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位麵。
李隆基望著天幕若有所思。
雖說他開創了開元盛世,但是在後世子孫眼裡,他也隻是個扒灰的昏君。
所以他想改變自己在後世子孫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他能夠發展探月工程,是不是就能夠名留青史了?
所以李隆基直接吩咐工部、戶部乃至民間大大小小的科研組織,要儘快的開啟探月工程,儘可能的在這盛世大唐實現飛天計劃!
當然,李隆基也知道這個偉大任務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他甚至都沒有想過成功!
他要的結果是名留青史,讓後世子孫看到他英明神武的形象,這就算是最大的收獲了!
……
大宋位麵。
趙光義對於後世子孫的探月工程非常感興趣,甚至還專門讓畫師為自己畫了好幾張嫦娥的畫像!
但是這些畫像都無法讓他滿意,因為這些嫦娥的畫像還沒有小周後的好看。
“廢物!都是廢物!讓你們給朕畫嫦娥,你們畫的這是什麼?野雞麼?朕看這些胭脂俗粉連野雞都不如!”
“皇上息怒!微臣等人從未見過廣寒宮的嫦娥仙子,實在不知道該如何畫起啊!”
“廢物!統統都是廢物!沒吃過豬肉還沒有見過豬跑麼?你們就不會想象一下嫦娥仙子的模樣?”
趙光義在一旁大發雷霆,此刻他真的恨不得直接飛到月宮之中!
……
大元位麵。
忽必烈望著頭頂的月亮眉頭緊皺。
“難道凡人真的可以登上月宮麼?”
“皇上,雖說凡人可以登上月宮,但這都已經是數百年以後的事情了。”
“你的意思是說,朕這輩子算是沒機會飛入廣寒宮了?”
“這……”
……
大明位麵。
朱元璋望了望天幕,由衷的稱讚道:“我華夏子孫果然厲害,數百年之後竟然真的可以飛入月宮!”
“皇上,微臣不才,願為大明嘗試製作火箭,倘若能夠成功,咱們就不用等到數百年之後再實現飛入月宮的計劃了!”
這時候文武百官之中突然站出來一個身形乾吧的中年人,對方的官職很小,隻能站在距離朱元璋很遠的地方開口說話。
“你會製造火箭?”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趣,因為他根本沒有想到大明朝竟然還有這種人才!
這時候對方又認真的回答道:“微臣陶成道,自幼跟隨父輩工匠們學習各種技藝,又精通火藥配置之法,對於後世子孫研究製作的這種火箭,微臣應該也能模仿一二!”
“嗯?你叫陶成道?這個名字怎麼有點兒熟悉啊?”
“回稟皇上,剛剛天幕上有過介紹,華夏航天史上的四大裡程碑之中,第一個被稱之為裡程碑的就是萬戶陶成道製作了火箭!”
“嗯!好像確實是這麼一回事兒!”
朱元璋原本隻是覺得陶成道的這個名字有些耳熟,現在被李善長這麼一提醒,他猛地想了起來。
所以略微思索了片刻之後,朱元璋笑著說道:“既然天幕上出現了你的名字,就說明你確實是個可造之材!咱就封你為萬戶,掌管一萬名能工巧匠,若是你能製造出可以載人飛天的火箭,咱就為你在史書上單開一頁!”
聽到這話,陶成道激動不已,立刻跪下來謝恩,他發誓自己這輩子一定要製作出可以飛上月宮的火箭!
……
大清位麵。
乾隆望著天幕十分惆悵。
“紀曉嵐,你說朕的大清真的會被那些金發碧眼的蠻夷給瓜分麼?大清之後真的沒有皇帝了麼?三百年後的世界當真如此強大?”
“回稟皇上,微臣對於未來之事不敢妄加揣測,不過微臣知道,一切應當儘人事,聽天命,落得一個問心無愧足矣!”
“哼,你小子不是一國之君,你隨便寫寫詩詞歌賦就能討一個大才子的名號,可是朕呢?朕是一國之君!朕隻要在治理國家的時候稍微的出一點點的錯誤,就會被無限放大!成為世人口中的昏君!”
乾隆心裡非常窩火,因為在這之前,他一直覺得大清國地大物博,他又開啟了康乾盛世,今後隻要閉關鎖國,就不會有任何煩心事發生了!
可是天不遂人願,誰能知道大清帝國很快就要亡了!
所以這段時間裡,乾隆可謂是茶飯不思,夜不能寐,但是對於大清的未來,他實在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了。
……
此時的天幕已經開始播放新的內容。
專題:細說明朝那些事兒,大明十六帝!
第一位開國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朱重八、朱興宗。
濠州(今安徽鳳陽)鐘離人。
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號“洪武”。
朱元璋二十五歲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慶路,改名應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稱吳王。
他陸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並在吳元年(1367年)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為號召,派遣徐達、常遇春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同年秋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此後數次遣將北征,打擊北元殘餘勢力。
洪武四年(1371年),滅夏,平四川;洪武十年(1377年),平雲南,逐漸統一全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政治上,強化中央集權製度,廢除丞相和中書省;廢除行省,設三司分掌地方權力;以嚴猛治國,以重典馭臣下,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
此後又屢興大獄,追治“奸黨”;興“文字獄”,用錦衣衛設立詔獄,又行“廷杖”之製。
軍事上,實施衛所製度,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減免賦稅,丈量全國土地,清查戶口等。
文化上,緊抓教育,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定八股取士之製;對外關係上,確立“不征之國”。
在他的統治下,社會生產逐漸恢複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明孝陵,傳位太孫朱允炆。
窮苦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