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華夏最後的文壇脊梁_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7章 華夏最後的文壇脊梁(2 / 2)

第二種說法,認為是魯迅與信子有私情,導致周氏兄弟不和。

第三種說法,則認為是周家眾人對信子的不滿,導致兄弟關係的緊張。

就否定“兄弟失和”是由於兩人思想上的分歧來說,這三個觀點是一致的。

但是除此之外,學界的研究基本上沒有多大進展,三種觀點也無法真正說服讀者。

魯迅的一生,曾經與兩位女性有過婚姻或愛情關係,一是當他26歲的時候,從日本回到紹興在母親魯瑞的主持下與山陰朱安女士結婚。

魯迅自與朱安結婚之後,直至病逝為止,並未與她解除這種婚姻關係(魯迅深知一旦休妻,朱安就會遭遇死亡或者非人的遭遇,於是未離婚)。

魯迅在外的日子,朱安一直照顧著魯迅母親的生活,從未有怨言。

二是當他47歲的時候,從廣州抵達上海,即與長期追隨自己的番禺許廣平同居。

魯迅病逝後,朱安女士到亡故的十餘年間,和許廣平同誌一樣,也一直作為魯迅遺屬同社會保持著正常的聯係。

魯迅被譽為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

魯迅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魯迅的小說選材獨特,在題材的選擇上,魯迅對古典文學中隻選取“勇將策士,俠盜贓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無賴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

以“為人生”的啟蒙主義式的創作目的,開創了“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

魯迅在處理這些題材時又具有極其獨特的眼光。

在觀察和表現自己的主人公時,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即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裡知識分子和農民的精神“病苦”。

因此,在《故鄉》中,最震動人心的不是閏土後來的貧苦,而是他一聲“老爺”所顯示的心靈的麻木。

對知識分子題材的開掘,又著眼於他們的精神創傷和危機,如《在酒樓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獨戰多數的英雄擺脫不了孤獨的命運,在強大的封建傳統壓力下又回到原點,在頹唐中消耗著自己的生命。

魯迅的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為“看\/與被看”與“歸鄉”兩大小說情節、結構模式。

小說《示眾》中所有人的動作隻有“看”,關係也隻有“看”與“被看”,由此形成了“看”與“被看”的二元對立,這種對立在《狂人日記》《孔乙己》《祝福》等小說中都有展現。

而在“歸鄉”模式中魯迅不僅講述他人的故事也講述自己的故事,兩者互相滲透,影響,構成一個複調,如在《祝福》中,講“我”、“祥林嫂”與“魯鎮”的三重關係,這個關係中既包含“我”與“魯鎮”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與魯鎮的故事。

然而讀者往往忽視前者,前者講一個“永遠漂泊者”的故事,後者講一個封建社會吃人的故事。

兩個故事相串聯,以祥林嫂的問題拷問“我”的靈魂,從而揭示“我”與魯鎮傳統精神的內在聯係。類似這種模式的小說還有《故鄉》《孤獨者》和《在酒樓上》。

除此之外,一方麵,魯迅一直在探索主體滲入小說的形式。

《在酒樓上》和《孤獨者》中,小說的敘述者“我”與小說人物是“自我”的兩個不同側麵或內心矛盾的兩個側麵的外化,於是全篇便具有了自我靈魂的對話與相互駁難的性質。

另一方麵,魯迅也在追求表達的含蓄、節製、以及簡約、凝練的語言風格。

他曾說“我力避行文的嘮叨,隻要求能將意思傳給彆人了,就寧肯什麼陪襯也沒有。”

對此他在介紹寫小說經驗時也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

魯迅研究了農民喜歡的舊戲和年畫的藝術特點,並運用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使他的小說顯示了濃重的民族特色。

30年代的魯迅的創作精力主要放在雜文上,然而他並未忘記小說的創作,並貢獻了他最後的創新之作《故事新編》。

這部小說集依舊展現了魯迅不羈的想象力與強大的創造力:對在《呐喊》和《彷徨》中創建的中國現代小說的創作規範進行新的衝擊,尋找新的突破。

在《故事新編》中,魯迅有意識的打破了時空界限,采取“古今雜糅”的手法:小說中除主要人物大都有曆史記載外,還創造了一些次要的戲劇性的穿插人物,在他們的言行中加入大量的現代語言,情節和細節。

用現代語言自由發揮,以“油滑”的姿態對現實進行嘲諷和揭露。

同時在許多篇什中都存在著“莊嚴”和“荒誕”兩種色彩與語調旋律,相互補充,滲透於消解。

例如《補天》中,女媧造人時的宏大與瑰麗令人向往,而結尾,後人打著“造人、補天”的旗幟在死屍的肚皮上安營紮寨又顯得極其荒誕,這種荒誕將前文的偉大感消失殆儘,並轉化為一種曆史的悲涼。

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說、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小說建立了中國小說的新形式。

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他的所開創的雜文文體富有現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戰鬥性,是後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

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都在魯迅開創的基礎上,發展了不同的方麵的文學風格體式。

作為翻譯家他大量的翻譯了外國的文學作品、科學自然作品為開啟民智,引入先進的科學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作為美術愛好者魯迅大量引進了西方木刻、版畫作品,並在理論和精神等多方麵支持青年人學習木刻、版畫藝術,極大的推進了現代木刻、版畫在現代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為現代中國的美術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

魯迅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響著他的讀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

魯迅同時又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創造了“內外兩麵,都和世界的時代思潮合流,而又並未梏亡中國的民族性”,並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的“現今想要參與世界上的事業的中國人”的文學。

他與同時期的世界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一樣,在關注本民族的同時,也在關注著人類共同麵臨的問題,並做出了自己的獨特貢獻。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從煤山開始救大明 迪亞哥似乎開拓在星穹鐵道! 穿成獸世惡雌,一不小心成團寵了 關於我覺醒異能成了瑤妹這件事 雪落時無春 擺爛係統京圈團寵是我 搶我親事,吃我絕戶,嫡女重生爆殺侯府 禦獸大佬手撕劇本後,靈氣複蘇了 星際寫小說,雄獸們跪求我更新 對照組兼祧四房?康巴漢子真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