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月初六。
上穀郡,沮陽縣。
戰國時代,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燕昭王任命秦開為大將,北逐東胡,占據居庸關以西的地區,燕昭王在這裡設置上穀郡。
上穀郡是燕國北長城的起點,其地北以燕山為屏障,向南可以進軍富饒的華北平原,東扼居庸鎖鑰之險,西有小五台山與代郡毗鄰。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沿用上穀郡建置,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並在上穀郡正中的位置,修建縣城,命名為沮陽縣,是為上穀郡郡治。
自秦漢開始,上穀郡就一直成為華夏的邊防重地。
西漢時,“飛將軍”李廣曾經駐軍上穀郡,抵禦匈奴的入侵。
漢武帝時期,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都曾經從上穀郡出兵北伐,進攻匈奴。
作為農耕經濟區和畜牧經濟區的分界點,這裡也曾經有過關市的繁榮。
此時的沮陽城,因為幽州牧劉虞以及他麾下的大部分官員的到來,顯得格外的熱鬨與肅穆。
劉辯得知朱劍八等人已經渡過?水永定河,漢稱?水)後,立刻帶領眾人離開沮陽城,往西而去。
永定河,由洋河和桑乾河兩大支流組成。
永定河在漢代,流經上穀郡、廣陽郡、漁陽郡,與海河彙合後,最終流入渤海。
永定河以東距離沮陽城不遠的區域,正是桑洋盆地。
秋日的風卷著幽州特有的涼意與塵沙,吹拂著桑洋盆地中,無數翹首以盼的幽州官員與百姓。
這一次不止劉辯等人來此,得到消息的薊縣百姓,同樣自發的組織起來,他們早已經在劉和情報人員的宣傳下,知道了棉花的意義,許多人特意前來,就是想見證這一曆史時刻。
劉辯舉目眺望,依稀能看到一支數十人的隊伍。
半個時辰後,朱劍八等人來到了桑洋盆地,見到早已經等待的人群,不由得大吃一驚,還以為遇到了山賊強盜。
但是想到這裡已經是幽州地界,又釋然了。
朱劍八見到為首之人居然是史侯劉辯與幽州牧劉虞,心中明白他們的行蹤隻怕在進入幽州的那一刻,就被幽州特有的情報組織發現。
怪不得他們連續路過兩個縣城時,都有當地的縣長邀請他們在當地休息,並獻上食物與衣物。
但是這些年朱劍八一行人在涼州與西域多次遭遇生死危機,非常警惕,拒絕了對方的好意。
也是他們太過小心了,這些官員都是得到劉和的飛鴿傳信,才想儘自己的一絲綿薄之力。
“列隊!”朱劍八高呼一聲後,站在了眾人的前方。
此時,所有人都明白過來,立刻恢複了精氣神!
唯有跟隨而來的尉遲勝、小風子、白羽三人離開了隊伍,站在了一旁。
他們知道,現在是屬於剩下六十五名勇士的時間。