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楓之所以與唐伯虎連麥失敗,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的唐伯虎抑鬱不得誌,根本沒有心思接受這種奇特的跨位麵時空的連麥!
唐伯虎雖然年少就已經成名,考中解元之後更是被評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但是在他進京參加會試的時候,卻卷入了徐經泄題案中,最後雖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賄賂主考官,但也定了其他罪名,被貶為小吏。
從此之後,唐伯虎整日買醉,陷入了頹廢之中,後來寧王造反,唐伯虎裝瘋賣傻才得以推脫,但最終也沒有受到朝廷重用。
一個事事不如意的人,根本沒有心情和秦楓這個來自未來世界的人連麥,所以當一方不主動接受連麥的情況下,連麥會失敗。
此刻的秦楓也很鬱悶,第一次連麥失敗讓他對自己的係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懷疑,畢竟這個功能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他的內心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不可能完全相信。
接下來秦楓閒著無聊,又開始刷短視頻做任務,雖然這些任務是小錢,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隨後秦楓開始刷專題視頻,畢竟專題視頻得到的獎金是最高的。
秦楓最後選擇了三國專題視頻,因為他對三國故事更感興趣,彆的朝代就遠遠不如三國那麼吸引人啊!
秦楓打開三國專題視頻之後,第一個被介紹的人物就是張角。
張角(?-184年),冀州巨鹿人,東漢末年太平道首領、黃巾起義領導人,自號大賢良師、天公將軍。
張角出身巨鹿,最初以傳授弟子法術和咒語,創立了太平道,後來通過符水治療病人,在青、徐、幽、冀等八州發展了數十萬信徒。
隨後張角整編信徒,在各地傳布口號,預謀起事。
中平元年(184年),在渠帥馬元義謀劃起事被殺後,張角發動黃巾起義,號召三十六萬部眾同日起事。
但不久張角便被北中郎將盧植打敗,逼得退守廣宗,並於同年秋冬間病逝。
張角生平主要事跡便是創立太平道和發動黃巾起義。
他創立的太平道,被視作道教的正式開端,甚至深深影響著後世道教的發展。
而黃巾起義,則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以宗教形式發動的農民起義運動,它沉重打擊東漢王朝的統治秩序,造就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局麵,最終導致了東漢王朝的覆滅。
張角最初是在魏郡傳播太平道。
他以符水咒說為人治病,很多病人因為喝下他念過咒語的符水,在跪拜懺悔後痊愈,將張角奉為神明。
同時,張角還派遣弟子四處行走,宣揚他的事跡和太平道的理念,十多年的時間裡,信徒便擴充了數十萬人,遍布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荊州、揚州、兗州和豫州各州,都聽從張角的號令。
當時郡縣上的官員都沒看出張角的用心,反而認為張角善於教化,才使得百姓紛紛歸心。
為了便於起事,張角將追隨他的信徒分為三十六方,一方就是一支軍隊,他以渠帥為各方的將領,大方統率萬餘人,小方則六七千人。
最初張角策劃在中平元年(184年)三月五日起事,他在各地傳布“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
還讓信徒用白土在都城洛陽和州郡官府牆壁京上標記“甲子”二字,作為起事後攻打的目標。
張角還讓大方渠帥馬元義將荊揚二州的數萬信徒收攏到鄴城,並派遣他去洛陽聯絡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作為內應,雙方約定在三月五日內外同時發起動亂。
張角的弟子濟南人唐周上書告發他們的謀劃,接著馬元義在洛陽被逮捕,處以車裂之刑。
靈帝下令誅殺了宮廷內外張角的信徒一千多人,並在各地抓捕張角等太平道的首領。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自知事情敗露的張角殺人祭天,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三人號令麾下三十六萬部眾,於同日起事。
因為起義軍頭戴黃巾做標記,當時的人稱呼他們“黃巾”。
黃巾軍焚燒官府,劫掠豪強地主聚集的塢堡,各地州郡抵抗不住,儘皆陷落,官員逃亡眾多,不過十天左右,天下群起響應,京師大為震動。
中平元年(184年)三月,北中郎將盧植奉命討伐張角,盧植連戰連捷,斬獲萬餘人,逼得張角等人退守廣宗。
為了攻下廣宗,盧植在城池四周大築圍牆、挖掘壕溝,還命人製作雲梯。
就在他快要拿下廣宗的時候,盧植受到宦官誣陷,被押解回京,並由東中郎將董卓接替。
但董卓很快在下曲陽被張角擊敗,靈帝便換上左中郎將皇甫嵩討伐張角。
八月,皇甫嵩到來不久後,張角便因病去世了,但廣宗的黃巾軍在張梁的指揮下,仍舊抵抗了皇甫嵩兩個月。
某天,久攻不下的皇甫嵩下令閉營讓士兵休息。
等到晚上,黃巾軍懈怠下來,皇甫嵩深夜召集軍隊,在雞鳴時分趕到張梁的營壘,忽然發動進攻。
戰到黃昏,皇甫嵩斬殺了張梁在內的黃巾軍三萬多人,攻破廣宗。
隨即皇甫嵩命人挖開張角的墳墓,剖棺戮屍,並將其首級送到洛陽報功。
在傳教之初,張角最先是遵行黃老道,漢靈帝建寧年間(公元168年-公元172年),張角假托神靈傳道,奉“中黃太乙”為至尊天神,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傳授法術和咒語廣收門徒,創立太平道。
張角根據《太平經》中“柱天蚑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之意,自稱大賢良師,其弟張寶、張梁也跟著稱大醫。
在他們之下,另有八位神使行走四方,以行善教化之名收納信徒。
身為太平道首領的張角則從魏郡開始傳播太平道的教義,他持九節杖為符祝,宣稱太平之氣將至,太平之世將來,反對剝削聚斂,主張周窮救急、互相幫助,以“跪拜首過,符水咒說”為人療病的方式傳教。
中平元年(184年),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號召太平道三十六方部眾於同日起義,因為起義軍頭戴黃巾為標識,當時的人稱呼他們為“黃巾”和“蛾賊”,後世也將這場起義稱為“黃巾起義”。
雖然黃巾起義實際爆發於二月,但在張角將太平道數十萬信徒整合為三十六個名為“方”的軍事集團時,他便已經有了起義的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