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南人並非完全是對立麵,隻要解決了田產歸屬問題,雙方甚至存在合作的可能。
這或許是比較現實的辦法,也是梁帝希望看到的。
至於南人田產被占後心中鬱積的怨氣,一開始可能會時不時爆發出來,引發地方動亂,但時日久了,老一代人故去了,新一代人慢慢接受現實,矛盾就會慢慢消彈。幾代人後,怨氣可能隻存在於口頭上了,屆時南北大族之間的來往也多了,說不定都通婚起來了,再不分彼此。
畢竟戰敗了啊!陸玩神色鬱鬱地看著汴梁的萬家燈火,心中慢慢下定了決心。
陸氏並非沒有重返洛陽、汴梁甚至是吳郡祖地的機會,隻要辦好這些事,在大梁朝當官了,總有辦法的。
梁帝已經許諾詔舉一二陸氏子弟為官,他說話那麼有信用,此事定然不會有假。
勸說江南大族也是為了幫陸氏自己。
******
十月十一,邵勳動作不停,在麗春台召見少府監蔡承,先問了他黑麥之事。
「焉支山種了一畝,收一斛八鬥。漁陽國、馬邑郡亦各種一畝,收成多在一斛七八鬥的樣子。臣還在長安鹿子苑種了半畝,收成不太好,隻得七鬥餘。四地總共收獲了黑麥六斛餘。」蔡承說道:「按陛下指示,秋天又在焉支山、漁陽國、馬邑郡各種四畝,此為越冬黑麥。鹿子苑沒種了,明年春選取西河左國苑一畝良田,雕陰郡再覓半畝山田種下,此為春播黑麥。」
邵勳算了算,種子收獲比1:4,鹿子苑甚至隻有1:3,有點慘啊。就產量來說,和拓跋鮮卑種的糜子比起來沒有任何優勢。
再觀察一下,今年很可能是個大冷冬,看看生長情況如何。
他很快略過了這件事,說道:「現在少府幾個苑囿?園戶幾何?」
「西、廣成、上林、鹿子、桑梓、左國、淮南、蔡洲、燕山九苑,計有園戶三萬五千、口近十五萬。」
「江南可覓地再設幾苑。」邵勳說道:「朕雖不去,但園囿是要設的。」
北地群狼南下分肉,邵勳是狼群首領,難道沒有肉吃嗎?當然不可能了。
「陛下看中了哪些地方?」蔡承問道。
「其一,吳興、義興二郡交界處有山墟名‘顧渚’,置‘顧渚苑’。此為長城錢氏故地,錢鳳死後,莊客多為沈氏吞並,你遣人去問沈氏要地、要人。此苑無需大,周回數十裡即可,置園戶一千。」
「此苑以何為生計?」
「茶。」
蔡承不再問,應了聲是。
「其二,金城拿下來,置‘蒲洲苑’,以琅琊國舊民為園戶,再搜羅一些散落的豪族僮仆,將園戶擴至三千。此苑但以種植稻麥為業。」
「其三,會稽郡拿下後,朕欲置‘溪苑」。此地所產藤葛似不一樣,質地上佳,適合造紙。戰後可圈占一處,置園戶兩千。」
「其四,你再遣人多加查訪,置一苑囿,主要種植蕉葛織布。葛有多種,蕉葛似乎上佳,朕實愛之,北地亦能行銷,你多多留意。」
「臣遵旨。」蔡承應道。
打下江南後置四個苑囿,其中三個分彆產茶、蕉葛、藤紙,這是為了貨殖賺錢。
蒲洲津大抵是為了插足建郵,同時此地乃伐吳重要戰場,具有一定的意義。
這四個苑囿建立起來後,少府手頭便有十三苑了。此為皇室私產,放眼整個天下,邵氏也算是最大的莊園主了。
而且,這還隻是揚州,江州呢?說不定也要置苑囿。蔡承已經在下意識思考將來怎麼管理了。
「卿不去江南置莊園麼?」談完正事,邵勳笑問道。
「臣還沒來得及思慮此事。」蔡承回道。
「司馬晞(武陵王)在江乘有莊園,還不錯,朕做主給你了。你可遣一二子南下,速速接手。若無得力人才,朕讓丹陽郡幫著照拂一下,走上正軌後再給你。」邵勳說道。
「謝陛下恩賞。」蔡承感激涕零道。
他這種起於微末的人最苦惱之事就是沒有足夠的打理家業的人才,且北地度田甚嚴,他也沒置多少財產。說難聽點,他便是南下搶得一塊肥地,都沒法有效利用起來。
這就是新貴的不足之處,底蘊太差。
天子顯然考慮到了這個問題,貼心地為他們這幫開國老兄弟們掃除後顧之憂,還有什麼可說的?不枉這麼多年的儘心儘力啊。
「好了,無需如此作態。」邵勳笑道:「朕說過,一定會共富貴,下去吧。」
「是。」蔡承再拜,徐徐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