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位麵。
趙匡胤望著天幕不禁感歎道:“原來這個世界這麼大!原來朕隻是個井底之蛙啊!怪不得人家都說大宋是弱宋,朕連燕雲十六州都無法收複,不是弱宋又是什麼?”
之前趙匡胤覺得大宋好不容易建國,百姓需要穩定,他這個當皇帝的也需要國泰民安,可是現在看來,他的這些想法都錯了,因為一心求安逸的生活完全是不切合實際的想象,這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大元位麵。
忽必烈此時也皺著眉頭。
“這就是你們給朕畫的世界地圖麼?為何跟後世子孫說的不太一樣?七大洲四大洋在哪兒?快給朕找出來!朕要統一整個世界!”
“皇上!這已經是微臣等人能夠找出來的最完整的世界地圖了!而且現在咱們的軍隊數量太少,很難再對外擴張了,要不然根本無法管理啊!”
“朕不管那麼多,朕就是要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域!朕要統一整個世界!朕要成為比肩秦皇漢武一樣的雄主!朕要讓蒙古鐵騎踏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
大明位麵。
朱棣望著天幕說道:“三寶,此次你出海之後,務必要繪製一份詳細的世界地圖!朕要知道那些金發碧眼的異族到底生活在什麼地方!朕不會給他們欺辱我華夏子孫的機會,朕要將他們全部消滅!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
大清位麵。
康熙這些天一直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因為大清的子孫實在太不爭氣了,這麼強盛的帝國,到最後竟然淪落到被番邦蠻夷隨意欺辱的地步!
可是他現在又能怎樣?難道要耗儘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滅掉那些西方的小國家麼?
可是就算他真的這麼做了,大清的後世子孫就一定會爭氣麼?
“難道是九龍奪嫡耗儘了大清的國運?為何後世子孫的下場會如此淒慘?”
康熙實在想不明白,但是又無可奈何,他能做的隻能是更換繼承人,希望八阿哥坐上皇位之後能夠扭轉大清未來的局勢,至於今後的康乾盛世,他最終選擇了放棄!
……
慈禧垂簾聽政時空。
此刻的慈禧老佛爺被氣的麵色鐵青,因為自從天幕開啟之後,她隔三差五就會被人罵,而且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她被罵!
所以她就下了一道懿旨,大清所有的百姓不得相信天幕之中的內容,更不能隨意議論傳播,否則就直接拉到菜市口砍頭!
可就算是如此,也難以擋住天下悠悠之口,民間的積怨越來越深,還沒有等到敵人侵略,大清內部已經燃起了反清的熱潮!
……
自從有了天幕,各個位麵、各個時空的古人們都亂成了一鍋粥,不過始作俑者的秦楓還在繼續刷自己的短視頻賺錢。
這幾天他又有好幾萬進賬,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過對於他這個守財奴來說,錢財就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花的,他除了一日三餐比以前提高了一些檔次之外,剩下的錢全都存了起來。
之前刷的盤點類型和榜單類型視頻已經不少了,該做的任務已經做完,所以秦楓又開始刷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視頻。
這段時間嫦娥六號升空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所以秦楓又開始刷這種類型的視頻。
……
華夏航天史是從1956年二月份開始的,當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
1956年四月份,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了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
華夏航天事業的四大裡程碑: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明朝的萬戶陶成道。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官員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
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
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
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鑽研。
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成功升空。
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又一個裡程碑。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裡程碑。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並成功對接。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搭載楊利偉升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搭載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升空。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號搭載翟誌剛,景海鵬,劉伯明三名航天員升空。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一號衛星的姐妹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獲得了圓滿成功。
此次發射目的主要是實現下一步的月球軟著陸進行部分關鍵技術試驗,並對嫦娥三號著陸區進行了高精度成像。
新中國建立後,領導層明顯地感覺到外來威脅的存在。
因此國防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重要的議題。
新中國的航天史始於1956年。
那一年2月,錢學森先生向中央提出了《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
3月,國務院製訂《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12年內使中國噴氣和火箭技術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