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