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來一百人的隊伍,也在“土著暗中下毒”、“被劫匪偷襲”、“遇到毒蟲猛獸”等各種意外事件後,有二十位同袍,最終埋骨西北。
他們腳下的戈壁荒漠,屬流動沙丘帶,被稱為三壟沙漠。
三壟沙漠長約百公裡,寬數公裡,由洪水衝蝕與風蝕共同作用形成,沙丘受東北風驅動持續西移,三年間可移動百餘米,經常會形成“平地起沙”的現象。
風沙無情的拍打在他們單薄的衣衫上,發出讓人感到心悸的聲音。
朱劍八一行人已經在沙漠中跋涉了近三日,舉目望去,天地間黃沙漫天,灼熱的陽光下,每一粒沙子都似乎燃燒著幽幽鬼火。
隊伍如疲憊的蟻群,在瀚海無垠的褶皺裡艱難蠕動。
李凡華,出身河東郡,與朱劍八同鄉,皮膚黝黑,二十餘歲,曾經與朱劍八一起遊曆天下。
這位向來聲音洪亮如銅鐘的漢子,此刻卻隻能倚靠在一株已經枯萎的胡楊樹邊喘息,他嘴唇乾裂如久旱的河床,昔日洪亮的聲音此刻也隻剩下氣若遊絲。
“小李子,你怎麼樣了,快來喝點水!”朱劍八見到已經有些人事不省的李凡華後,立刻將裝在葫蘆中,僅剩的一點水向對方的口中喂去。
“朱兄,我不行了,不要浪費僅剩的水了。可惜,我看不到你們找到棉花種子後,在史侯在栽培下,製造出您所描繪的棉衣,未來的北境邊關將士不再懼怕朔風裂骨的場景了。”
李凡華用手輕輕推開朱劍八的葫蘆,奄奄一息的說道:“這西北的風沙如此猛烈,真要把人都吹散架了,也不知道當地的百姓是如何生存下去的。”
李凡華費力地舉起篳篥,吹出幾個喑啞破碎的音符,最終斷斷續續的聲音連同他的生命,一同消散在呼嘯的烈烈風中。
“小李子!!!”將對方抱在懷裡的朱劍八撕心裂肺的大喊道。
這是逝去的第二十一個同胞了!
朱劍八沒能為這些曾經在江湖上行俠仗義的遊俠們帶來富貴與名譽,反而許多人皆埋骨他鄉,這就是小人物們的悲哀之處。
或許等到他們帶回棉花種子的那天,曆史也隻會記住那些活著回來的人,中途逝去的英烈們,最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世人所遺忘。
其餘的遊俠們,默默注視著這一切,他們不知道,明日又會是誰葬身於這茫茫黃沙之下。
一刻鐘後,眾人倉促的將李凡華的屍身就地掩埋,繼續踏上了西進的征程。
唯有那支篳篥半露在黃沙外,像一座小小的、無言的墓碑。
…………
小半日後,他們終於走出了沙漠,來到了羅布泊三大雅丹群之一,被稱為“白龍堆”的地方。
羅布泊,漢稱蒲昌海,蒙古語稱羅布諾爾,意為多水彙聚之湖。
位於今天新疆東南部,因湖泊的形狀宛如人耳,又被稱之為“地球之耳”。
曾經是華夏第二大鹹水湖,在東晉之前,這裡的湖水較多,西北側的樓蘭城為著名“絲綢之路”的咽喉。
東晉之後,隨著小冰期帶來的氣候變遷,以及之後朝代在這裡興修水利帶來的影響,導致上遊的水資源急劇減少,直至乾涸。
喜歡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請大家收藏:()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