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褒貶不一的朱見深_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8章 褒貶不一的朱見深(2 / 2)

西廠始立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

設立的地點就在西城靈濟宮前麵的一家灰廠內。

西廠正式成立後,汪直借用錦衣衛中的力量,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他的特務網絡。

西廠的特務人數,在當時比東廠要多出一倍。

東廠的太監尚銘,也不得不俯首聽命於汪直。

因此,西廠氣焰非常囂張,成立的當年就連興大獄,逮捕了郎中武清、樂章、太醫院院判蔣宗武、行人張廷綱、浙江布政使劉福、左通政方賢。

明代各省的左、右布政使是從二品,品秩相當高。

然而西廠卻可以不經皇帝同意就擅自抄捕。

這種情形讓當時的大學士商輅、兵部尚書項忠忍無可忍。商輅向憲宗建議,撤銷西廠,主要的理由就是擅抄沒三品以上京官。

但是,同年六月,商輅和項忠就先後被罷免,西廠又恢複了。

這一恢複,就一直到成化十八年(1482年)汪直失寵以後撤銷為止。

總共計來,西廠在成化朝的曆史上存在了五年零幾個月。

成化朝的西廠,一方麵是擴大了明代特務的職能與偵察範圍,偵察的地點不限於都城、地方,而遍及南北邊腹各地,這是此前的東廠所沒有的。

另一方麵,憲宗之設西廠,無疑加強了皇帝對於特務組織的偏愛心理。

後來的武宗,也就是憲宗的孫子,就效仿他祖父的做法,非但重建西廠,又增設了內行廠。

特務組織的存在,使原本屬於廝役之流的旗尉,得以肆意淩辱大臣,也算是明代的創舉了。

天順八年(1464年),朱見深沒收宦官曹吉祥在順義的田地,設為“皇莊”。

後世學者考證則認為,明代皇莊始於永樂年間的黃垡皇莊,不過,此時皇莊還是偶然的、個彆的。

至天順、成化以後,皇莊則漸次增多。

嘉靖初年曾在表麵廢止皇莊,改稱官地,但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皇莊土地一般來自以劃撥官田和侵民田為來源;其管理落後,多推行農奴製經營方式。

莊田上的勞動者地位極低,在朝廷的詔令中被稱為“佃仆”,身份世襲,一人淪為佃仆,則世世代代、子子孫孫充當佃戶,不準羈脫佃籍。

莊田主人對佃戶的經濟剝削和政治統治合而為一。

與此同時,在天順末年到成化初年的幾年間,各類王莊官莊迅速膨脹,成化中葉以後王公勳戚奏討土地無窮,管莊官校又豪取橫占。

因莊田不納稅,與國家爭奪財源的現象較前嚴重了。

為此,朱見深一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限製土地奏討,然而令雖下,而勢要人物不儘奉從,各類莊田仍在擴大,征租又重,民不堪命。

在軍事上,朱見深也有重大舉措。

明英宗時,明廷鑒於女真的頻繁朝貢使明朝“勞費實多”,並防範其窺探虛實,所以限製其朝貢。

這引起了建州女真的不滿,開始騷擾掠奪遼東。

到了明憲宗時,對於建州三衛的犯邊行為,最初仍以招撫為主。

成化三年(1467年)四月,憲宗派武忠前往建州三衛,向其宣布朝廷的詔諭。

於是三衛首領董山、李古納哈、納郎哈等聽撫來朝。

但沒有悔改之意,明憲宗遂下令拘禁董山於廣寧,董山及其屬下在廣寧鬨市,甚至刺傷通事。

在總兵趙輔的建議下,明憲宗命李秉、趙輔兵分三路出征,同時也命屬國朝鮮發兵助剿,結果大獲全勝,並在戰後處死了被拘於廣寧的董山。

建州三衛不斷報複明朝,明朝從撫順到鴨綠江陸續修築東州、馬根單、清河、堿場、靉陽、鳳凰、鎮東、鎮夷等堡壘,加強防備,並在成化十五年(1479年)再次發兵征討建州,同樣要求朝鮮助剿。

此次的統率是太監汪直和總兵朱永,兵分五路,同樣大獲全勝。

經過兩次征討後,建州三衛大為衰落,有威望、有號召力、能統轄建州各部一致行動的首領都死於這兩次戰役。

從此以後到建州左衛王杲、建州右衛王兀堂的興起,建州三衛處於分散、微弱的狀態。

項忠率軍攻打蒙古人並不順利,蒙古人占據碉樓,擁有堅固的堡壘。而且箭術精妙,一戰就射死了明軍主將伏羌伯毛忠。

明軍潰不成軍,項忠斬殺了一個明軍千戶才遏製住陣腳。

項忠最後果斷率軍燒毀沿途牧草,不讓蒙古人放馬。阻塞所有的泉眼和小溪,不讓蒙古人獲得飲用水。

當時連天烈日。蒙古人守城多日,終於忍受不住。許多人轉投了明軍。

項忠率領大軍日夜攻打,用銅炮轟擊城池,並用木頭堵塞住蒙古人的塹壕。滿四終於支撐不住,向大漠逃去。

最終滿四被項忠抓獲,被裝上囚車帶回。

成化五年,滿四被斬。固原蒙古人反叛的都被殺死,其餘被打散編入戶口。

在明代的北部邊防中,河套地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明朝北部邊患的加劇,就和蒙古族的入居河套直接相關,"套寇"成為明中葉以後的重大邊患。

