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白虎嶺,屍魔欲害三藏,初變少女,次變老婦,三變公公,均被行者識破除之。
由於八戒攛掇,三藏怪行者行凶,念緊箍咒,逐走行者。
行者複回花果山為妖。
三藏遇黃袍怪被捉。
黃袍怪之妻為寶象國公主,搭救之。
三藏至寶象國傳信,國王遣八戒、沙僧降妖,反被黃袍怪所敗。
黃袍怪進宮誣陷三藏為白虎精。
白龍馬救師未果,囑八戒去請行者。
行者戰敗黃袍怪,後者原來是奎宿下凡。
悟空救出師父,師徒言歸於好。
過平頂山,三藏命八戒巡路。
八戒初則偷懶睡覺,繼則編謊騙師,均被行者識破。
山中有金角、銀角二妖,經行者惡鬥收伏之,妖魔卻是老君的二個看爐童子,由觀音借來托化妖魔以試三藏師徒。
夜宿寶林寺,三藏夜遇烏雞國王鬼魂訴冤。
行者救活烏雞國王,戰敗殺害國王並占據王位的妖魔,後者原來是文殊菩薩的坐騎,奉佛旨來報前仇。
抵號山,遇聖嬰大王紅孩兒,三藏遇難,行者、八戒等救師屢為妖敗。
紅孩兒為行者早年的結拜兄弟牛魔王之子,行者變化為牛魔王進洞搭救三藏亦未果,為紅孩兒三昧真火所敗。
最後得觀音助解救之。
觀音收伏紅孩兒,為善財童子。
過黑河,遇小鼉龍。
三藏被困水底,行者請來龍王收伏之。
抵車遲國,遇虎力、鹿力、羊力三妖。
行者、八戒、沙僧夜鬨三清觀;戲謔三妖。
後在宮中與三妖鬥法,賭求雨、猜枚,又賭砍頭、剖腹、滾油鍋,行者皆勝之,除卻三妖。
經通天河,遇觀音座前蓮花池內成精為妖的金魚,金魚作法把唐僧攝入水府。
觀音趕來,收走金魚。
三藏得老黿助渡過河。
老黿求三藏代問佛祖何時他可得人身。
過金兜山,遇獨角兕大王,三藏被擒,行者幾經惡鬥,又請來各方神兵相助,均失利。
後得如來指明,請來老君收伏之。
原來妖精為老君坐騎青牛。
至西梁女國,三藏和八戒飲子母河水而懷孕,行者取落胎泉水解救之。
女王欲招贅三藏,行者設計走脫之。
但三藏又為毒敵山琵琶洞蠍子精所攝,行者請來昴宿滅之。
又在途中遇盜,行者除滅之。
三藏怪行者殺人,逐之。
行者無奈去求訴觀音。
時三藏遇假行者行凶,並搶走包袱。
師徒們以為是行者所為,遣沙僧趕至花果山討取未果,又趕到南海觀音處,忽見行者又在彼,沙僧怒極,經觀音說明才罷。
行者尋至花果山與假行者惡鬥。
二行者直鬥至如來處。
如來說明假行者為六耳獼猴,並除滅之。
師徒路阻火焰山前。
行者打聽得有芭蕉扇可克服之,但扇在紅孩兒之母、牛魔王之妻羅刹女處。
行者趕至羅刹處,先是禮借,後是強索。
羅刹因怪行者害紅孩兒,隻借給假扇。
行者又至牛魔王小妾處找牛借,牛不允。
行者盜得牛之坐騎,變作牛之模樣,至羅刹處騙得芭蕉扇。
但半路又被牛魔王趕上變做八戒模樣而騙去。
後來又借助神兵,與牛魔王惡鬥,敗之,索得扇子,滅火焰山火。
至祭賽國,行者為國王除滅盜寶之萬聖龍王和九頭駙馬。
過荊棘嶺,八戒揮鈀開路。
夜逢竹精樹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