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幾個名詞_晉末長劍_线上阅读小说网 

解釋幾個名詞(2 / 2)

後世有個笑話,隋滅南陳得到的戶口,還沒高句麗多——笑話之所以是笑話,在於江南隱戶多,賬麵數字就是個數字而已,但也說明高句麗經過兩晉南北朝三百年的大力經營,國力已經膨脹到相當程度了。

(5)昌黎

昌黎郡在後世錦州、朝陽、葫蘆島、阜新一帶。

後世河北有個昌黎,那是因為唐代時昌黎內遷到臨渝關(山海關)以內,故得名。

最初的昌黎就在關外。

昌黎郡離中原最近,經盧龍道溝通北平郡,晉末戰亂,河北百姓大多跑去昌黎。

慕容廆大力安置,不但種田,還種麻,發展得很不錯,整挺好。

這也是整個平州最富庶的一個郡,龍城就位於此地。

(6)盧龍道

此道經幽州,穿越燕山,沿著白狼水(大淩河)穀地,彎彎曲曲進入昌黎。

因為地形限製,道路條件很不好,通行能力有限。

怎麼形容呢?就像幽州、平州兩大器官之間隻靠一個毛細血管相連供血。

所以在唐末五代小冰河期遼西走廊部分淤塞成陸,出現道路之後,盧龍道很快就退居次要位置。

從此以後,一直現代,遼西走廊這條“傍海道”都更為關鍵。

(7)平州

平州轄昌黎、遼東、玄菟、樂浪、帶方5郡26縣,自漢以來,一直到明朝,中原王朝實控區域基本就是這一片,移民也多發生在這裡。

原因我想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裡可以種糧食、麻,甚至連蠶桑都有(柞蠶),高句麗心心念念盯著這裡。

即便是南北朝亂世,控製河北的政權也會想辦法控製平州,至不濟也要占著昌黎,與高句麗分取平原、山區。

因為你從昌黎退了,高句麗就會覬覦幽州,欲壑難填,戰爭難以避免,那還不如在昌黎、遼東、玄菟打呢。

反正北朝騎兵多,也有一部分草原地盤,盧龍道不方便運糧就從草原放牧前進。

李世民伐高句麗時就提到:“況今豐稔多年,家給人足,餘糧棲畝,積粟紅倉,雖足以為兵儲,猶恐勞於轉運,故多驅牛羊,以充軍食。”

這是唐軍後勤史上一次裡程碑意義的改革。

縱觀整個唐代,非常喜歡征發部落牛羊,讓他們一邊驅趕放牧,一邊隨軍充當補給:先吃奶,最後吃肉。

唐軍在西域作戰,乃至翻越天山,都有這個加成。

之所以寫這個,主要是我發現很多讀者下意識拿明清來套以前。

明朝時遼西、遼東的概念和這會可不太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最新小说: 噬天廢靈根 鬥羅絕世:我霍雨浩,精神之主 上將軍 陸總跪地求饒,沈小姐偏要獨美! 你和我的距離隔著星星 朱曲柳 高武:陪練十年,一招出手天下知 三分乖 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設卻焊死了 契約婚途:季總的小逃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