明朝內部屢次就複套、搜套、築牆防守等對策發生爭論和分歧。

成化年間,先後有楊信、朱永、葉盛主持“搜套”,均不了了之。

成化九年九月十二日,滿都魯、孛羅忽、乩加思蘭各率精銳出河套,往陝西西部、寧夏、甘肅一帶搶掠。

明軍陝西參讚軍務左都禦史王越決定,趁其主力出掠之機,搗其巢穴。

遂與總兵官許寧、遊擊將軍周玉各率兵4600人,從榆林紅兒山出發,晝夜兼程,直抵紅鹽池。

明軍進至韃靼部營地外20裡許,韃靼集眾來拒。

明軍伏兵忽起,前後夾擊,擊敗對方,斬首355級,獲駝馬牛羊器械無數,並焚其帳篷、廬舍,然後撤軍。

乩加思蘭等見老營被毀,率部遠去,不敢複居河套。

有學者指出,紅鹽池之戰,明軍一改多年來在河套地區的消極防禦為主動進攻,就虛避實,攻拔韃靼老巢,致使滿都魯等北遁。

成化十六年,又有威寧海之戰。

剛剛調集團營兩萬九千人配合遼東官軍打擊建州三衛的明軍勝利後準備回程,意外接收到消息說蒙古達延汗部汗庭在威寧海子的消息。

王越與監軍西廠汪直一拍即合,讓朱永帶著大部分佯裝走南路,王越他們則帶著大同宣府兩萬一千人準備搗巢,二月二十二日,王越和汪直選調京營、大同、宣府二萬一千精銳騎兵,從孤店關出兵,在荒無人煙的大漠上夜行晝伏。

二月二十七日,大軍到達貓兒莊,從這裡分兵數道,直撲威寧海王越和汪直率軍頂著狂風暴雪,在大雪茫茫的深夜急速前進。

等到了黎明,明軍已經離威寧海子不到十裡了,而王庭內的韃靼人卻絲毫沒有察覺。

滿都海這位女英雄乃是蒙古人不世出的軍事天才,東征西討蒙古各部,強盛的瓦剌都給她揚了。

但這次,她也犯了和她的前夫滿都魯可汗一樣、甚至更加嚴重的失誤。

或許是大雪天氣的原因,她並沒有在營地周圍派出探子巡邏。

王越和汪直殺到威寧海,縱兵掩殺韃靼人,驚慌失措的韃靼人隻能四散奔逃,少年英雄達延汗巴圖蒙克在衛士的掩護下獨自逃走了。

此戰,明軍生擒一百七十一人,斬級四百三十七。繳獲十二麵大旗,近七千頭牲畜,還有過萬件盔甲、弓箭、皮襖等軍械。

儘管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斷斷續續的搜套並沒能從根本上遏製蒙古入犯。

早在天順中,石彪鎮大同,請置城於威寧海,不果。在王越取得紅鹽池之戰、威寧海之戰、黑石涯之戰、收橐駝城的勝利後,成化二十年,李晟上奏威寧海、河套可耕可牧,請置城移民,因以薦用舊臣,非所宜言,降調為通判,下錦衣衛獄。

致使後世明朝北虜之眾凡有三窟,一屯河套,近延綏;一屯威寧海子之北,近大同;一屯北口青山,近宣府。

成化二十年(1485年)之後蒙語部族犯莊浪衛,以及正德朝亦不剌入居西海一帶,於是在“套寇”之外,又逐漸形成了“陝西三大寇”中的“鬆寇”“海寇”。

在複套、搜套並未取得理想效果的情況下,遂有人倡築牆防守之說,也就是修築長城以防禦蒙古族不時的入掠,此議為憲宗采納,於是開始了明代在河套地區大規模修築長城的活動。

都掌蠻是古代南方僰人的後裔,明代居於四川省敘州府,明代以前,曆代中央政府對“都掌蠻”采取的是羈縻之策,明初在當地改土歸流,由於流官不諳地方事務,官民矛盾與民族矛盾交織。

朱見深登基後,初欲征討,經周洪謨奏請改為招撫之策;明廷準備在當地重設土司,任用“都掌蠻”首領管理。

但是,在敘州負責招撫事宜的都禦史汪浩卻設計誘騙諸首領進見,一舉殘殺了270餘人,造成明政府與“都掌蠻”矛盾的徹底激化。

在戰爭中,都掌蠻充分利用了熟悉地形的優勢且驍勇善戰,殲滅貴州、四川的多路明軍,先後攻破戎縣、珙縣、長寧、江安、納溪等縣。

成化三年(1467年),明廷以程信、李瑾為統帥,大規模調集軍隊圍剿都掌蠻,至成化四年(1468年)戰爭結束,明軍獲勝。

是役明軍付出很大代價,而都掌蠻亦遭重創,直到萬曆以前未再發生大規模暴亂。

明朝成化、弘治年間,帖木兒帝國使臣由陸路貢獅、海道回國,又從海路入貢過程以及明廷的反應。

表麵上這是皇帝、宦官、政府官員對貢獅和貢路的爭執,實際上反映了明朝中後期明朝對朝貢政策如何調整的問題。

由於明朝大臣竭力反對,帖木兒帝國來華貢路複歸於陸路。

明朝也由此喪失了加強海路貿易的機會,為以後葡萄牙人東占滿剌加留下了空隙,太監韋眷占極大因素。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重生民國大軍閥 玄幻:從黑礦奴隸到殺神崛起! 星際惡雌就算F級,也能成為萬人迷 本官娘子就是妖 打過職業嗎?你就寫聯盟文? 頂流男團ACE的養成方法 我的手機連接十級文明 重生80不原諒,改嫁虐渣暴富了 無限獄主,我的牢房裡全是女魔頭 本座量產大帝,你說我宗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