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_晉末長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晉末長劍 > 第三十八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

第三十八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1 / 2)

南下過冬,人是分批走的。

第一批是輻重部隊,提前幾天就出發了。

第二批是帝後、三夫人及諸王,在邵勳家宴後第二天出發。

第三批定在二十四日,也就是明天。

吳公邵雍抓緊最後的時間,去到洛陽西南的一處鄉裡。

官員都休沐放假了,老百姓卻沒有。

邵雍在村頭遇到了黑稍右營副督董樂,遂與其一同歸家。

「吳公又是來談買賣的?」董樂無奈道。

他是黑稍右營副督,在洛陽、汴梁各有一宅,都是天子賜下的。

眼前這個城外彆院則是自己花錢建的,不過沒什麼土地。

洛陽一度有大量荒地,且在度田完畢之後達到了高峰,現在是越來越少了。尤其是黑稍中營、右營在洛陽近郊安家後,整整一萬多戶人分地,至少也有三十畝左右,把荒地瓜分了個七七八八。

總體而言,離洛陽城越近,地越少、價錢越貴。以董樂之能,也不過得了二頃餘,托人自雕陰買了六戶氏羌奴婢,給彆院打雜的同時,耕種這二頃多膏之地。

董氏彆院附近就是黑稍右營家眷的分布區了。

自然,他們是以村落形式存在,而不是塢堡莊園,因為他們就是編戶之民,是朝廷稅基。

禁軍士卒的待遇是不錯的。按照最新的標準,一年領糧三十斛,分數次發放。

每年還可得賞賜若乾,一般是絹四匹、錢二貫。但不排除有時候會更多,比如出征、

會操等等,或者純粹就是天子高興,想多賞一點。

家人一般會有個三十畝田。

洛陽附近水利設施完善,灌溉渠網密集,地力維持得也很好,基本都是上田,畝收很高。如此一來,禁軍士卒的小日子其實是很不錯的,無怪乎彆人削尖了腦袋想進來。

除了軍及家人耕作的三十畝上田外,禁軍家庭還有一項重要收入,那就是日益興起的鄉村手工業一一多半和戰爭有關。

「陛下給十營新軍發放軍資後,洛陽武庫要補缺。」邵雍說道:「我撈了個麩袋買賣,一共兩千條,會做不?」

董樂更無奈了,道:「吳公何憂?禁軍將士哪個沒有麩袋?有時候壞了,就自己縫補。遺失了,便找人重做一個。還是韋皮麩袋嗎?」

「韋」就是經過加工後較為柔韌的皮,如「韋編三絕」就是用韋皮編連起來的竹簡。

「革」同樣是加工過的皮,但較為堅硬,做成革帶後可束衣。

平民百姓一般用韋帶束衣,有「布衣韋帶」的說法,皮帶上也沒飾品,比較樸素,體現了等級劃分。官員則用革帶,後漢時預備當官的讀書人也用革帶,如周磐「乃解韋帶,

就孝廉之舉」。

因為韋皮較為柔韌,是一種非常好的裝隨身食品的器具。

大梁禁軍現在越來越正規,裝備越來越先進,麩袋人手一個,容積四鬥五升,可纏在身上,行軍征戰時供五天食用。

聽到董樂問是不是韋皮麩袋後,邵雍立刻說道:「自然是韋皮,洛陽武庫裡都是好貨。朝廷要得急,將作監忙不過來,我接了兩千個,你們村做四百個,如何?韋皮、針線之類,明日有人送來。麩袋二月初我來收。」

「一個給幾錢?」董樂問道。

「十錢。」

「也罷,我就知會一下。」董樂說道。

「之前做的鞘套抓緊了,正月底我就要。」邵雍又道。

董樂無語,隻能點點頭。

這事他一文錢沒撈,卻要去打招呼,實在不得勁。

若吳公有前途的話,那還值得靠上去,但看他一副求財的模樣,擺明是不可能了,實在無奈。

「你們手頭還有彆的活麼?」邵雍剛準備離開,又問道。

「沒有。」董樂臉色更苦了,道:「不過蜀公差人來問,有沒有人會織。」

「他所差何人?」

「故汝南太守費公幼子費辰費屈己。」

「洛陽哪有人會織?就連織機都沒有。」邵雍驚訝道。

「我也是這麼說的。費辰也沒著惱,直接走了,說是要找人做織機去,就桑梓苑那種。先做二十台出來,去太原分發至相熟的民家,讓他們農閒時學著織。」

「你和他很熟?」

「我就是汝南人,回鄉時有過數麵之緣。」

邵雍點了點頭。

昔年費立當汝南太守,有「酷吏」之稱,把當地豪族整得五癆七傷,沒想到費家居然落籍汝南了,真不怕被人報複啊。

八弟,哈哈,你也有這一天啊。邵雍開心地笑了起來,邵家「不務正業」的男丁又多了一個。

不過八弟找人織確實是條好路子。

羊夫人手頭可掌握著很大的牧場,蓄養的牛羊馬匹數量很驚人,規模最大的就是位於樓煩監附近的牧場了,可能養了數千匹馬、十餘萬牛羊。

汝南也有一個,養的多是馬、驢、驟,另外還有大批夏羊。

夏羊又稱山羊,多黑色,其中公羊稱「羚羊」,母羊稱為「輸羊」。

這兩種羊都產一種細毛,叫做「絨」,入冬前長出,開春後褪去。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女配從末世殺回來了 創造太陽係 炮灰女配不語,隻一味搶奪仙緣! 劍神在星際 塔拉 千方百計與千方百計 幻影宇宙之冥幻大陸 劍神韓友平第一部 異界異修錄 清穿之獵戶女就想踏實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